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原文 1、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
1、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2、赏读|《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3、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合,志向不同何能彼此相安。
4、再之,《离骚》一阙长辞实在了不得。自诗三百出,开启中华诗歌文化之源,然限于时代,只出现小篇、集体创作。屈原以诗人身份登场,腾空而出,个人创作与长篇抒写改变了先前的诗歌风貌。甚为不可匹及者,《离骚》一辞,体式宏大,情感忧怨幽深,声音浩大。它借物比拟,毫无遮掩地舒畅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真心。这位理想主义者将自己的德能修行娓娓道来,自信满满而非信口开河;又斥责世情冷淡、忠奸交杂——“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又怨王者毫无度量——“怨灵修之浩荡兮, 终不察夫民心”;再又诉关注民情于水深——“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5、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6、翻译:保持清白,死于直道,这本是前圣所称道.
7、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8、 (以上为统编高中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节选的内容)
9、翻译:我牵着马在滋生兰草的水边漫步,跑上椒木林立的小山稍事停留.
10、调转我的车走回原路啊,趁着迷途未远赶快罢休。
11、“离骚者,犹离忧也”,这是司马迁对《离骚》题义的解释。“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这是他对诗篇创作动力的说明,也是对长诗《离骚》感情基调的诠释。屈原为了振兴邦国,实行“美政”,“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但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遭谗远逝。他满怀“存君兴国”之志,却唤不醒昏庸之主,眼看楚国兵挫地削,危亡无日,自己却竟被疏失位,救国无门。这对于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志士来说,能无怨乎?诗中有云:“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又云:“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涕兮,霑余襟之浪浪”,最后说:“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离骚》正是诗人蕴藏着满腔爱国激情,饱含着血泪写成的一首悲伤怨愤之歌,读之令人摧肝裂胆,撼人心魄。
12、(fāngfēifēiqímízhāng);
13、(本号图文、配乐、视频等素材部分源于网络,因未能一一联系到原作者,若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14、人们各有自己的爱好啊,我独爱好修饰习以为常。
15、他们毁坏了我蕙草做的佩带,我又拿芬芳的白芷花来代替。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叫我死九次我也绝不改悔!
16、创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之时,还是流放中。《史记·屈原列传》里说,年轻得志的屈原遭到同僚上官大夫(即靳尚)的谗害,楚怀王因而疏远了他。他“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17、视频播放:http://m.youku.com/video/id_XMjUxMzcyMDY1Mg==.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1
18、从前三后公正德行完美,所以群贤都在那里聚会。杂聚申椒菌桂似的人物,岂止联系优秀的茝和蕙。
19、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20、战胜了世俗的诱惑,他的内心世界得到了暂时的平衡。于是他在新的认识的基础上,满怀激情地进行了新的“求索”。这样,诗篇又展现了一个再生的灵魂为实现理想而顽强追求的动人情境。诗中写他不顾天高路远,驾飞龙,历昆仑,渡白水,登阆风,游春宫,上叩天门,下求佚女,他在求索什么呢?他要唤醒楚王,他要挽救国运,他要寻求再次能有献身于祖国事业的机会。但楚国的现实太黑暗了,他遭到了冷遇,受到了戏弄,结果以困顿、失望而告终:
21、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22、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宁愿委曲心志压抑情感,宁把斥责咒骂统统承担。
23、他们背弃正道而追求邪曲啊,争相把苟合求容当做法则规律。忧愁、抑郁、烦恼我是这样失意啊,只有我被困厄在这不幸的世纪。宁愿立即死去变成游魂孤鬼啊,也不忍心去做出小人的丑态!凶猛的鹰隼不与众鸟同群啊,自古以来原本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