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指鹿为马的意思 1、专权测验中,一部分人,没有说话,做了一个没有挑选的挑选,这个中立的态度,并没有遭到冲击,所以,我们面对专权中的两难测验,甘愿不做,也不能做错。因
1、专权测验中,一部分人,没有说话,做了一个没有挑选的挑选,这个中立的态度,并没有遭到冲击,所以,我们面对专权中的两难测验,甘愿不做,也不能做错。因为做出了过错的挑选,会给自己最差的作用,而我们坚持沉默,也是一个自保且不违心的办法。
2、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指鹿为马的意思)。
3、出自清·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淆混是非。”
4、岂不知奴才发烧了可以指鹿为马,杀了皇帝,夺了天下。
5、卧薪尝胆,读音wòxīnchángdǎn,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最终苦尽甘来。
6、(译文)最初,中丞相赵高想独操秦朝大权,但又忧虑群臣不服,所以便先进行试验,牵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马啊。”二世笑道:“你错了吧?怎么把鹿叫马?”问侍立左右的大臣们,群臣有的沉默不语,有的说是马以投合赵高,有的则说是鹿。所以,赵高私自借秦法陷害了那些明说是鹿的人。此后群臣都害怕赵高,没有人敢谈他的过失。
7、(解析)指鹿为马,这个已经被小学生都了解的成语故事,大多数人仅仅站在批评角度去责备赵高的阴恶狠毒,却鲜有人去研讨背面的权术原理。指鹿为马本质便是专权检验,现在将背面的权谋规矩给咱们分析如下:
8、《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指”是指责之义。
9、注: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10、当然,也有部分朝臣不畏强权,敢说实话的,然后这些人就被赵高暗中杀掉了,再然后,赵高逼迫秦二世自杀,其暴虐政策最终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
11、(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12、译文:隐瞒别人的所见所闻,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
13、真理只有一个,不可以指鹿为马,也不可以白马指为黑马。
14、"混淆是非"和"指鹿为马"都有"违背事实;不分是非"的意思;有时可通用。但"指鹿为马"完全是故意的;并时有咄咄逼人之势;"混淆是非"可以是故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原文(1)
15、释义: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16、只要是知道赵高的结局的人都可以理解。赵高在害死了秦二世胡亥之后,正准备登上皇位,但是文武百官却不在支持他,使得赵高只得将皇位传给赵子婴。
17、二世说:“能否见丞相一面?”阎乐回答说:“不可以。”
18、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阖闾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过了两年,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这时谋臣文种劝住了他,说:"吴国大臣伯嚭贪财好色,可以派人去贿赂他。"勾践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就派他带着珍宝贿赂伯嚭,伯嚭答应和文种去见吴王。
19、胡亥这个人,不善言辞,不喜欢交往,做事无城府而有些莽撞。他一生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信任的人依赖极深,几乎到了盲信的地步。秦始皇在世时,他对秦始皇就是这样,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讲到的,秦始皇之所以格外宠爱他的原因之一。胡亥的这个特点,在始皇帝去世以后,非常明显地转移到他与老师赵高的关系上来。
20、阎乐无意再听下去,说道:“臣下接受丞相的命令,为天下诛除足下。无论足下如何多说,臣下也不敢答应。”于是阎乐指挥部下逼近二世,迫使二世自杀。
21、 事后,赵高暗中对不承认是马的大臣加以迫害,将他们投入监狱。此后,大臣们对他更畏惧了。后来,就连秦二世对长期专权的赵高也产生了不满。坏事做尽的赵高害怕二世追究他的过失,决定先下手为强,利用自己掌握的宫内外大权派亲信强迫秦二世自杀,然后操纵政局,欲立秦二世之子公子婴为秦王。
22、《吕氏春秋》:“非其人而欲有功,譬之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长也,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也。”“指”是朝向、对着之义。
23、身为历史学者,我每读史书到这里,总感到惊奇。胡亥与赵高的关系,上朝是君臣,下朝是师生,私下里是亲友,情结上宛若父子。胡亥对赵高的信赖,几乎是不可动摇的事情。在这种绝对的信赖中,胡亥已经变成了盲目的傻子,不但失去了政治上的判断力,甚至失去了常识上的判断力。如果我们明了这种历史和心理的背景,指鹿为马的故事大概就可以理解了,胡亥为什么会得到始皇帝格外宠爱的原因,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24、(解释)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25、凶手一直指鹿为马,企图推卸刑责,最后才在目击者指证历历下俯首认罪。
26、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时间引申出“指鹿为马”这句成语。比喻怀着恶意,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27、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大臣们都知道赵高为人阴险狠毒,许多人畏惧他的权势,明明知道赵高说的“马”是一只鹿,但是为了拍赵高的马屁,就顺着赵高说:“是呀,这的确是匹宝马啊!”
28、甲骨文字形为“手的象形”+“旨(愿意是品尝美味,引申义为意旨、意向)”;金文、小篆沿用甲骨文字形;隶书字形写为“扌”+“旨”,有的隶书字形将“旨”写为“上人下日”;楷书字形沿用隶书字形。
29、宋代苏辙《论冬温无冰札子》:“孙述知长垣县,决杀诉灾无罪之人,台官以言,然后罢任,虽行推勘,而纵其抵欺,指望恩赦。”“指”是希望、依赖之义。
30、群臣的三种情绪,沉默不语、认鹿为马和马便是马,三种情绪。而这三种情绪的背后,其实便是心思站队:中立、站在赵高一方、站在皇帝一方。而站在皇帝一方的等于是站在了赵高的对立面。只有当众测验,才能更加真实的测验群臣,也震撼了秦二世胡亥,这也是自身实力的宣誓。
31、《说文》:“指,手指也。从手,旨声 。”
32、指鹿为马,拼音是zhǐlùwéimǎ,意思是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那么典故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33、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时间引申出“指鹿为马”这句成语。比喻怀着恶意,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34、 这是一个恋人对自己的约束,绝不外出惹是生非,不辜负恋人的期望之词。
35、采用当众的测验,以一种现实相反的方法,让大家站队屈从。逼着群臣表态,站谁的队。表面是鹿和马的问题,实际上你站在哪一边的问题,并且明知道答案是错的。可是还有必要挑选态度,态度大于答案自身。这个专权测验的规划要点便是,与上级意见相左,自身答案错误,逼迫当众表态。
36、秦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怎么把鹿说成马了?”
37、从中国历史上的赵高“指鹿为马”,到建国以来的历次运动无一不表明。
38、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说:“请陛下看清楚了,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千里好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看时机到了,转过身,用手指着众大臣们,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地轮流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39、颠倒黑白,汉语成语,拼音是diāndǎohēibái,意思是比喻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指鹿为马。
40、(解释):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41、唐代白居易《新乐府·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指”是手指之义。
42、我却对这种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等等许多可笑的事情感到厌倦,对之嗤之以鼻。
43、指鹿为马,已经成为汉语的常用成语,比喻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这个故事也流传到海外,日语中说傻瓜为“马鹿”,词源就在这里。中文以指鹿为马比喻颠倒黑白,着眼点在于赵高,是基于赵高的行为生出的意义。日语以“马鹿”比喻傻瓜,着眼点在二世,是基于二世的行为生出的意义。这件事情,作为故事来听,非常有趣,傻瓜加骗子,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作为历史来看,非常离奇,难以令人相信真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那么,这个历史故事究竟可信不可信呢?
44、指鹿为马的成语故事秦二世的时候,赵高驾着一头鹿随从二世出行,二世问他说:“丞相为什么驾着一头鹿呢?”赵高说:“这是一匹马啊!”二世说:“丞相错了,把鹿当做马了。”赵高说:“这确实是一匹马啊!(如果)陛下认为我的话不对,希望(陛下允许我)问一问群臣。”群臣之中一半说是鹿,一半说是马。在这种情况下,秦王不能再坚持自己的看法,只好顺从赵高的说法。
45、赵高想要叛乱(篡夺秦朝的政权),恐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圈套设法试探。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您把鹿说成是马。"问身边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伤(或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
46、《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指”是竖起之义。
47、 秦相李斯,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人,是秦代著名政治家。在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功绩卓著。公元前247年,李斯来到秦国,当上了秦王政的侍卫,后任命为长史,又拜为客卿,协助秦王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秦朝建立以后,李斯升任丞相。他继续辅佐秦始皇,在巩固秦朝政权,维护国家统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屡建奇功。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后,李斯为保全自己的利益,附和赵高伪造遗诏,立少子胡亥为帝。赵高篡权后又施展阴谋,诬陷李斯“谋反”,将其腰斩于市,并夷灭三族。
48、经过上述的分析和研究,大家能够看出来,权臣都必须通过这样的一个当众无理测试,让你在两难中做出站队选择。答案尽管很痛苦,但是很明显,你知道你该站在哪个位置。任何时候,依附强者,都是弱者的不二选择。
49、他竟然敢在大众面前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真是胆大妄为。扩展资料近义词:
50、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用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51、真理只有一个,不可以指鹿为马,也不可以白马指为黑马。
52、秦二世的时候,赵高驾着一头鹿随从二世出行,二世问他说:"丞相为什么驾着一头鹿呢?"赵高说:"这是一匹马啊!"二世说:"丞相错了,把鹿当做马了。"赵高说:"这确实是一匹马啊!(如果)陛下认为我的话不对,希望(陛下允许我)问一问群臣。"群臣之中一半说是鹿,一半说是马。在这种情况下,秦王不能再坚持自己的看法,只好顺从赵高的说法。
53、颠倒是非: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指善恶不明或故意歪曲事实。
54、有球印又怎样,指鹿为马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
55、二世又说:“请求得到一万户的封地为侯。”又被拒绝。
56、在最后,赵子婴使用计谋将赵高骗到宫中,令宦官韩谈一刀杀了赵高。赵子婴登上皇位之后,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列赵高的种种罪名,令赵高遗臭万年。
57、指鹿为马这一个成语讲的是秦朝时期,一代宦官赵高为了谋朝篡位而使用的一个计量。而指鹿为马这一个成语的主要意思就是指黑白颠倒,否认事物的本质。
58、虽然赵高在朝堂之上赢得了很多官员的赞同,但是却是权力逼迫所致,在赵高失去权力之后,那些曾经认同他指鹿为马说法的官员便不再支持他。
59、指鹿为马出自哪里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60、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
61、例如: 火海刀山——山高水低——低声下气——气高志大
62、我今天的回答是,这个历史故事,是一个有特殊背景的历史故事。这个特殊的背景,就是胡亥与赵高之间的特殊关系。胡亥与赵高之间究竟有什么特殊关系呢?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请大家注意这样一个问题,赵高为什么敢于在二世面前如此颠倒黑白,二世又为什么在赵高面前如同瞎了眼的傻瓜?
63、在表示了自己对赵高的信任以后,胡亥用几近于哀求的语调请求李斯等大臣不要对赵高多疑,他说:“朕年少时痛失先人,人事上识知甚少,行事上不习治理,丞相年老,来日不多,不知何日撒手人世,朕不属依赵君,还有谁人可以托靠?赵君为人,精廉强力,下知世事人情,上能尊君适朕,丞相不要多疑。”他把赵高视为始皇帝死后的唯一依靠,几乎赋予了儿子对父亲的信赖。
64、 相传赵高试图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于是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用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65、而吴王夫差盲目力图争霸,丝毫不考虑民生疾苦。他还听信伯嚭的坏话,杀了忠臣伍子胥。最终夫差争霸成功,称霸于诸侯。但是这时的吴国,貌似强大,实际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
66、宋代王安石《伤仲永》:“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指”是指向、指着之义。
67、赵高想要叛乱(篡权),害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事先设下圈套来试探。于是带来一只鹿来献给二世,(对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看错了吧?把鹿说成是马了。”询问身边的大臣们(这个是鹿还是马),身边大臣有的沉默不语,有的大臣为了阿谀奉承赵高回答说是马,有的大臣说是鹿,(过后)赵高就暗地里假借刑法惩处那些说是鹿的大臣们。(这件事)以后,大臣们都非常惧怕赵高。
68、指鹿为马 ( zhǐ lù wéi mǎ )
69、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王曰:"丞相何为驾鹿?"高曰:"马也。"王曰:"丞相误也,以鹿为马。"高曰:"陛下以臣言不然,愿问群臣。"臣半言鹿,半言马。当此之时秦王不能自信自而从邪臣之说。(汉·陆贾《新语·辨惑》)
70、翻译:把黑色和白色混淆在一起,清的和浊的说成一样。
71、我却对这种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等等许多可笑的事情感到厌倦,对之嗤之以鼻。
72、 一天,上朝的时候,赵高牵来一只鹿,献给了秦二世。他当着大臣们的面,用手指着鹿故意说:“这真是一匹好马呀!我特意把它献给陛下。”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这的确是一匹好马,陛下不信吗。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这是马不是鹿,不信可问问大臣们,它究竟是马还是鹿?”
73、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杀了太子友。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就同意了。公元前473年,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军队的强势猛攻,屡战屡败。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夫差见求和不成,才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剑自杀了。
74、(1)意思: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75、(前230年-前207年),嬴姓,赵氏,名胡亥,在位时间前210年-前207年,也称二世皇帝。是秦始皇第十八子(最小的儿子),长子扶苏的弟弟,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后,宦官赵高掌实权。下令秦始皇后宫无子者皆令从死,在埋葬秦始皇时把全部工匠封死在了骊山陵墓里。征调材士五万人屯卫咸阳,令教射狗马禽兽。秦朝的暴政激起了公元前209年的陈胜、吴广起义。左丞相李斯与右丞相冯去疾、大将军冯劫纷纷请奏停止修建阿房宫,减轻各种苛捐杂税。二世听信赵高谗言,诛杀李斯,迫使冯去疾和冯劫自杀。二世三年七月,章邯、王离投降项羽,刘邦攻下武关,赵高惶恐。前207年赵高与其婿咸阳令阎乐合谋,逼胡亥自杀于望夷宫。临死前二世说只愿当万户侯,阎乐不准,遂自杀,时年24岁。以平民之礼葬。墓地在今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曲江池村南缘台地上,称胡亥墓。
76、在如今的社会中,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不被打破,员工们只能阿谀奉承,即使领导指鹿为马,他们也得应声附和。
77、和谐虽然很重要,但并不是强求得来的。在大是大非面前,孰重孰轻要想好啊,为了一时的和谐,抹黑敢说真话的医生,为了一时的安稳,放弃全国人民的健康。这不是现代版的指鹿为马,睁着眼说瞎话么?
78、二世说:“希望得到一郡之地为王。”阎乐仍然回答不可以。
79、赵高严肃的说:“这确实是一匹马啊,陛下怎么说是鹿呢?”秦二世觉得纳闷,就让满朝文武来评判。大家心里暗自盘算,说实话会得罪承相,说假话又怕欺骗陛下,就都不敢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