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代表战争的诗句 1、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篙。——《塞下曲》王昌龄 2、②青海--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西
1、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篙。——《塞下曲》王昌龄
2、②青海--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西。雪山--指祁连山,在今甘肃省。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____戚继光《马上作》
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其二)》)
6、中华民族齐奋起,义勇军歌战旗擎。男女老幼同上阵,保家卫国五亿心。
7、钱钟书:《读〈拉奥孔〉》,《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3页。
8、关于《围城》中比喻的研究已经蔚为大观,如吴其南著《〈围城〉修辞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以及田建民著《鲁迅、钱钟书论稿》(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等著作。
9、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0、《围城》问世以来遭受的诟病之即这部战时作品没有正面书写这场伟大的抗日战争。(2)或许钱钟书晚年拿简·奥斯丁的小说来比附自己这部被文学史家称为“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3)的作品,乃是一种追溯式的自我辩解。(4)不过,尽管钱钟书把拿破仑一世战争理解为简·奥斯丁小说中“既遥远又无所不在”的存在,但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关于简·奥斯丁在小说中有意或者无意识回避这场战争的类似判断依旧是层出不穷。正如有西方文学批评家描述的那样:“一直有人反复指出,奥斯丁创作小说期间正值拿破仑战争爆发,但她在小说中连拿破仑的名字都没有提到。”(5)“人们往往不认为简·奥斯丁是时代的女儿。维多利亚和爱德华时代的人常说她未提及法国革命或拿破仑战争,而20世纪的批评家则将这一指责(如果这算是指责)现代化,对她遗漏了工业革命而表示遗憾。”(6)
1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2、人类历史的真理是“一支隐喻和换喻的机动部队”。其中的含义有待于通过阅读和解释进行不断的解码,而这种阅读和解释的基础是作为现实——一种隐藏、误导、抗拒、艰难的现实——载体的言词。换言之,阅读的科学对于人文主义知识是极为重要的。(45)
13、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
14、(古征战)唐·于濆高峰凌青冥,深穴万丈坑。皇天自山谷,焉得人心平。
15、当阳长坂日当中,血染征袍透甲红。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关于战争的有名诗句大全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6、天马应星晨,金羁虎豹茵。骄盘春草短,叱拨桃花新。窟冻长城雪,蹄穿大漠尘。百战交河道,功成还与人。《边马》 ——邝露《峤雅集》
17、辛楣等刚走,忽然发出空袭警报,鸿渐著急起来,想坏运气是结了伴来的,自己正在倒霉,难保不炸死,更替船上的李顾担忧。
18、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9、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20、 本文所谓的“明清世变”的时间范围从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到1683年清朝收复台湾。这段时间是中国古代史上动荡甚大的一个历史时期。李自成起义、明亡、清兴、三藩之乱……战火四起,中原板荡,兴衰无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均陷入严重的失序状态。这四十年间,文人们历经变故,在他们的诗文中留下了深刻的沧桑印记。战争诗在这一时期的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分量,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战乱危亡给当时的文人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冲击,从他们的诗作中,可以见证动荡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世人心态。虽然在战乱和清代“文字狱”之后,关于明清世变的诗文遭到了大规模的淘洗,大量佚失,但我们今天仍能从各种古籍资料的罅隙中看到,文人们“以诗存史”而留下的丰富历史图景。
21、耕牛朝挽甲,战马夜衔铁。士卒浣戎衣,交河水为血。
22、叹息阳关柳,青青能几时?春光不可度,绿鬓已成丝。岁岁愁扳折。依依绾别离。故园有奇树,日夜忆连枝。《边柳》 ——邝露《峤雅集》
23、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国风·王风·君子于役》
24、万事兵戈有是非,十年灯火梦凄迷。南辛北d休轻拟,雁荡匡庐合共归。 持涕泪,谢芳菲。冤禽心与力终违。衔山填海成何事,只劝风花作队飞。
25、沙柳愁中折,梅花梦里惊。徘徊三五弄,肠断忆南征。
26、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北朝民歌《木兰诗》
27、译文: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宁愿成为一名百夫长也比做书生好。
28、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29、葡桃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30、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1、可怜白发生!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撞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风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凉州词王翰葡桃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塞下曲王昌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篙.从军北征李益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杨炯的《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2、送雁侵胡月,惊霜点铁衣。可能吹妾梦,一为达金微?
33、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白话文释义: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
34、吴晓东|今天的“现实”类似《三体》中的多维“现实”
35、这种转变同样发生在七月诗派的其他诗人身上。登上诗坛时,他们是如此年轻,即使和后来的朦胧诗及第三代诗歌运动的诗人相比,也显得太年轻了。牛汉、绿原初登诗坛时还是中学生,彭燕郊发表第一首长诗时只有19岁,田间完成第一本诗集时只有17岁……然而,他们却担负起家国的重任,走进了战争的硝烟。这种巨大的反差,使得他们的诗歌风格冷峻、宏大、峻急,甚至充满隐秘的神性和浩远的咏叹。而这一切,都源于伟大的抗日战争。可以说,抗日战争成为七月派诗人壮美而残酷的“成年礼”。抗战成就了七月派,也磨砺了七月派,使他们成为一个过于早熟的诗歌流派。这批天才诗人在战争中过早地成熟了,结出了丰美红硕的果子。令人敬仰的是,在后来的岁月摧残中,这早熟的诗歌,早熟的诗人,早熟的流派,始终没有改变。牛汉、绿原、曾卓、冀汸、彭燕郊……这些中国新诗史上光彩夺目的名字,诗歌给予了他们荒谬的命运,而他们给予诗歌的,是严肃的敬畏和贯穿一生的信仰和爱。
36、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37、——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38、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39、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40、译文: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41、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____严武《军城早秋》
42、这里所谓“作为现实载体的言词”与前引萨义德所说“我们必须假定,始终有伴随着艺术作品而产生的现实,否则,我在此谈论的那种人文主义实际上没有本质的内涵”,都是在论说人文主义知识与一种“艺术作品的现实”密切相关。因此,“阅读的科学”对于人文主义才是极为重要的。也是从“阅读的科学”的意义上,萨义德认为奥斯丁的《曼斯菲尔德庄园》,其“美学的知识的复杂性要求一种长时间的、缓慢的分析过程”。(46)之所以要求“长时间的、缓慢的分析”,恰是因为奥斯丁时代的帝国主义意识形态已经在小说中化为复杂的美学问题,而非美学化的直观而粗疏的一目十行的读法是无法解码这种美学与历史关系的复杂性的。与此相类,《围城》中的修辞美学也需要转化为“阅读的科学”。在萨义德那里,这种“阅读的科学”对于人文主义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性,因为只有“通过阅读和解释进行不断的解码”,人类历史的真理含义才能够不断显现。既然“阅读和解释的基础”是“作为现实载体的言词”,因而人类的真理堪称是藏在“隐喻和换喻”之中的,由此“阅读和阐释”的核心技术,也正表现在比喻修辞学中。修辞因此不仅仅是一种文学性的技巧,而且对于人文主义知识具有本体性的意义,关涉到人类获得和理解“人类历史的真理”。
43、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杂曲歌辞·采桑)唐自古多征战,由来尚甲兵。
44、战争是极端的行为,战争的产生是由主导者为了自己或者集团的利益而发起的行为,这种获取利益的行为不惜以牺牲生命为代价获得。
45、在雷蒙·威廉斯那里,奥斯丁对战争的回避则被判为一种“故意忽视”:“简·奥斯丁故意忽视她生活的时代的决定性历史事件,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人们仍然在问,拿破仑战争到哪里去了?那是真正的历史浪潮。”(7)这种“故意忽视论”多少类似于哈罗德·布鲁姆的“排除论”,“所有文学巨著都建立在排除的基础上”,“奥斯汀再一次显示出,她的卓越艺术是建立在排除的基础之上”,“奥斯汀的浓厚兴趣在于清教意志的实际和世俗后果”。(8)
46、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____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47、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48、而小说直接言说已经处于战争状态的中日关系则是到了第二章:“中日关系一天坏似一天,船上无线电的报告使他们忧虑。八月九日下午,船到上海,居然战事并没发生。”在《围城》1985年的定本中,“居然战事并没发生”的“居然”二字被钱钟书改为“侥幸”,小说中的人物正是抱着这种侥幸心理去应对战事:“鸿渐忽然觉得,在这种家庭空气里,战争是不可相信的事,好比光天化日之下没人想到有鬼。父亲母亲的计划和希望,丝毫没为意外事故留个余地。看他们这样稳固地支配着将来,自己也胆壮起来,想上海的局势也许会和缓,战事不会发生,真发生了也可以置之不理。”这一段也可以看作是对相当一部分民众战时心理的写相,作者试图呈现和反思的,正是一些鸵鸟心态的国民,一厢情愿地相信自己可以对战争置若罔闻,直到从天而降的炸弹轰毁了自我欺瞒的幻象。这种被轰毁的妄想,也同样是钱钟书短篇小说《纪念》中的题旨:
49、《酬乐天咏老见示》作者认为人到老年虽然有人瘦、发稀、视力减弱、多病等不利的一面,也还有处事经验丰富、懂得珍惜时间、自奋自励等有利的一面,对此如果细致全面地加以思考,就能树立正确的老年观,就能从嗟老叹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而有所作为。
50、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出塞》(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5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52、积尸草木腥,血流川原丹。唐·杜甫《垂老别》
53、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54、其诗题材大多吟咏沙场少年、玲珑女子以及欢歌饮宴等,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和及时行乐的旷达情怀。词语似云铺绮丽,霞叠瑰秀;诗音如仙笙瑶瑟,妙不可言。
55、(方鸿渐和鲍小姐)便找到一家门面还像样的西菜馆。谁知道从冷盘到咖啡,没有一样东西可口: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淇淋倒是热的;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陆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会长时期伏在水里;除醋以外,面包、牛油、红酒无一不酸。
5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7、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关于战争的诗句《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58、这句说:青海上空连绵不断的云把雪山都遮暗了。③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
59、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军中送客之情,但它跳出了离愁别恨的俗套,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而是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似乎也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想象,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
60、荒波流梦,清角吹愁,秋林黄叶成堆。淡日平烟,闭门半掩苍苔。山中更无车马,好风俱旧雨还来。十年事叹,卢沟月暗,钟阜云埋。 消得风光流转,对千家城郭,三峡楼台。老树经冬,重逢且约花开。啁啾隔篱翠羽,地天心、教见寒梅。村店近,咏今朝聊借蚁醅。
61、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可见这四两句正是席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
6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3、 明清世变下的战争诗为中国古代文学史增添了厚重的一页
64、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篙。——《塞下曲》王昌龄
65、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66、 本词以凄苦幽怨的笔调描写妻离子散的人伦惨剧,表达了战争浩劫给人民,尤其是妇女带来的抑郁悲苦。陈维崧词学苏、辛,又承继了白居易“新乐府”精神,冲破“诗庄词媚”的畛域,常常笔涉时事,反映明末清初的国事,具有“词史”的意义。本词就是这类代表作。记兵燹破坏之苦、抒民生多艰之哀,均可存史。
67、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先秦)左丘名《曹刿论战》
68、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出塞》)
69、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70、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71、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72、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佣说诗》)这话对我们颇有启发。
7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