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相声说方言 1、“贯口”——就是麻利的,有节奏的语言进行表演.经典段子很多,如《报菜名》,《地理图》,《八扇屏》,《开粥场》等. 2、相声艺人把“说、学、逗、唱”当作培训相
1、“贯口”——就是麻利的,有节奏的语言进行表演.经典段子很多,如《报菜名》,《地理图》,《八扇屏》,《开粥场》等.
2、相声艺人把“说、学、逗、唱”当作培训相声演员的“四门功课”。比如,通过说“绕口令”或“贯口”,练习语言节奏,矫正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3、唱:唱主要是以太平歌词为主,视为“本门唱”,现在只有相声演员仍然在唱太平歌词,而流行歌曲,京剧,评戏,梆子等因为有专业的戏曲人表演,归入“学”的行列。
4、东北解放后,于春明一直在抚顺演出;扎根沈阳的有王志民、金涛、佟雨田、彭国良等;扎根武汉的有王树田、杨松林、康立本、韩子康等;扎根济南的有高桂清、袁佩楼、赵兰亭、赵文启、孙少臣、吴萍、张春奎等;扎根南京的有张永熙、关立明、顾海泉等;扎根西安的有张玉堂、关宝琦、熙醒生等;扎根重庆的有叶利中等;扎根兰州的有常宝霖、连笑昆等;扎根哈尔滨的有赵春田、于世德等;扎根乌鲁木齐的有班松麟等。相声艺人流向的地区较为广泛,对推动当地相声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相声说方言)。
5、我们俩在电台互为捧逗,一连在电台播了四个月,每天不重。除了有些经常上演的节目外,还演了一些当时在茶社不常演的节目……由于每天在这个时间演播,节目从来不“翻头”,确实打动了社会各个阶层,造成很大的影响。有许多所谓的社会名流也追到“启明茶社”去听相声,把“启明茶社”的社会声誉也给抬起来了。
6、“正唱”和“歪唱”——相声中柳活(学唱)的两种形式。“歪唱”是依靠曲解谐音产生包袱,“正唱”则靠学得逼真,唱的很象而产生“正尖”。
7、到了光绪庚子以前,有一个落魄文人名朱绍文的,加入相声界,就是鼎鼎大名的“穷不怕”,北平没有一个人不知的。那时相声艺人几乎全用滑稽的别号,如“万人迷”(名李德钖)、“周蛤蟆”、“大头鱼”,再以后便又时兴在姓上加一个“小”字,如小常、小卢、小张等。民初前后的北平相声界,有所谓“八德”的,得名最盛,如李德钖、卢德俊等。至于高德明、绪德贵,是出艺在后,不能公然并列的了。
8、乙:对、对、对前些日子我听过一首歌,第一句好像就是……你给大伙唱唱,让大伙听听。
9、某社开庆祝会,约说相声的说《影迷离婚记》,三十分钟,十五万代价,而且汽车接送。据说有的时代宠儿的相声演员每月最低能赚数百万元,试问那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曾任驻美大使、现任北大校长的胡先生(按,指胡适)有此代价否?
10、看到很多答案在科普音韵知识,我就觉得吧,全国人民辛苦一年了,就惦记包个饺咂看个春节晚会过个年放松放松,人家不是受教育来的。
11、三十年代初,又扩及上海话、苏州话、广东话。四十年代中期以来,又增加了学英语。解放以后,又出现了摹拟外国味的中国话、华侨说普通话等。学做小买卖的吆喝,又叫货声,主要摹拟卖大小鱼儿、卖茶鸡蛋、卖熏鱼炸面筋、卖硬面悖悖、卖馄饨、卖布头、卖估衣、卖包子的吆喝声;(相声说方言)。
12、甲:哦,会的方言太多了,都搞混了,一张嘴把日本的方言都说出来了。
13、其实,不仅仅是山东人,其它省份在北京打拼的人也备受那时北京土著的歧视,比如他们称天津河北人为老坦儿,称山西人为老西儿,称东北人为白帽子,称江浙人为臭豆腐或老豆腐等,甚至具体到北京城内,北城的人(内城、高官富商居多)也瞧不起南城(外城,平民居多)的人,称之为南蛮子。这些称呼都是中国城市文化非常有意思的一部分。
14、“穷不怕”的功绩是趋于文雅,编大笑话。“万人迷”的功绩是改正对口,能用面部表情来引人发笑。相声有一定准词的,只有几段说字意和十几段背的玩意儿。单春、对口皆系教授每段纲领,捧逗层次完全是半准词,半活口的。相声段子大约可以区别为三类:
15、可听可乐粉丝3群:qq:392643098
16、学:各种口技、双簧,摹拟方言、市声以及男女老幼的音容笑貌、风俗习惯礼仪。曲目主要有《学四省》、《学四相》、《规矩套子》等。摹拟方言,又叫“倒口”,过去也叫“怯口”,是为表现人物的愚昧憨厚。
17、“怯口活儿”——又作“切口”。传统相声以北京话为语言核心,运用其他方言,即"怯口".相声的"怯口活儿",是找寻不同方言之间因误说,误听而制造的误解,从中调笑,或可从讽刺里反省。“先挂”——与“抓哏”同。即相声演出时,演员往往现场抓取可笑的插话题材,在节目中穿插进去,用以引起观众发笑。并能很好地结合节目内容,以取得良好结果。
18、实际上,“说、学、逗、唱”并不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方法,它既不能概括相声艺术的内容,也不能说明 相声艺术的表现形式。这四者之间没有平列的逻辑关系。
19、从二十年代起,先后随北方的曲艺团体赴上海表演相声的有李德钖、张德泉、徐维亭(艺名“徐狗子”)、陈子贞、广阔泉、王兆麟、吉坪三等,进一步扩大了相声的影响。王兆麟、吉坪三曾灌制唱片《三婿上寿》、《绕口令》等,向全国发行。二十年代,张杰尧曾在沪、宁、苏、杭等地巡回演出。四十年代,刘宝瑞、苏文茂曾赴南京、香港等地演出。
20、清末以来,相声艺人逐渐从北京流向外地。一些城市相继出现了艺人作艺的场所,如天津的“三不管”、地道外、谦德庄,沈阳的北市场、第一商场、小河沿,哈尔滨的道外,大连的西岗子,营口的洼坑甸,济南的南岗子,青岛的劈柴院,郑州的车站、老坟岗,开封的相国寺,南京的夫子庙等。这些场所都有北京来的相声艺人的踪迹。
21、当然,咱们山东人也有富商在北京做生意,涉足的行业主要有商行、布店、饭庄等日常生活和经济命脉的行业。这些富商来北京的时候,都带有大量的仆人、伙计、家眷,因此在北京上流社会,山东话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方言。
22、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相声已经成为遍及北方、影响很大的曲种,但由于社会和艺术本身的原因,相声艺术也潜蕴着危机。
23、咬字要真。演出的那时候,字字要送至观众们耳朵里面里去,观众们听得清晰,才可以哈哈大笑。相声大师为何训练饶口令?就是说为锻练唇、齿、牙、舌、喉。
24、乙:对,就是它,我当时就想,这样的歌怎么能唱呢?现在明白了。
25、有人说『这段相声不可乐」,对,你是觉得不可乐。你去小剧场听相声,花钱买票进门之后,你就是这台演员的衣食父母,演员就应该围绕这些受众组织节目实现效果。而春节晚会的受众,是海内外几亿甚至十几亿华人。你说网上有一万条差评」,跺脚骂街,那还有两亿人觉得好没说话呢,你怎么代表他们?是,也许这一万观众欣赏水平高,但那没办法,我们得照顾大多数,就得淘汰掉这一批水平高的观众。
26、甲:“大姑娘美呀美大姑娘浪,大姑娘走过那青纱帐”……。
27、丰富多彩。相声语言的丰富多彩表现在多用方言上。传统相声中经常使用“例口”——即用山东话、山西话、上海话等等的方言来模拟人物的音容笑貌。后来又增加了广州话、南洋华侨话、日语、英语等,在语言上日益丰富多彩。如相声《宁波话》表演时说“沙发”是简谱里的“54”,“棉纱线”是“357”,连在一起如练简谱,听来欢快动人。相声语言的丰富多彩,还表现在经常采用演出的学唱节目上。如从过去的学唱京、评、豫、越、戏曲、评弹、鼓曲、快书,直到今大学唱的各种通俗歌曲以及吉它弹唱。
28、第三类就是现在流行的对口相声。新兴艺人自然不注意单春,实在现在社会也不欢迎老词单口,现在无论上馆子、“撂地”、上电台、走堂会,一切表演通常用这种段子,大约有百段上下,常演的如《拉洋片》、《羊上树》、《大上寿》、《洋药方》、《托妻献子》、《地理图》、《拴娃娃》、《粥挑子》、《卖估衣》等。现在新编的如《影迷离婚记》也不在少数。
29、音标发音要准。理论相声小品不仅要锻练咬字也要训练音标发音。音标发音关键指的是唇、齿、牙舌、喉五音要准。
30、还有一部分山东人,在北京做漕夫,服务于京杭运河的漕运。漕夫们按照地域出身为区分,合伙抱团,形成漕帮实力,其中实力最强大的就是山东籍漕夫的派系,晚清到民国,上海最著名的黑社会组织“青帮”,就是以漕帮为基础发家的,里面的成员也以山东人为主。这些做漕夫的山东人,把持着北京的碓房、木场生意,你要买个米,做家具,甚至置办棺材,都免不了和山东人打交道。
31、“扑盲子”——就是没准词儿,表演起来有很大的随意性.马三爷曾经说:"扑盲子"是一种手法,让人听着东一头,西一头,自个儿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好像是没准词儿,其实那都是演员表演出来的,不过得让人家看不出破绽罢了.
32、衡水FM0 沧州FM2 承德FM102 张家口FM108 秦皇岛FM102
33、“入活”——相声演出时,用以将垫话引入正题的一段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34、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山东距离相声的发源地北京非常近,路途比较便捷,在清朝,到北京谋生的山东人非常多,为此还形成了许多特色。
35、电台播送的相声太粗俗了,社会人士久有批评。北平电台已禁止播演《牛头轿》、《姐夫戏小姨》(按,系“太平歌词”)、《儿子迷》、《拴娃娃》几段,但仍有电台在那里点说“谁是谁的爸爸”、“羊怎么上的树”。有人点就有人说,谁低级了?社会低级了……试观今日游艺场所中,有多少趣味高一点的材料?
36、从这些行业中,我们可以得知,在清末,山东移民北京居住生活的人,尤其底层人民较多。在旧社会,有些北京人对这些从事体力劳动的山东人有歧视,称之为“怯老赶”、“山东儿”(必须有儿化音)或者“三儿”,比如山东人在北京送水的多,就被一些北京人称之为“水三儿”,当然,这是个充满地域歧视的词汇,现在已经没有人这么说了。
37、念,指”贯口”,曲目主要有《菜单子》、《地理图》、《洋药方》等。讲,讲的曲目主要有《讲帝号》以及单口相声《解学士》、《化蜡扦儿》等;
38、相声的创新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很多相声从业者干了半辈子,也不敢说自己每一段都有创新。但是至少,相声的创新需要专业的人来努力。这时候冒出来一位中南半岛老华侨指点江山,「吖~里们相森的cuàng新硬该四仄个样子滴齁~」基本上是个从业者都能乐出鼻涕泡儿来。他没干过这行,他不知道。就好比天宫一号,科学家们长期研究、论证,这时候你站出来了,「电池不能用五号的得用七号的」,科学家们只要眼珠一歪歪瞅你一眼,整个中国航天界都算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