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端午节古诗5字4句 1、端午节是名字最多的节日,又叫“重午节”(因为5月5日)同时还叫端阳节、龙舟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五月节、女儿节、诗人节。 2、《和端午》宋代:张耒竞
1、端午节是名字最多的节日,又叫“重午节”(因为5月5日)同时还叫端阳节、龙舟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五月节、女儿节、诗人节。
2、《和端午》宋代: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端午节古诗5字4句)。
3、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4、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5、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6、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7、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失调名《端午》
8、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9、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10、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11、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12、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13、《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f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14、端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5、《花心动》 宋・史浩 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 菖�b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 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 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 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 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 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 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16、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
17、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18、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
19、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贺新郎宋许及之旧俗传荆楚。
20、向卿将命寸心赤,青山落日江潮白。卿到朝廷说老翁,漂零已是沧浪客
21、全词是篇民俗诗,充满了浓郁的古老民俗气息,是研究端午民俗最形象而珍贵的资料。
22、彩丝金黍,水边还又相逢。怀沙人问,二千年、犹带酸风。骚人洒墨香浓。幽情要眇,雅调惺松。——赵以夫《芰荷香》
23、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24、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苏轼《屈原塔》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冲波突出人齐,跃浪争先鸟退飞卢肇《竞渡诗》。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端午复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25、赏析:五月五日端午节,你赠与我一枝艾草。故人看不到,新结交的知己在万里之外。
26、为了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交融起来,教学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指导策略。
27、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8、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29、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30、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为民间“一年三节”之一。相传此日为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投江自尽日,后人伤其冤死,特以粽投江祭祀并划船捞救,遂相沿而成端午节日食粽和龙舟竞渡的风俗。作者这首绝句更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祀,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的。这首诗言近意远,言简意深,很有力量。《端午》古诗赏析篇端午
31、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32、(宋·刘克庄) 餐菊饮朝露,平生不歠醨。与龙争角黍,无乃谤湘累。 乙卯端午十绝
33、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唐·殷尧潘《端午日》
34、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
35、《午日观竞渡》 明・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36、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
37、菩萨蛮宋陈义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
38、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诗人:丘葵朝代:宋代世乱逢端午,凄凉吊古心。
39、斗轻桡,斗轻桡,雪中花卷棹声摇。天与玻璃三万顷,尽叫看得几吴舫。——黄公绍《潇湘神》
40、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41、《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42、端午节的时候,最广泛的传统便是纪念屈原。为此,宋代诗人张耒写了一首《和端午》
43、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44、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45、唐代诗人陈义的这首词,前两句告诉我们的就是:端午节的香包,是用五彩丝线缠绕做成的,里面放着香料。宴席上面还会出现菖蒲,每年五月初的时候都是如此。
46、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47、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48、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49、同学们通过老师的讲解,你现在明白这首诗的意思了吗?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就站在楚江边上,让老师来慢慢轻读诗句,你来小声跟着读,我们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同时请你把这首诗熟记于心!
50、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51、下面以《端午粽》第二课时为例,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做汇报。
52、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53、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54、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55、不喜追风骠,尤憎竞渡船。宁为之反殿,怕著祖生先。
56、《减字木兰花·竞渡》宋代:黄裳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57、《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苏轼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