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死前说的话(87句好句精选)

作者:admin 日期:2024-01-15 人气:

描述:苏格拉底死前说的话 1、西米亚斯道:「我举个例子,有一把琴能发出一种特殊的乐音。在这把琴与它发出的乐音对照中,琴本身是有形的、感官、可以分解的。琴发出的乐音却是无形

苏格拉底死前说的话

1、西米亚斯道:「我举个例子,有一把琴能发出一种特殊的乐音。在这把琴与它发出的乐音对照中,琴本身是有形的、感官、可以分解的。琴发出的乐音却是无形的、单一的甚而是不可分解的。对吗?」

2、他说鸟儿只有在高兴的时候才会歌唱,比如吃饱喝足,比如两情相悦,因此天鹅在死前所唱的歌也绝不是悲歌,而是喜悦的歌。天鹅被看作是阿波罗神的动物,而死亡对它们来讲意味着可以脱离凡间的痛苦,重新回到神的怀抱。同样的道理,苏格拉底说自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和朋友们讨论哲学,讨论灵魂不朽的这首天鹅之歌,也同样不是悲歌,而是喜悦之歌,是他即将回到神的怀抱之前能够唱出的最美的歌。这首歌之所以最美,是因为一方面它从哲学上论证了一个非常困难的主题,另一方面,相信灵魂不朽对人生来讲也非常重要。

3、克贝回道:「我完全不懂这个说法的前因后果。」

4、司马:是,可在此之上,我还想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是我的追求,所以我要完成《史记》,我还不愿死。

5、PlatoEuthyphro.Apology.Crito.Phaedo.Phaedrus

6、在苏格拉底七十年生命的最后一天,他的挚友与门徒相伴来到狱中,一起陪他走完人生最后一程。面对同道知己,苏格拉底为自己、也为哲学作了第三次申辩:“好吧,让我向你们作一次更能令人信服的申辩,胜过我向公民大会所作的。”(《斐多》63b)此前我们看到,苏格拉底面对不同受众,当机说法收发随心,无论如何总能掌控全局达到目的,辩论技艺已臻化境神乎其神。这第三次申辩,他将要展示怎样的言辞与技艺?——苏格拉底没有让我们失望。事实上,我们在这里没有看到辞令,也没有察觉到反讽,几乎没有发现任何技巧,结果当然更无所谓输赢。面对自己的知心人,苏格拉底抛去一切面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向他们吐露真理、袒露灵魂;无论如何高超的修辞,都不若此刻的诚恳与真挚打动人心。苏格拉底给予了同道友人“应得之份”,或者说,给予了他们的友情以正义:此刻得到苏格拉底友谊的认证,足令在场的哲人们快慰平生。我们因此能够理解,为什么苏格拉底的门徒(在世人看来最不当笑的场合)几次发出会心微笑,紧接着他们又意识到即将永远失去这样一位朋友,不禁悲从中来:人们“一会笑,一会哭”,“悲欣交集”。

7、调查员:我接到一个来自武汉大学人文通识班的同学的委托:探求苏格拉底死亡之谜。我本人对苏格拉底的死充满了疑惑:作为这样一个智者,苏格拉底必知生命的可贵,更知道作为学者的他的生命的价值,他真的没有去逃避他的死亡吗?现在,让我坐上时空穿梭机,寻访经历事件的人员,探求这位智者死亡背后的故事。(苏格拉底死前说的话)。

8、「你没办法是因为这个观念是简单的。这把剑A的观念也是不朽的。即使这把剑已经被破坏了,灰飞烟灭了,但我们仍然保有这把剑的观念不是吗?我们仍然可以说,某一把剑不如以前的那把剑A好用。」(苏格拉底死前说的话)。

9、司马:言之有理,可生死轮回之说实为怪异。你我都没有死亡的体验,死者也不能告诉我们它的体验,你的话固然有理,却无证据可言,我不知其真,也不知其假。与其在这样不可把握的问题上纠结,不如致力于可把握的现世。

10、因耶稣的被钉,十字架象征着苦难;因耶稣的复活,十字架象征着荣耀。因耶稣在十架上的献上自己,十字架成为救赎的标志,十字架象征并成就了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平,人与上帝之间的和平。

11、苏:汉?又一个新名字,看来你来自于一个我不知道的地方。不过你的希腊语说得真好,难道你到过希腊的某个地方游历?

12、克理托道:「老师受的刑罚实在太不公平了。」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脸上有悲愤之色。这悲愤之色一瞬间传到了苏格拉底以外所有人的脸上。

13、苏格拉底:死亡无非就是肉体与灵魂的脱离的分离和灵魂从身体中的解脱,对吗?除此之外,死亡还能是别的什么吗?当灵魂能够摆脱一切烦扰,比如听觉、视觉、痛苦、各种快乐,亦即漠视身体,尽可能独立,在探讨实在的时候,避免一切与身体的接触和联系,这种时候灵魂肯定能最好地进行思考,这不正是我们哲学家追求的理想状态吗?

14、但最大的快乐还是花时间在那里研究每个人,像我在这里做的一样,却发现到底谁是真智者,谁是伪装的智者。判官们啊!谁会失去大好机会不去研究那个率领大军对抗特洛亚城的人?或是俄底修斯?或是西绪福斯?或是其他成千上万的人?不管是男是女,我们经常会提到的人。跟他们交谈、联系,问他们问题,将是最大的快慰。当然了,那里的法官是不判人死刑的,因为住在那里的人在其他方面是比住在这里的人快乐多了,所以他们是永生不朽的。

15、苏格拉底回道:「这说法相当有趣,谢谢您的响应。但我认为只要仔细思考灵魂的特质,就会发现灵魂与身体是两相独立的。第音乐是单一的,灵魂的样态却是多样的。乐音必定是和谐的,但灵魂却有善有恶,有好有坏,有聪明有愚拙,有贪婪有平静。」

16、(迷雾笼罩的山上,二人死去的身体被突然密集起来的雾气包裹住,雾气又在不久后散去,二人的身体却消失不见。远远的迷雾深处,又一道身影悄然浮现,他左顾右盼,徘徊不前,显然处于迷惑之中,但是他忽然像是发现了什么,朝着一个方向走去,他挥动着他的右手,似乎是在向某人打招呼……)

17、多么怀念苏格拉底时代!人家临终前,还惦记着欠别人一只鸡。

18、调查员:苏格拉底的亲人一定见证了他的死亡,让我询问一下他的妻子。(转向对苏格拉底妻子)请您节哀,我同样为他的死感到无比悲哀。可是仍允许我询问您:您认为是什么导致了他的死亡?您又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19、调查员:想必你就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和朋友了。那你们在苏格拉底死前一定见过他吧。你们没有帮助他逃脱吗?他对死亡究竟抱有怎样的态度?

20、苏格拉底道:「我的朋友们!你们这是在做什么,我将我的妻子送走,为的就是防止这种搅扰。一个人临终时应该心情平静,勇敢些!安静下来!」

21、苏:那么,我们的死亡并不是一件脱离我们生命的事,当死去的时候,我们的灵魂脱离我们的肉体,当出生的时候,我们的灵魂进入新的肉体,生与死是一体的,死亡不在我们的生命之外,而是我们的灵魂在它永恒的存在中所必经的一个过程,你的灵魂将在隐入哈德斯之后,再一次地显现。

22、▲意大利拉斐尔《雅典学院》,哲人苏格拉底:穿绿袍转身向左扳手指与人争辩者。

23、这道理归结起来便是:哲学所追求的目标,是使灵魂摆脱肉体而获得自由,而死亡无非就是灵魂彻底摆脱了肉体,因而正是哲学所要寻求的那种理想境界。一个人如果在有生之年,就努力使自己淡然于肉体的快乐,专注于灵魂的生活,他的灵魂就会适合于启程前往另一个世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活动。

24、「你的回应也充满智慧,为此让我再补充一个观察的事实。即使我们不确定死会不会产生生,但生的事物必定会走向死亡,这点是确定的,对吗?」

25、(不久,二人又绕回原地,长时间的走动和食物的缺失使他们变得虚弱起来)

26、西米亚斯问道:「那为什么哲学家不直接自杀?更快地主动脱离身体的控制?」

27、〈斐多篇〉的主题是灵魂的不灭,我保留了大部份(不是全部)苏格拉底认为灵魂不灭的理由。论证灵魂是简单的这部分,我认为是非常有趣的,这似乎是古代版本的守恒概念,但它的真正的科学版本要等到两千年后了。这部分我用了自己设计的剑的例子,我认为这样解说能让原来的说法更合理。

28、反之,如果死是从这里迁移到另一个地方,这个说法如果正确,那么所有的死人都在那里,判官啊!那又有什么是比这个更伟大的幸福呢?因为假如死者到了阴府,他就可以摆脱掉那些把自己伪装成法官的人,而看到真正的法官在黄泉当裁判,像弥诺斯、刺达曼堤斯、埃阿科斯、特里普托勒摩斯,及其他一些半神半人,跟他们活着的时候一样。难道说这种迁移很可悲吗?而且,还可见到像俄耳甫斯、穆赛俄斯、赫西俄德及荷马等人。如果真有这回事,我倒真是希望自己常常死去,对我来讲,寄居在那儿更好,我可以遇见帕拉墨得斯、忒拉蒙的儿子埃阿斯,及任何一个被不公平处死的古人。拿我的遭遇与他们相比,将会使我愉快不少。

29、苏:常理并非真理,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意见,主人有主人的意见,奴隶有奴隶的意见,他们都把那些当作常理,但是他们的常理是不同的,而且这些被叫做常理的东西经常随着时间变化,可见那不是真理。如果你不接受我的这些有违常理的话,你又怎么解释生命的产生?

30、司马:希腊?恕我孤陋寡闻,我未曾听闻此地。苏先生,此事虽奇,可当务之急是找到离开此地的出路,你可知如何走出此山?

31、苏格拉底道:「那如果试图描述我的心情的话,你会用什么字?」

32、苏:常理中确实有蕴含真理的,可那些都要小心地思考求证。而且人的出生之前与死亡就是人事,对于每个人都相当重要,这是所有人无一例外地要独自去面对的东西,每一个懂得思考的人都会去思索它,去练习死亡。另外,我认为,死亡是可以思考得到的,因为知识其实就是回忆,我们的知识其实早已存在于灵魂之中。 

33、法治意味着依法而治。攸关的生死仅由会议投票数决定,这发生在雅典海军十将领和苏格拉底身上,也意味着在雅典法律被架空了,公民的权利随意受损。雅典名将阿里斯泰德以“公正者”著称,在公元前483年的公民大会上被投票放逐。

34、「那既然如此,有生之物必有死,那你觉得死之后呢?」

35、在这里,苏格拉底甚至放弃了理性的论证,转而讲了一个很长的神话,来帮助在场的人们强化对于灵魂不朽的信念。在这个神话里,苏格拉底讲述了灵魂与肉体分离之后,如何遨游地府,那些在与肉体结合的时候得到善待的灵魂就在地府里享受美好的来生,得到各种奖赏,哲学家的灵魂甚至可以永远摆脱轮回,一直在来世观看真理本身;而那些恶人的灵魂就在地府里遭受漫长的惩罚。

36、博严同学的文章,末尾有一句:“二人停止了呼吸。”真神来之笔也!苏格拉底与司马迁,在“停止呼吸”之前,居然神奇邀逅,司马氏向苏氏讲“人固有一死”,苏氏向司马氏讲“灵魂不死”,这种“关公战秦琼”式的对话虽然纯属杜撰,但给读者的启示却是多方面的:关于死亡的思考与对话,既是跨时空也是跨语言的。所谓思考死亡,无问西东。(文学院教授李建中)

37、可是,诗意归诗意,他终于还是承认,所谓灵魂不死只是一个“值得为之冒险的信念”。

38、再者,我们更可由此归纳出,死是一种祝福,具有很大的希望。因为死可以表示两回事:一者表示死者从此永远消灭,对任何事物不再有任何感觉;二者,正如我们所说的,人的灵魂因死而改变,由一个地方升到另一个地方。如果有前者的话,死者毫无知觉,就像睡觉的没有做梦,那么死就是一种奇妙的收获。假如有人选择一个夜晚,睡觉睡得很熟而没做什么梦,然后拿这个夜晚与其他的晚上或白天相比较,他一定会说,他一生经过的白日或夜晚没有比这个夜晚过得更好、更愉快的了。我想不只是一个普通人会这样说,即使是国王也会发现这点的。

39、苏:究天人之际……(思考这句话的意义)这么说,你是要追求知识、追求智慧,那些永恒的东西,而不是追求流变的意见,那些暂时的东西,你认为永恒的真理与暂时的意见相比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对吗?

40、在苏格拉底行刑当天,我们从底比斯人克贝那里得知:一生从不写诗的苏格拉底,入狱之后竟然开始写诗了(《斐多》60cd)。从克贝“插言问话”这一细节,透露出了哲人群体对苏格拉底的些许不解乃至不满。的确,苏格拉底一向是荷马(及其所代表的诗人)最严厉的批评者,曾毫不留情地将这些诗人逐出理想城邦(《理想国》II.379c-III.398b),现在他自己却代表荷马/诗人回来了。“人不可以自杀,直至神明送来必然”,正是苏格拉底在场吟出的第一句“诗”(JohnBurnet:Plato’sPhaedo)。这句诗既是在说他自己,也是在说阿基里斯。人们常说《伊利亚特》的故事源于阿基里斯的“愤怒”(Menis)(《伊利亚特》I.1-7),其实神的“愤怒”才是故事真正的动力(I.8-I.75)。愤怒的太阳神自奥林波斯山降临大地、射出无情箭雨,引发了阿基里斯与阿伽门农的争吵,“就这样实现了宙斯的意愿”(I.5),阿基里斯的命运就此注定。神明用箭雨送来了“必然”,此前尚有两种选择的阿基里斯开始采取“决定性的行动”,他向母亲(同时也是向神)吁求雪耻,而母亲-女神含泪应允(她是苏格拉底梦中的白衣丽人吗?),神意成全了特洛伊战场上这位高贵的自杀者。柏拉图通过克贝告诉我们,苏格拉底最后在狱中所作的诗,正是“太阳神颂歌”(《斐多》60d)。这篇颂歌今在何处?苏格拉底微笑着告诉在场的人们,他和天鹅(阿波罗之鸟)一样,都是太阳神的侍者,天鹅临死前会唱出一生中最美的歌,为即将去神那里而感到快乐(84e-85b),《斐多》篇便是苏格拉底的天鹅绝唱、他最后所作的“太阳神颂歌”(伯格:《柏拉图式的迷宫——义疏》)。

41、但对于那些赞成我无罪的人,我愿意趁此时法官正忙着,我还在赴刑场之际,跟你们谈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我死前陪着我吧!同胞们!我们就要互道再见了!此时没有任何事情能阻碍我们之间的交谈,我们被允许谈话,我要把你们当成朋友,让你们晓得刚刚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是怎么一回事。公正的判官们!一件奇怪的事发生在我身上,因为在平常,只要我将做错事,即使是最微小的琐事,我的守护神就会发出他先知的声音来阻止我;但是此时,任何人都看到了发生在我身上之事,每个人都会认为这是极端罪恶的事,但在我早上离家出门时,在我来此赴审判时,在我要对你们做演讲时,我都没有听到神的警告,而在其他场合,他都常常在我说话说到一半时就阻止我再说下去,现在,不管我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他都不反对我。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告诉你们: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对我来讲反而是一种祝福;我们都把死视为是一种罪恶,那是不正确的,因为神的信号并没有对我发出这样的警告。

42、云雾中又走出一人,他身材精瘦,面不生须,目光坚定、正直,他是司马迁。他扫视着这里,试图寻找出路。他看见了苏格拉底,露出惊讶的表情,但很快恢复,向他走去。

43、从荷马时代到古风时代,世风丕变。公元前7世纪,著名的德尔斐箴言“凡事勿过度”成为新兴教义。到了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时代,节制上升为英雄必备的德性,开始与智慧、勇敢等传统美德并驾齐驱。在柏拉图这里,描写英雄与神的忘情哀乐成了恶趣味,应从诗中根本加以剔除:城邦的护卫者(不应为一点小事就哭诉哀号),也不应随意发笑,有价值的人物,即便是凡人,也不应被(诗人)描写成轻易就发笑,不能自制,至于诸神,则更不可以这样描写(《理想国》III.388de);为城邦立法更要注意人们情绪的控制:所有人都应该相互劝勉,避免过多的大笑和眼泪,(无论幸运还是苦厄)都应尽力保持体面,克制一切过分的快乐与悲伤(《法篇》V.732c)。不哭不笑成了人神共奉的典范,荷马时代的遗风成为绝响,希腊民族青春恣肆的年代一去不返。

44、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力量、智慧、激情等各方面都超逾常人,此之谓卓越(Arete)。比如希腊头号英雄阿基里斯,得知爱友被杀,痛不欲生,恸哭一天一夜,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第二天上阵杀敌勇猛如故,一天之内手刃仇人赫克托,真英雄也。报仇之后,阿基里斯余恨未消,又足足痛哭了四夜一天,英雄情长,爱恨都要比一般人强烈万倍。再看《伊利亚特》里其他各路英雄,个个都是极尽人生哀乐,笑便纵声大笑,哭便放声嚎啕,唯有奥德修斯一人,只见过他笑、没见过他哭,荷马后来让他在《奥德赛》里哭了个够。唯有英雄人物的悲欢才能得到诗人浓墨重彩的描绘,这本是英雄的特权;不止是英雄们,奥林波斯山上的神明同样哭笑随心、无节制无限度,诗中渲染诸神纵情悲欢的段落随处可见。

45、二人结伴寻找出路,其间二人交谈不断,二人都表现得愉悦,但司马迁在愉悦中又隐隐透露出忧虑。二人在寻路的过程中又绕回原地。

46、《从“人文主义”到“保守主义”:中的白璧德》

47、学生:还有一件事,那个准备毒酒的人要我对你说,你要尽可能少说话。说话会使你全身发热,你一定不能做任何事影响毒药的作用。否则的话,说不定还得给你喝第二次,甚至第三次!

48、「毁坏预设了有部分可以分解,也因此简单没有部分的东西不会毁坏。」

49、姚博严,男,哲学院一般学生。兴趣是游戏,理性是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读书不多,思考不深,但读书确实是在尽力地读,思考确实是在切实地思,因此终究有所得,多少有些浅薄的想法,愿与人交流。

50、公元前399年,希腊先知、先哲苏格拉底(前470或前469——前399年)被指控危害社会,罪状有二:一是信奉异端邪说;二是“腐蚀青年人的心灵”。

51、但对于那些赞成我无罪的人,我愿意趁此时法官正忙着,我还有赴刑场之际,跟你们谈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我死前陪着我吧!

52、调查员:我得出的结论是:苏格拉底事实上是一个不怕死的人,但是他毅然决然选择了死亡,是因为他热爱学术,热爱雅典,热爱他的国家,正如他在所说,他像一只牛虻,他的死,实际上是为国家而死,为了更加理想的政体而死,他追求的知识正是为此。可惜他的死最终未能挽回雅典的政局,昔人已逝,徒留愚者对智者的哀叹!

53、司马迁(走到苏格拉底面前,拱手):敢问阁下,不知此为何处?

54、TheDeathofSocratesbyJacques-LouisDavid

55、克贝回道:「是的,苏格拉底,这时你的确有A这把剑的观念了。」

56、司马:我所求非现世之外的鬼神天命之理,我敬鬼神,然而鬼神非人可测,你以理智思之,所得无非有违常理,常理有可变者,亦有不变者,你却一概而论。我的志向在于人事之理,世间不变之常理亦在其中,人事方为可思考揣度之事。人之生前,人之死后,都不是我们可以想明白的。

57、苏格拉底道:「附加于乐器上的乐音,无法影响乐器本身,但灵魂能影响身体,能控制身体,甚至能抵抗身体。因此灵魂与身体之间的独立是很明显的。灵魂既然与身体独立,又是无形的、单一的存有,那么其不朽也呼之欲出了。把这些结合起来,就能了解哲学家不畏惧死亡的原因。」

58、「这就对了。但如果你不接受,我还有灵魂不灭的第二个理由。灵魂不灭的第二个理由是灵魂是简单的实体,简单的实体不会变化,也不会朽坏。事物的变化来自于组成部分的改变,事物的毁坏是因为组成部分没办法继续配合运作。但无形的灵魂是简单的因此无法产生变化或分解。」

59、哲人苏格拉底赴死之前,曾向不同受众做过三次申辩。第一次,面向雅典公众,苏格拉底公然蔑视城邦的法律习俗,迫使公民大众判处了自己死刑;第二次,在执行死刑的前一天,面对同区老友克里同,苏格拉底又表示尊重城邦的法律习俗,迫使老友放弃了营救自己的计划;第三次,在生命的最后一天,面对私人圈中同道,苏格拉底超越城邦的法律习俗,向这一哲人群体提出并回答了哲学的根本问题,最后将生命祭献给了自己的哲学信念。这三次申辩是苏格拉底生命的最后乐章,柏拉图将之谱写为三部曲,即《申辩》、《克里同》与《斐多》,这三部曲又构成了一部三联剧,可统称为《苏格拉底之死》。

60、已到了我们要分开的时刻了——我将死,而你们还要活下去,但也唯有上帝知道我们中谁会走向更好的国度。

61、政  敌:苏格拉底,你看看你现在都成什么样子了,你再能说又能怎样。本来我只想用死刑吓吓你,让你闭嘴不要辩论教学生了,可你竟然在法庭上嘲讽我们,让我们终身供养你,真是不知死活。当然如果你现在后悔了,在大会上向全体公民认个错,我们还是赦免你,只让你流放的。

62、为什么我要提这件事呢?因为我要向你们说明自己得到坏名声的原因。我听到这个神谕的时候,心里暗暗地想,神的这句话能是什么意思呢?他这个谜应该怎么解呢?因为我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大的小的都没有。那么,他说在人间我最智慧,是什么意思呢?他是神,不可能说谎,那是同他的本性不合的。我经过长期考虑,想出一个办法来解决问题。我想,如果能找到一个人比我智慧,那就可以到神那里去提出异议了。

63、苏:死不是我们这些活人可以经验的,但是我们可以运用理智尝试去认识它,你觉得呢?

64、你根本证明不了我有罪,……墨勒图斯,世界上有这样的人吗,他只相信人类的活动,而不相信人类的存在?……我再问,会有这样的人吗,他不相信有马,却相信马的活动?或者他不相信有音乐家,却相信作曲和演奏?显然没有这样的人,尊贵的朋友。如果你不想回答,我可以为你,也为这些尊敬的陪审员作出回答,但下一个问题必须由你来回答:会有这样的人吗,他相信神奇的活动而不相信神奇的存在物?……

65、司马:然也。我不愿在《史记》未成前死去,若是如此死去,吾生也不过如鸿毛之轻。

66、组员(演员):徐晓钊(饰:学生)、杜翼然(饰:调查员)、李倩(饰:苏格拉底的政敌)、朱思雯(饰:苏格拉底的妻子)、邹鹏(饰:苏格拉底)、胡珺骁(饰:苏格拉底的学生)

67、我这才明白了,诗人写诗并不是凭智慧,而是凭灵感。传神谕的先知们说出了很多美好的东西,却不明白自己说的是什么意思。我觉得很明显,诗人的情况也是这样。同时我还观察到,他们凭着诗才,就自以为在别的方面也最智慧,其实一窍不通。于是我就辞别了他们,琢磨着自己比他们高明点,正如比那些政治家高明一样。

68、苏:抱歉,司马,和你一样,我也是一个迷途中的旅人。

69、学  生:我知道你会这样说,知识只留给自己,而你现在就要离我们而去。但我认为我也一定要分享这种安慰,为什么一个真正把一生贡献给哲学的人在临死前却感到欢乐?又有什么理由认为当今生结束以后,自己在另一个世界能发现最伟大的幸福?

70、苏:那边和这边一样,雾气遮掩了一切,找不到离开的路。

71、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书叫《斐多》,这是柏拉图描述苏格拉底临终前最后一天言行的著作,我会用大约21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述这本书的精髓:苏格拉底对于死亡的哲学思考,以及他关于灵魂不朽的经典论证。

72、苏:但是,我们却可以在我们的心中构造出标准的正方形的概念,你不觉得奇妙吗,你不好奇这样的观念是如何建立的吗?

73、 苏格拉底临死前这句话可谓妇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真实含意。因为克来皮乌斯并不是苏格拉底的朋友,也没有借过公鸡给苏格拉底,他是希腊神话中的医药之神。他叫朋友们去给克来皮乌斯奉献一只公鸡,显然是在说感谢他赐予了这杯毒酒。

74、在赴死前一天,苏格拉底做了个奇特的梦。他对老友克里同说,一位白衣丽人刚才在梦中告诉他,“第三天会抵达富饶的弗提亚”(《克里同》44b)。这位白衣丽人是谁,说这话又是何意?柏拉图在记录苏格拉底最后时光的对话中,留给了我们诸多谜题,《克里同》开篇“苏格拉底的梦”就是其中之一。弗提亚(Phthia)是阿基里斯的家乡,梦中那句话本是阿基里斯愤而表示罢战回家时所说的气话(《伊利亚特》IX.363);而阿基里斯最终还是选择了死亡与不朽,弗提亚成了他心心念念却回不去的故乡。英雄的命运令即将赴死的哲人魂牵梦绕,直要在梦中替阿基里斯魂归故里。记得苏格拉底第一次申辩的最后一句话是:“走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生,无人知道谁的去路更好,只有神才知晓”(《申辩》42a),第二次申辩的最后一句话则是:“就这样吧,克里同,让我们就这么做,因为这是神所指引的道路”(《克里同》54e)。苏格拉底梦中的白衣丽人不就是指路的神明?“第三天会抵达富饶的弗提亚”,视死如归的英雄要回家了(nostos),这就是神所指向的更好的去路。

75、所剩的时间不多了,你们就要指责那些使雅典城蒙上污名的人坚称我是位智者,其实并不是。如果你们再等一段时间,自然也会看到终结一生的事情,因为我的年纪也不小了,接近死亡的日子实在也不远了。但是我并不是要对你们说话,而是要对那些欲置我于死地的人说话。

76、孔子临终前,叫他的弟子们都跪在了他的床旁边。孔子虽然说话声音小且慢,但精神却很好。并开始嘱咐弟子们:我多年来游说各国的君王,但最终也没有看到秩序恢复,舆论一律的局面。我这一辈子,没吃啥好的,没穿啥好的,乘的车也很不像样。快到死了我才明白,上帝让我享受的东西我却没有去享受,实在是太不明智了。

77、首先,《斐多》这部作品是柏拉图对苏格拉底在监狱里最后一天所言所行的记述。苏格拉底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还在践行着自己的哲学理想,和朋友们讨论哲学,而柏拉图对自己的哲学英雄受难的记载,成为了哲学史和文学史上一段感人至深的佳话。

78、司马:(同样气息微弱)我不信,然而我也不悔。

79、第我们解读了《斐多》中关于灵魂不朽的四个论证中的两个,也就是对立物的循环生成论证和灵魂本质的论证。不管这几个论证以今天的标准看待是否成功,它们都代表了苏格拉底对于灵魂这个最令人困惑的事物的不懈探索,并且有重要的伦理意义,让我们在活着的时候好好关心自己的灵魂,而这也延续了他在自己的申辩中强调的哲学的使命。

80、反之,如果死是从这里迁移到另一个地方,这个说法如果正确,那么所有的死人都在那里,判官啊!那又有什么是比这个更伟大的幸福呢?因为假如死者到了阴府,他就可以摆掉那些把自己伪装成法官的人,而看到真正的法官在黄泉当裁判,像弥诺斯、刺达曼堤斯、埃阿科斯,特里普托勒摩斯,及其他一些半神半人,跟他们活着的时候一样。难道说这种迁移很可悲吗?而且,还可以见到像俄耳甫斯、穆赛俄斯、赫西俄德及荷马等人。如果真有这回事,我倒真希望自己常常死去,对我来讲,寄居在那儿更好,我可以遇见帕拉墨得斯、忒拉蒙的儿子埃阿斯,及任何一个被不公平处死的古人。拿我的遭遇与他们相比,将会使我愉快不少。

81、苏(保持思索的动作):这里是哪里?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抬头,看司马迁)一个东方人?莫非这里是波斯? 

82、苏格拉底道:「我接受你的反驳,但我认为灵魂不依附于肉体还有第二个理由。第二个理由就是灵魂能够走到肉体的对立面,能主动地控制它,影响它,干涉它。我们能够认识自己,控制自己,展现自己,这些都是灵魂对肉体的主动操纵,不是吗?」

83、学 生:我们当时劝导过他。但他始终以尊重和雅典城邦签订的契约,维护雅典法律尊严,坚持按照道德原则做合乎正义的事为由,不愿意逃走。此人过于执拗,不可开导教化。

84、司马:苏先生既从路的那头来,不知可有出路?

85、这就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最后的结局,一直到最后一刻,他都还在声嘶力竭地谈论着神明、知识、灵魂不朽与永恒的福乐。没有知道他的灵魂最后去了哪里,但毫无疑问地,在当时的希腊,苏格拉底肯定是所有人中最勇敢,最聪明,也是最正直的。

86、苏格拉底道:「西米亚斯已经开始思考了,不过这个问题我曾仔细考虑过。哲学家虽然不骇死,却有两个原因阻止我们主动寻死。第每个人的身体是诸神寄放在我们灵魂处的物品,我们只是寄管,并没有毁坏物品的权利,否则神明回来时必降罪于我们。我们必须好好平静地渡过在世的日子,尽责地看守我们的身体,直到神明来取走的那一天。」

相关经典

温暖的句子发朋友圈(52句好句精选)

与读书有关的名言并说明理由(41句好句精选)

郁郁寡欢是什么意思(52句好句精选)

一句话个性签名霸气(42句好句精选)

安徒生童话故事简介(89句好句精选)

写给老师的一首小诗(13句好句精选)

感动很暖心的短句(90句好句精选)

名言名句书籍(26句好句精选)

小学教师教育理念名言简短(71句好句精选)

描写雨的词语有哪些(25句好句精选)

千千古诗网 http://www.juzi6549.com  
闽ICP备202300652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