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最著名的三首诗(61句好句精选)

作者:admin 日期:2023-07-27 人气:

描述:高适最著名的三首诗 1、如果用世俗的眼光看,高适的人生,一直蹉跎到了49岁。 2、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

高适最著名的三首诗

1、如果用世俗的眼光看,高适的人生,一直蹉跎到了49岁。

2、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3、他想加盟朔方节度副大使、信安王李禕,以及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幕府,都没有成功,别人看不起他。

4、可惜,人们至今还不清楚粟特商人在兰州建立大型商业聚落的具体情况。(高适最著名的三首诗)。

5、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6、代表作有《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蓟中作》《九曲词三首》等。这些诗歌颂了战士奋勇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也写出了他们从军生活的艰苦及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并揭露了边将的骄奢淫逸、不恤士卒和朝廷的赏罚不明、安边无策,流露出忧国爱民之情。

7、而此时高适虽已49岁,但依然有成就一番事业的雄心。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高适西出长安前往河西武威,一路风尘仆仆路过当时的兰州——金城。(高适最著名的三首诗)。

8、高适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实性较强。主要有以下几类:

9、他看到了长安的精彩、繁华和美丽,可是那跟他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10、——五十四岁,平定永王叛乱,并救睢阳之围;

11、安史之乱爆发后,高适投笔从戎,实现了人生的转折。

12、《别董大二首(其一)》  (盛唐·高适·七言绝句)

13、可见高適对朋友的友谊还是十分珍视的,他对李白的沉默,更多的是源于政治因素。说起来李白虽然经历过几年的宫廷生活,但他的官场经验相当苍白,政治敏感性更是极为迟钝,当高適以统帅的高位讨伐永王李璘时,李白实际也成了他的对手和敌人,他的身份决定了他不能也不敢因私情救李白出狱,这是由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态决定的。

14、原来安史之乱时,李白避乱南下,隐居于江西庐山。至德元年(756年),永王李璘擅自引兵东巡,路过庐山时,盛邀李白入幕。李白一直沉浸于报国无门的痛苦中,不仅欣然前往,还满怀激情地写下了《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中写道:“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鹜池。”天真的他以为只要永王出征,就能“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可惜李璘耀武扬威的目的不是为了北上平叛,而是想拥兵自立。此时高適正接受唐肃宗的重托,以淮南节度使的身份,踏上了讨伐李璘的征程。

15、  《昭昧詹言》:高、岑奇峭,自是有气骨,非低甲庸浅所及。然学之者亦须韵句深长,而阔远不露,乃佳;不然,恐不免短急无余韵,仍是俗手耳。

16、这还是那个笔力雄健,气势奔放,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高老师吗?

17、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18、危难之时,穷节乃见,身在乱军中的高適没有被功名利禄所引诱,他冒死抄小路星夜兼程,追上了唐玄宗。此时,大臣们对哥舒翰是一片谩骂,高適却站出来说:哥舒翰一生忠义,因为生病使他不能明断,才导致失败。监军李大宜不关心军务大事,每天以歌舞娱乐,此外士兵每天吃粗糙的饭食,尚且不能吃饱,要求这样的军队去拼死作战,失败当然就是很自然的事。我多次向宰相杨国忠说到这些事,他不肯听。所以陛下有今天的西行逃难,不值得深以为耻。唐玄宗非常认同他的说法,擢升他为谏议大夫。

19、那时的兰州城有多大呢?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6记载,隋唐兰州城东西长约910米,南北宽约454米。那时兰州城内,在今天的张掖路建有庄严寺;在今天的永昌路北段木塔巷一带建有嘉福寺;在今天的兰园一带建有普照寺。

20、众所周知,李白的剑术,是不错的,他曾自称大唐第仅次于老师裴旻。

21、公元744年,40岁的落榜生高适,在一次鸡尾酒会上认识了李白。

22、果然,高适到了武威哥舒翰幕府,他的积极作为受到器重,仕途一路绿灯,三年后被提拔为左拾遗,随后又当上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他紧跟唐玄宗到了四川,因为对局势的正确判断受到重用,天宝十五年(756年)末,高适被任命为淮南节度使,平定永王李璘叛乱,这可就是一方诸侯了。后来高适又担任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要职,最后调回京城,先当刑部侍郎,后改为散骑常侍,都是三品的大官,死后赠礼部尚书的待遇,谥号忠,可谓尽享荣耀。与此同时,他的诗歌创作也上了一个台阶,对边塞风光的描写,对戍边将士的歌颂,对战场杀伐的表达,对家国命运的念虑,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3、《塞上听吹笛》是高适就任哥舒翰幕府期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主要通过对塞外风光的描写,体现了边塞生活中平静的一面。其中戍边战士的思乡之情更深被高适巧妙的安排进了景色中,构成了一幅苍茫却又委婉动人的画面。下面我们便来一起看看高适的这首《塞上听吹笛》:

24、唐代: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25、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26、我可以告诉你们,现在我们高考落榜了,还有很多谋生的招数。

27、千古名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28、  第三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29、当初,唐玄宗在任命高適为侍御史的诏书中说他:“立节贞竣,植躬高朗,感激怀经济之略,纷纶赡文雅之才。长策远图,可云大体;谠言义色,实谓忠臣。”评价之高,可谓荣耀之至。而他以天下为己任,愈挫愈勇,矢志不渝,终以诗人之身,成就了军功报国的理想,更让我们感喟、钦佩。

30、这首诗很长,一共二十八句,可以分成四个部分来看:第一部分是前八句,“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这是在写什么呀?写出征。那为什么出征呢?“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以汉比唐”,这是唐朝诗人的常态,不用再说。将军之所以要出征,首先是因为东北起了烟尘。边疆告警、将军辞家,这是一个非常正义也非常雄壮的开篇。但是,为国靖边,其实并不是这次出征的唯一理由,还有什么呢?还有下两句——“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原来呀,将军本来就有强烈的立功之心,而天子又额外地予以鼓励。那这两句诗是褒还是贬呢?非常微妙。一方面将军有求胜之心,皇帝有开边之志,这本来是一件非常昂扬的事情,但是另一方面,中国儒家是有反战的传统的,并不主张打无谓的战争(没有意义,毫无价值。《史记·秦始皇本纪》:“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唐 韩愈 《杂诗》之四:“蛙黾鸣无谓,閤閤祇乱人。”明 王鏊 《震泽长语·杂论》:“以一时之讳,易千古之称,甚无谓也。”),更不主张过度求战。汉朝的时候,匈奴犯边,大将樊哙在吕后面前夸口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当时就斥责他:“当面欺君,罪当斩首。”所以这里头说“将军本自重横行”,其实蕴含了微妙的讽刺,说他像当年的樊哙那样,立功心切、盲目好战。而天子对将军的这种争胜之心,不仅没有警惕,没有诫勉,反而“非常赐颜色”,对他予以鼓励、纵容,显示出天子其实也是好大喜功之人,这就让人隐隐约约地嗅到了一丝不安的气息。

31、但无论如何,将军已经受命出征了,所以接下来两句是讲出征的场面,“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所谓“摐金”就是敲锣呀,军队敲锣打鼓,直奔榆关——也就是山海关而去,他们的旌旗就在碣石山间猎猎(猎猎:形容风声或风吹动旗帜等的声音。)飘扬。这个行军的场面大不大?非常大,非常招摇,但是和“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相比呢,你更喜欢哪一个?如果仅仅作为旁观者,你一定会觉得“摐金伐鼓下榆关”更气派吧?但是要是真的经历过战争,你就会知道,“夫兵者,凶器也;战者,危事也。”(出自唐朝赵蕤(ruí)《反经》,《反经》,亦称《长短经》,是唐代学者赵蕤(李白之师)编写的一部糅合儒、道、法、兵、杂、阴阳诸子思想,阐述王霸谋略、长短之术的历史哲学著作。《长短经》为历代有政绩的帝王将相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如此招摇,未必妥当。

32、事实上,我们一定要知道高适这首诗不是凭空写成,而是由感而发的。唐玄宗开元后期,唐朝东北部战争不断,开元24年,安禄山冒险攻打奚〔奚族,本名库莫奚族,是中国北方古民族,为东部鲜卑宇文部的一支(又称匈奴一支)。根据《魏书·库莫奚传》记载:“库莫奚国之先,东部宇文之别种也。初为慕容元真所破,遗落窜匿松漠之问(间)。其民不洁净,而善射猎,好为寇钞。”在北魏时期,奚族人的居地范围在弱洛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南)、吐护真水(今内蒙古老哈河)流域。〕和契丹,大败而归;开元26年,乌知义同样轻率地发动对奚人和契丹人的战争,又以失败告终。可是呢,作为他们的统帅——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却谎报成胜仗,向朝廷、向唐玄宗邀功。高适是听说了这件事,感慨忧虑,才写了这首《燕歌行》。可惜的是啊,唐玄宗也罢,整个朝廷也罢,并没有读懂高适的忧虑,继续盲目开边,继续加重东北节度使的兵权,最后才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让大唐盛世戛然而止,这不是历史的悲剧嘛。

33、  《河岳英灵集》:评事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自远。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至如《燕歌行》等篇,甚有奇句。且余所最深爱者:“未知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

34、千古名句: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35、译文: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36、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37、由于唐朝边塞地区经常会爆发战争,而很多的诗人也是到过前线,见识过当地的自然风光,还有残酷的战争。高适就常年生活在边塞,所以他的诗更具有气势,并且风格迥异,写出了很多不同风格的边塞,以这首《塞上听吹笛》就是一首很不一样的边塞诗,通篇细腻地描写出了当地不一样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表达出了一种思乡之苦。

38、扬州十年好像做了一个大梦,只落得青楼薄情负心的声名。

39、  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唐代大臣、诗人。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后人将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为“边塞四诗人”。

40、说到这里,人们就会问,高适为何要来兰州的呢?

41、赏析: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霍松林等

42、赏析:这是一首气魄宏伟的边塞诗。青海湖上乌云密布,皑皑雪山顿时变暗,战士在塞外孤城上还想望着遥远的玉门关。在黄沙漫漫的战场上,他们虽然身经百战,铠甲磨穿,但不打败敌人是决不回乡的。

43、有一天,天空飘起了小雪,高適与王昌龄、王之涣在酒楼相聚小饮。正举杯间,忽然有掌管乐曲的官员率十余歌伎登楼聚宴,三人见状,便避席躲在一个角落里,观看她们表演节目。一会儿,有四位漂亮的歌伎登上楼来,乐声响起,演奏的都是当时有名的曲子。王昌龄悄声对高適和王之涣说:“我们都诗名远扬,但一直未能分个高低,今天咱们就听这些歌伎们唱歌,谁的诗唱得多,谁就是第一。”两个人都笑着表示同意。

44、哥舒翰是唐朝很有名的一员猛将,对打突厥人很有经验,深得朝廷信任。

45、就象他的名字——境界高远的地方,才是他的舒适区。

46、就像鸟儿六翮飘摇自伤自怜,离开京洛已经十多年。大丈夫贫贱谁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钱。

47、唐代: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48、经朋友推荐,高适要去甘肃的武威,担任河西节度使哥舒翰的幕府掌书记一职。原来这时的哥舒翰,攻占石堡城,打败吐蕃势力,取得非常重大的胜利,唐玄宗授他开府仪同三司官衔,有了开衙建府的权力,事业上如日中天。

49、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50、高適的边塞诗经常被拿来与岑参相比较,有人以为他的诗“体气狭小”,不及岑参的高歌激昂,故而“岑胜高远甚”。唐人殷璠则认为:“適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

51、一而再,再而三的人生挫折,让高適相当郁闷,此时只有诗能让他抒发这种不遇的悲慨,发泄这种愤懑的情绪。“暮天摇落伤怀抱,倚剑悲歌对秋草”“斗酒相留醉复醒,悲歌数年泪如雨”。虽然满怀苍凉,但高適并未失去豪迈的志向。当郁郁不得志的琴师董庭兰颓然离开长安时,高適为他送行,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别董大二首》,其中写道:“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首诗慷慨激昂,信心十足,话是说给倍感失意的董庭兰的,但又何尝不是说给自己的呢?

52、有一件事,让高適颇受后世的诟病,那就是朋友李白在经历永王李璘之难时,向他发出求救,而他竟漠然置之,背后的原因何在呢?

53、黎明到来了,最后的突围战也即将打响,这也就是第四部分,也是最后四句话:“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经过一夜,到清晨了,残存的战士们和敌人短兵相接了,白刃挥舞、鲜血纷飞啊,战士们浴血奋战,难道是为了回去得到什么勋赏吗?不是这样的,他们只是尽着军人的本分,以死报国而已。“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这两句诗多么残酷,又多么悲壮啊!战士们的牺牲,恰恰和将军“男儿本自重横行”的冒进、将军“美人帐下犹歌舞”的腐败形成鲜明对照,也催生出了全诗的最后两句——“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李将军是谁呀?李将军就是汉朝的飞将军李广啊。要论功业他不及卫青、不及霍去病,既然如此,为什么这首诗也罢,还有唐朝的好多好多边塞诗都一遍遍地提到李将军呢?因为李将军李广爱兵如子,士兵不喝到水,他不近水源,士兵不吃到饭,他不尝饭食。他把士兵当弟兄,士兵也都爱戴他(《军谶》曰:“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饥,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是谓将礼。”)。他后来兵败自杀嘛,认识不认识他的人都为他痛哭流涕。(《史记》记载,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乡之。)诗人之前以将军对应士兵、以征人对应思妇,到这一句,他拿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深沉的一个对应——以古对今,他多么希望唐朝的将军们也能够像汉朝的李将军一样,拿战士的生命当生命,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和牺牲啊!

54、因此这首诗中在戌楼间回荡的羌笛声,仿佛吹奏的不是《梅花落》,而是随风飞舞的落梅花瓣。那么这饱含着离情的梅花花瓣究竟要飘向何地呢?第四句“风吹一夜满关山”,即笛声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关山”泛指关隘山岭,这里也有突出边塞环境苍茫之意。

55、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下诏哥舒翰讨伐叛军,同时命高適辅佐哥舒翰,镇守潼关。哥舒翰制定的军事策略是避敌锋芒,坚守潼关,然而宰相杨国忠却一直怂恿唐玄宗,让他下诏命哥舒翰出关迎敌。哥舒翰被逼无奈,“恸哭出关”,最终兵败被俘,变节投敌。潼关失守后,唐玄宗被迫出走四川。

56、换作李白或杜甫那样的官场小白,恐怕早就被对手整死了。

57、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唐代汉族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最深刻、想象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前所未见。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58、译文: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辱负重,才是真正男儿。西楚霸王啊,江东子弟人才济济,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59、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60、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相关经典

郭敬明经典语录破茧成蝶(87句好句精选)

巴黎圣母院简介(45句好句精选)

虚拟与现实作文800字议论文(59句好句精选)

鲁迅作品全部阅读顺序(76句好句精选)

适合朋友圈的简短句子(108句好句精选)

离别的话(66句好句精选)

赋得古原草送别(22句好句精选)

关于尊重生命的名人名言(89句好句精选)

关于安全的演讲稿1000字(61句好句精选)

麦兜最经典的一句话(66句好句精选)

千千古诗网 http://www.juzi6549.com  
闽ICP备202300652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