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当皇帝(52句好句精选)

作者:admin 日期:暂无 人气:

描述:阿斗当皇帝 1、比如魏延叛乱被杀,刘禅对于魏延没有一概否定,而是下旨:“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 2、夏侯霸非常感动,不禁感叹真有乃父之风。原来,这其中还

阿斗当皇帝

1、比如魏延叛乱被杀,刘禅对于魏延没有一概否定,而是下旨:“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

2、夏侯霸非常感动,不禁感叹真有乃父之风。原来,这其中还有一个心结呢!夏侯霸的父亲夏侯渊在两国征战中被刘备部将黄忠所杀,刘禅深知这件事情在夏侯霸心中的阴影,特意一脸真诚地对夏侯霸说:“卿父自遇害於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

3、看过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历代末帝,几乎都是横征暴敛,政治腐化、宦官专权,战争不断,民不聊生。刘禅可没学他们。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前嘱咐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刘禅事孔明如父,委以诸事,不加干涉,基本上都是“就按丞相说的办吧”,即使自己心中对诸葛亮穷兵黩武的一味北伐有成见,也都憋在心里不说,充分领会并严格执行了刘备的教导以及对长辈的尊重,更主要的是团结了内部领导班子,没闹内讧,保持了领导集团的稳定,最终得实惠的还是平民百姓。易中天品三国的时候也认为扶不起的阿斗其实很聪明:“诸葛亮去世以后,刘禅立马废除了丞相制度,命蒋琬主管行政,命费袆主管军事,将原本集权于诸葛亮的权力一分为让两人相互制衡。蒋琬去世后,刘禅干脆自摄国政。在易中天看来,这都不是弱智的行为。”如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诸葛亮去世后,蜀中百姓和官吏上书要求在各地建庙祭奠,刘禅却一直没有答应的原因了。 

4、除这些外,对拂逆他意愿的臣下,刘禅也能容得下。对董允不同意他增加后宫妃嫔数量的要求,刘禅此后不仅再也没有提起过,而且还对董允委以重任,充分信赖。

5、再看《三国志》的记载,刘备给刘禅的遗诏中有这么一段话:“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射君就是是射援,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白:诸葛亮对射援称赞刘禅的智慧,射援又将这赞辞告诉了刘备,刘备很高兴予以勉励。诸葛亮当然不会是阿谀奉承之人,刘备也颇有知人之明,由此可见刘禅非鲁钝之人。(阿斗当皇帝)。

6、在那种群雄割据、兵连祸结的战乱年头,刘禅安稳地做皇帝归因于诸葛亮的辅佐。

7、刘禅生活腐化时,学者周谯和老臣董允上书劝柬,刘禅最多也就是无可奈何,而不是一怒之下大开杀戒。后主刘禅可能是中国历代帝王里,对大臣动刀最少的一个了,这点非常难得。还有个宦官黄皓,相比之下,也没闹出什么大动静。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仍能继续领导蜀国30年,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就单凭能让皇权维持这么长时间而又没出什么大乱子这一点看,刘禅并非如史评那么昏庸。

8、在这段时间内,蜀汉内部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百姓休养生息,政局稳定,运转良好,没有出现一个大奸巨侫。

9、相信不管在任何朝代、任何地方、任何人都是渴望和平而厌恶战争的,特别是经过战火的洗礼之后的蜀国,特别是本身就不好争斗的蜀人(蜀人好闲不喜动,这无需多言罢?),能够在连年的战火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市民风范(蜀国可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阿斗的杰出的政务能力和领导能力。(阿斗当皇帝)。

10、刘禅举家迁往洛阳,被封为安乐公。刘禅从公元223年登基,至公元263年降魏下台,称帝在位共41年,是在三国时期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

11、再想一想,亡国之君哪有几个有好下场的?远的如王莽毒死汉平帝,董卓毒死汉少帝。

12、其时,蜀亡已成必然,诸葛亮隆中对策时便说得清楚,不能图江东,扯上孙权联手弄老曹才是正事,可惜关羽身死,刘备不惜一切怒怼江东,吴蜀交恶,进取不足,只能自安一隅,被曹操各个击破。便诸葛亮六出歧山,不过是做困兽之斗罢了。

13、从赵云单骑救主,截江救阿斗这一连串事件看来,刘备麾下的这些将领是认同刘禅的地位的,并且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文武大臣们完全没有提出异议,给人一种刘禅就是嫡长子,就应该名正言顺继承皇位一样。

14、因为在宋代以前,礼制规定,只有皇室才有资格和权力拥有祭祀祖先的太庙或宗庙。诸葛亮虽然被刘禅以“相父”称之,但是实际上仍旧是臣子,并非皇室中人。《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提到“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明确点明了刘禅曾就此专门开了一个御前会议,让大臣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讨论的结果是给诸葛亮立庙是僭越之举,是不妥当的,也是有伤诸葛亮一生的德行和操守的。

15、其实,刘禅自小有诸葛亮教授诗书韬略,虽然算不上精通,但至少能达到一般的水准。

16、很多人认为刘禅很蠢,不是做皇帝的料,主要是这两件事。

17、同样是公元263年,邓艾率领大军占领成都,蜀国亡。后主刘禅投降,被封为安乐公,满朝文武跟着他迁往洛阳居住。作为亡国之君,阿斗活得多少有些不光彩,可刘禅也没有自我一刀了断的勇气。只能讲刘禅在大趋势下,明哲保身,保全了百姓,少死了很多人。这种做法不值得称赞,可也不好指责什么。

18、姜维(孔明指定继承人)北伐的时候,魏国快扛不住了,就开始采用离间计。他们派人秘密入蜀,以重金贿赂黄皓,之后黄皓就在后主耳边嚼舌根,说姜维的坏话。结果姜维被后主召回,北伐大好形势毁于一旦,姜维肺都快气炸了,他上书后主杀掉黄皓,刘禅则认为黄皓只是一个小人而已,而且他也舍不得杀(之后就不了了之)。

19、此时的刘禅有两个选择,一是组织军队战斗到最后一刻,誓死不降;二是臣服曹魏,开城投降。就在满朝文武商讨如何抉择的时候,刘禅做了最终的决定,他选择了不抵抗开城投降这一条路。因为他听说“城外百姓,扶老携幼,哭声大震,各逃生命。”对他来说,个人生死事小,成千上万百姓的性命却事关重大。

20、后来诸葛亮死了,蜀国人才几乎断档,刘禅能够平衡蜀国官场各势力,让蜀国延续几十年,这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当然,我这里不是说刘禅才能有多么高,而是他不是那么无能。

21、现用“阿斗”,“扶不起的刘阿斗”形容软弱无能,没有大志,不思振作的人。

22、三国演义中蜀主刘备的儿子刘禅,小名叫阿斗。刘备死后他继承皇位,称为蜀后主。刘禅平庸无能,虽然有诸葛亮等贤臣良将人辅佐,也不能振兴蜀国,(阿斗的江山——白送)最后还主动投降魏国。

23、刘禅成为真正的大东家后,立即推行自己思之已久的治国方略。

24、魏将邓艾兵夺蜀都的情况下,其子刘谌言“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北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在必败的情况下,刘禅保持了冷静,做出“不惮屈身委质,以爱民全国为贵”的决定,避免了血流成河的情况发生。

25、蒋琬死后,刘禅更进一步强化了君权,“自摄国事”,总统一切军政大事,一直到蜀国灭亡,将近20年之久。

26、但我们知道刘禅历来有“扶不起的阿斗”之美誉,刘备识人如此之厉害,难道就不知道“不中用”儿子继承不了大业吗?

27、后用“阿斗”,“扶不起的刘阿斗”形容软弱无能,没有大志,不思振作的人。

28、那既然早就确定刘禅是继承人,甘夫人又地位这么高,为什么刘备不把她扶正,给刘禅一个嫡长子的名分呢?是吧?别说甘夫人地位低,出身不好什么的。那曹操的卞夫人还是歌女出生呢,那后来还不是扶正了?

29、要命的是,持这种看法的,却并非李邈一人,还有一部分大臣,比如李严、廖立、来敏、魏延等,他们对诸葛亮专权也颇多微词,甚至怀疑其有不臣之心。只不过诸葛亮在世时,迫于其权威,人皆不敢直言指斥。

30、刘备从一介贩履的农民到雄霸一方,其过程实在艰辛。这跟他自小的志向分不开,生于乱世的他二十来岁就参军镇压黄巾起义,一心想要建立功业。

31、如果说这些还不足以说明刘禅的能量的话,那么下面这几件事,应该多少可以见些端倪了。

32、诸葛亮的心思,刘禅显然是读懂了,看他的一片孝心是多么真诚又多么令人感动:“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

33、以往那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继续坚持,诸葛亮生前推荐的人除了杨仪之外,全部重用,仿佛和原来全然一样。

34、就是说,你的父亲并非死于我父辈之手,况且,我的儿子还是你外甥呢,咱们是真正的亲戚啊!

35、然而刘禅继位不过短短五年时间,“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农业生产恢复了元气。

36、刘禅的决策不足够明智,用人偏离了诸葛亮的忠告,用小人居高位,国家焉能不亡!可从个人来讲,阿斗17岁登大宝,64岁病逝于洛阳,一生欢乐,人生过得还行。阿斗志向雄心并不高,所以适应能力比较强吧。你怎么看呢?

37、刘禅也有用错人的时候,这也间接的导致了蜀汉的灭亡。董允,费祎相继去世后,接任者陈祗没有像董允一样打压黄皓。董厥、樊建、诸葛瞻等人也无法制裁黄皓,这位蜀汉后期的大宦官黄皓就在这个间隙中得以窃取了权力。姜维虽然长期屯兵在外,也上书刘禅希望杀掉黄皓,但刘禅并没有采纳。黄皓在朝中结d,排挤姜维,导致姜维连成都都不敢回,最后黄皓在蜀汉灭亡后被司马昭凌迟处死。

38、一语将这笔血债轻描淡写地撇清之后,话锋一转,指着自己的儿子对夏侯霸说:“此夏侯氏之甥也。”

39、倘若姜维等主战派能够充分理解刘禅的治国深意,对外防御,据险固守;对内取和,积蓄国力,蜀国的命运可能不是这样,甚至会改写历史。

40、公元263年,当魏国三路大兵兵临城下的时候,刘禅选择了投降。刘禅是懦弱的,愧对列祖列宗,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刘禅此举也使百姓免受战火之苦。降魏期间,刘禅更留下被世人嘲笑的“乐不思蜀”的典故,作为一代君王,我想刘禅即使再昏庸也不该愚蠢到这个地步,刘禅通过超高水平的伪装让晋公司马昭放弃警惕,尽管明哲保身毕竟躲开了杀身之祸。人非顽石,假相背后,每当刘禅想起远在西蜀的父亲的亡灵,又多少次为思蜀而泪下呢,个中伤感又有谁知?降魏8年后,刘禅直到65岁方才死去。

41、甘夫人虽然是一个妾氏,但跟着刘备时间很早,想必有一些感情,在刘备颠沛流离的漫长岁月中,由于刘备长时间没有正房,甘夫人虽然没有当家主母的名分,但干的可都是当家主母的事。又为刘备生了第一个儿子,所以刘备非常看重。

42、意思是说:诸葛亮对射援称赞刘禅的智慧,射援又将这赞辞告诉了刘备,刘备很高兴,予以勉励。诸葛亮不会阿谀奉承,刘备也相信诸葛亮,因此也认同刘禅非鲁钝之人,所以立刘禅。当然还有一点,刘禅为长子。

43、当然,或许阿斗说的是真心话。估计阿斗那老什子皇帝当着还真没意思,一直被孔明等压制着,被出师表压制着,既不能自己雄起,也不能堕落(阿斗当皇帝还真没有什么大的污点),一点都不自由,还非常的辛苦劳碌(因为孔明的原因,估计手下大臣没几个有用的,而孔明又常年在外,家里的政务当然只能辛苦当皇帝的阿斗了),这样的日子,还真不如当一个逍遥王爷来得爽。

44、阿斗有一个无人能及的老爸刘大耳。刘大耳为阿斗开创了一个非常好的局面,文有诸葛,武有五虎,还建立了一个在当时算得上非常强大的蜀国。这一点,阿斗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正因为刘大耳等人的杰出表现,让阿斗几乎没有露面的机会,大众对阿斗就一点都不理解,最后就产生了误解。

45、有道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连别人都看出来了,后主刘禅本人能没有感觉?那是不合常理的。

46、刘备一共三子,即刘禅、刘永、刘理。刘备不是没得选,如果刘禅真是昏到透顶的人物,以刘备的见识,如何不选刘永或刘理?刘备临终,以遗诏告诫刘禅多读书,“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这遗诏与刘备托孤时的言语相合,“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言下之意,自然不是说刘禅已经没有希望了。

47、反观其他两国,杀戮臣下或被权臣谋弑如同儿戏。魏国,曹植被手足同胞逼迫作七步诗,感叹“相煎何太急”。后来的曹芳、曹髦、曹奂等幼帝则朝不保夕。东吴的孙皓更是将朝堂变成了屠宰场,无论是谁,只要看不顺眼,立马刀斧伺候。

48、在为人处世方面,果断又有人情味,安抚来降的夏侯霸时,否认其父为黄忠所杀,并套近乎"我儿子还是你外甥哩!"。魏延叛乱被杀,并没有一概否定,厚赐棺椁葬之。

49、偏居巴蜀一隅的险地,而能执政四十一年,成为整个三国时期在位最长的皇帝,倘若没有过人之处,是绝对不可想象的。有人把刘禅的执政完全归因于诸葛亮的辅佐,是不够客观的,也不是事实。因为诸葛亮于公元234年死后,刘禅又做了29年的皇帝,没有相当的智慧和能力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50、刘禅胸怀和肚量之大,令人叹服。然而,他却不是不要原则,相反,在涉及重大问题时,他是坚定不移、毫不妥协的。针对一些大臣和民间要为诸葛亮立庙的请求,刘禅就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51、但刘备有一个独特的优势,那就是会识人、会用人。

相关经典

现实又很扎心的句子文案(55句好句精选)

用成了造句子一年级下册(21句好句精选)

芸芸众生什么意思(92句好句精选)

秩序井然的读音(24句好句精选)

名人立志的故事(53句好句精选)

三生三世系列小说(20句好句精选)

中秋贺词给客户简短(64句好句精选)

关于关爱的名言名句(47句好句精选)

数学手抄报内容三年级下册(64句好句精选)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赏析(118句好句精选

千千古诗网 http://www.juzi6549.com  
闽ICP备202300652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