描述:孔子关于尊重的名言 1、人待我一尺,我待人一丈;人待我一丈,我把心捧上;好话一句三冬暖,冷言半句六月寒。 2、(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想事,越学越糊涂;想事不读书,越想越
1、人待我一尺,我待人一丈;人待我一丈,我把心捧上;好话一句三冬暖,冷言半句六月寒。
2、(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想事,越学越糊涂;想事不读书,越想越头痛。”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关于尊重的名言)。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5、●技巧|写作突出这“五个亮点”,不愁作文得高分!
6、出自《孔子家语·在厄》。处世追求安逸的人,志向不会广大高远。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懈地奋斗,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都不屈不挠、奋力拼争。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体验人生的精彩,才能焕发顽强的斗志,而一味追求舒适的生活,则会消弭斗志,与世无争。
7、(译文)司马牛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业而不犯错误,对人恭敬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担心什么没有兄弟?”(孔子关于尊重的名言)。
8、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9、语出自《论语·颜渊》,翻译为普天下的都是亲密兄弟,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相亲相爱,和睦共处。
10、(译文)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对我来说没什么问题。”
11、(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有能力。”
12、何为“不惑”?于丹认为:不惑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即使外部世界给你许多不公正的打击,你也能在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那什么是“中庸”?《论文》有一则提到,子贡问孔子什么是友谊?孔子说,看到朋友做了错事要善意的指出,如果实在不听便不必再说,不用大包大揽。不过于亲密也不至于疏远,就是中庸在友谊中的体现。而《论语·宪问》中的另一则提到,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也就是说用公正来对待仇恨,不用宽恕他也不必报复他,让他得到公平的对待。不偏爱也不仇恨,则是处理所有人际关系中的中庸之道。
13、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4、出自《孔子家语》。与人交往,要看到对方的长处,回避他的缺点,这样的交往下去,才能长久。
15、(译文)樊迟问仁,孔子说:“对人慈爱。”问智,孔子说:“对人了解。”樊迟不理解。孔子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
16、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巴特勒关于孔子的名言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和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
17、当所谓的规矩责任已经成为自己的生命习惯时,也就达到了从心所欲的境界。长期的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长期坚持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将社会的压力转化为生命的反张力,淡定从容的生活,不逾矩不勉强,这也许就是孔子所要提倡的。
18、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19、奢侈总是跟随着淫乱,淫乱总是跟随着奢侈。——孟德斯鸠
20、很多人仅仅将“子产论政宽猛”的文章搬出来,却未必真正明白什么含义。
21、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献生
2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23、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24、(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25、(译文)颜渊问仁。孔子说:“用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主持正义、捍卫道德、维护和平,这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一点,普天下的人都会崇敬你、追随你、向你学习。为崇高理想而奋斗要靠的是自己,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其详?”孔子说:“违反礼法的事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颜渊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26、有礼貌不一定总是智慧的标志,可是不礼貌总使人怀疑其愚蠢。——兰道尔
27、孔子父亲叔梁纥在66岁的暮年之际,娶了年仅15岁的颜徵在为妻。三年后,生下了孔子,又三年,叔梁纥去世。21岁的颜徵在带着3岁的孔子离开家族,搬到了曲阜城。生活艰难,但颜徵对孔子的教育极为重视,《孔子世家考》记载这样一句话:“圣母豫市礼器,以供嬉戏。”可见她从小便在树立孔子对于礼乐的兴趣。《论语·子罕》篇中提到,孔子困于贫困,曾从事维持生活的“鄙事”,孔子可谓是“生活的全才”。
28、(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29、真相:我们知道,在春秋时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后人要研读那时侯的文章,便要再经过一个“句读”的过程,即是根据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适当地方加上标点和停顿,这样才能得出一句句意通顺而连贯的话。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就能得出这句话正确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东,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你看,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嘛。
30、子产没有著述传世,他的言行事迹,主要载于《左传》、《史记》等书籍。
31、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2、有礼貌不一定总是智慧的`标志,可是不礼貌总使人怀疑其愚蠢。——兰道尔
33、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德谟克利特
34、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5、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荀况
3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37、君子名之必可言,言之必可行,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9、出自《孔子家语·观周》。死:不活动者,引申为“固守成见”。聪明好察又喜欢固守成见的人,是喜欢评论人的。
40、(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41、(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42、(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43、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凯洛夫
4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45、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46、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47、(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48、(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49、(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认真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能轻松做到这些,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
50、出自《孔子家语·在厄》。逸:安闲,安逸。身处于安逸之中的人,志向不会广大。
51、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下面是孔子的文明礼仪的名言,请参考!
52、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53、(译文)孔子说:“不要担心没有地位,要注意做人的立场;不要怕没人了解自己,要想法使自己容易得到理解。”
54、(译文)子夏说:“广泛学习并且不停地朝着目标前进,认真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5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6、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57、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58、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
59、▲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6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1、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