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以及对当今社会的启示(77句好句精选)

作者:admin 日期:2024-01-16 人气:

描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以及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1、“不带半根草去”强调了要无私奉献,有奉献教育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 2、陶行知提出了“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同志,提倡一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以及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1、“不带半根草去”强调了要无私奉献,有奉献教育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

2、陶行知提出了“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的口号。1927年春,在南京和平门外晓庄创办南京市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为“晓庄学校”,确定“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1930年晓庄被查封。

3、打卡:把口诀和口诀对应的内容在留言区回忆一遍,写出来。

4、由此可以看出,陶行知的上述思想主张完全是从民众利益出发的,是为广大民众服务的。这一办园原则,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中国幼教事业的“洋化”倾向,促进了幼教事业的重大转变,为中国幼教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5、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久丧厚葬无益于社会。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以及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6、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7、(2)生活教育理论还引申出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学生和教师之间以“做”为中介,达到教与学合师与生合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活动的展开而发生转换,这种师生观念、教学观念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生活教育理论启示我们,生活中随处存在可以学习的东西,要拓宽课程资源。教科书不应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不能只会死读书本上的知识,而不问寻生活中的学习机会。    

8、由此可见,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同样需要用生活化的方式引导幼儿,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在生活中积累,培养幼儿的生活经验,让教育回归自然、让教育回归生活,这样才能丰富幼儿视野,促进幼儿成长。

9、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如果拿“为学而学”和“为教而学”这两种学习方式与之对应,“为学而学”的学习方式属于“安全需求”这一层次,此状态的大部分学习者学习是为了避免家长及老师的责骂,只是为了完成家长和老师的要求,以此来获得暂时的“人身安全”,还有一小部分的“佼佼者”可能超越了这一层次,他们渴望通过“学习成绩”来赢得周围同学、老师以及家长的认可;而“为教而学”则属于“自我实现”这一层次,这部分学生大多是想要自我实现,或者是挑战自己的潜能,这是一种自觉的求知状态,当他们攻克了难关,他们是自觉地把知识传播出去的,不需要奖励,向一个传道士一样的虔诚。基于这种心理需求,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而且这种理解往往是深刻的、持久的,可以学以致用的。

10、他极力要求乡村教师本土化,不要崇洋媚外,学习外国的方法。要有我们自己的相关方面的教师;

11、   陶行知的职业教育大群观思想,不仅是古代士人大群观思想的延续,也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直接激发。他提出职业教育应以"有利于群"为取向,而不是满足自己的私利。为此,他提出在职业教育中加强师生大群意识的培养,并以"发舒内力"和选择最适的职业作为实现"应群需"的途径。这些思想对我国当代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12、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毕生从事教育事业,为中国探索民族教育的新路。他的教育思想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思想,而其“生活教育”思想则贯穿始终。

13、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小先生制”顾名思义,即儿童既是“学生”又是“先生”。

14、②教育发展上:陶行知提倡普及教育,包括教育立法,教育机会平等、教育经费以及控制人口问题。他的普及教育思想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的,具有超前性,对我国普及教育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5、解放儿童的大脑就是把儿童的头脑从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让儿童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16、“通力合作”“同心协力”是陶行知反复倡导的团结协作的师德规范。在l941年拟定的《育才创造年计划大纲》里,陶行知明确地把“以互助合作精神相待”作为一项重要的师德规范。

17、大力创办幼稚师范学校陶行知提出“幼稚师范必须根本改造,才能培养新幼稚园之师资”。在《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幼稚师范院简章》中陶行知提出,乡村幼稚师范的宗旨在于造就能与乡村儿童妇女共甘苦,以谋乡村儿童妇女幸福之增进的幼稚园教师。在师范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他主张安排儿童文学、园艺、美术、音乐、自然科学、医疗卫生、家庭伦理以及幼稚园活动等。通过“教学做”的方法,使幼儿师范生获得实际有用的知识,培养出“看护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儿童的伴侣,乡村妇女的朋友和导师。”陶行知认为,唯有这样,方能在全国较早地普及幼稚教育。

18、①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大众的、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教育理论。

19、当前幼儿园的学费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家庭支付能力。如果想上一个可靠的幼儿园,家长甚至要省吃俭用;

20、幼儿教育是人的一生的教育起点,因此,其重要性无须质疑。当今教师应继续秉承陶行知先生的思想理念,对幼儿进行科学化引导与管理,丰富幼儿的学习活动,开阔幼儿视野,进而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21、其陶行知从农民的“真正需求”出发的教育思想,值得当代借鉴。陶行知特别强调创办教育要面向农民,“用心”关爱农民,办农人真正需要的教育。他创办乡村幼稚园,即是建立在对农民生产与生活充分观察与了解的基础上,本着为农人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而行动的。陶行知在乡间看到,每当农忙之际,家中主妇异常繁忙,“她要多烧茶水,多弄饭菜,多洗衣服,有时还要她在田园里工作,哪里还有空去管小孩子”。不光是父母,就连哥哥姊妹,也都是忙得送饭、挑水、看牛、打草鞋,没有工夫陪伴弟弟妹妹。学龄儿童多因为照看弟妹,无法正常上学。为此,陶行知着力推动农村幼稚园的创办,从农人的需求出发,给农人提供便利,“乡村幼稚园除了为幼稚儿童造幸福以外,还可以节省农忙时农妇的精力,又可以间接帮助小学生减少缺课”。他招收儿童,始终本着给农民解脱负担、省钱、为农人提供便利的原则。

22、今天,我们究竟该怎样去看待“教学做合一”?先生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教学做合一是全人类教育历程之真相,无论男女老幼,丝毫没有例外。陶行知先生强调完整的生命教育,手脑共同发展,生物与精神的平衡发展,身体与学问的平衡发展。

23、(3)生活教育理论还启发我们,在教学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和活动空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与活动的主人,探索个性的学习方法。    

24、要让人民凭借自己的眼睛、双手来感知周围这个世界,而不是对他们进行灌输填鸭式的教育,不能用教育压迫民众,而应该用教育启蒙他们。

25、为了解决金钱方面的问题,也同时为了达到省下金钱之目的,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几点要求:

26、在当今社会,人们学到知识的途径是越来越多,但是这些途径终究无法代替教师这一职业。唯有教师才能真正做到传道受业解惑,启发心灵,培养出一个个有道德的人。

27、解放儿童的空间,就是给儿童提供广阔的创造舞台,为他们进行创造活动打下基础。为此,必须反对鸟笼式的学校,反对导致儿童营养缺乏的教科书,要让小孩子“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古今中外三百六十行学习”,只有“解放了儿童的空闻,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

28、这句话其实强调了“师爱”的重要性,爱是施行教育的前提。

29、先生在《以教人者教己》一文中列举了几个事例来阐释“以教人者教己”的巨大效用。第一个是邵先生教纳税计算法:邵先生年年纳税却不明白其中的内幕,因其要教别人,所以自己不得不先学会,在此过程中,他就将纳税计算法学明白了;第二个例子是韩先生教武术:让每一个学生发口令,他首先得自己学会,在发口令的过程中,对武术的步骤就格外明了;第三个例子是第三中心小学潘先生学教园艺课:学校有园艺功课,须潘老师教。在教学生学园艺之前,潘老师很认真的学习园艺课程,直到烂熟于心为止,在教学生的过程中,他又再一次强化了园艺的知识。

30、在因材施教中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尤其是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是幼儿教育中的基本要素,陶行知先生曾经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由此可见德育对个体成长的作用。 

31、希望学生是个有爱心的人,那老师应该首先做到有爱心,让学生看到你的爱心之举;

32、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这里我们只选择其核心理论加以介绍。

33、其陶行知提出的“欲化农民,须先农民化”“乡村教师要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和改造社会的精神”等教育思想,对于当前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作用。陶行知从事乡村师范教育,他希望培养出乡村农人和儿童敬爱的老师。为此,他提出“欲化农民,须先农民化”的主张,他说,“我们做乡村工作的人,必先农民化,才能化农民。我们与农民共生活同甘苦,才能了解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他认为,好的乡村教师,当是“全能型”的乡村人才,第一要有农夫的身手,第二要有科学的头脑,第三要有改造社会的精神。乡村教师有了农人的身手,能够做农人的工作,就容易做农人的朋友,可以了解农民的困苦艰难和一切问题,进而帮助他们。

34、解放儿童的嘴,是要让儿童言论自由,要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他们对事情有疑问。疑问是人类发明创造的起点。儿童只有有了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力。1924年,陶行知在《每事问》一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工胜天工,只有每事问。”

35、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重视教育,乐于教育,沉迷教育。

36、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实践成果还有山海工学团、社会大学等。时至今日,在我国极度重视人的全面教育背景之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实践探索对我国当代教育的发展仍起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实践对于我国现如今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持续且深远的影响。

37、指出中国学前教育的问题所在20世纪初,学前教育开始在中国兴起。然而,在中国幼教的初创阶段,从办园精神、教育制度到教学内容等等,几乎完全照搬日本和美国。这既不利于中国幼教的发展,也不利于幼教的普及和推广。这种状况令陶行知大声疾呼要改革幼儿教育现状,建立中国式、平民化的幼儿教育体系。他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强调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对如何创办中国式的幼儿园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指出,目前国内的幼稚园普遍害了“三种大病”:

38、综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大众的、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是在教育观念的改变方面颇有建树的理论,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气息,至今都富有启示。

39、(口诀联想):大众公司想创造出更多的汽车。

40、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我们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十分吻合,对于我们今天的新课程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41、在这里,陶行知把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翻了半个筋斗,提出“社会即学校”,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生学习的东西太少,而且与社会生活是脱离的,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抓来关在笼子一样,把社会生活搬进学校,学校的空间并没有扩大。“社会即学校”就大大地增加了教育的素材、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和场所,学生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因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的场所,跨出校门,走向社会,把工厂、农村、店铺、庙宇、监牢都视为学校,成为课堂。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目的是扩大教育的范围和内容,使广大劳动群众的子女能够接受适合他们生活的教育。

42、“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用陶行知的话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43、采用“艺友制”培训幼儿教师何为“艺友制”呢?陶行知是这样解释的:“艺是艺术,或可作手艺解。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所以要想做好教师,最好是和好教师做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便是艺友制师范教育。”在他看来,这种办法不但是最有效力之教师培养法,也是解除乡村教师寂寞和推广普及幼儿教育师资之重要途径。的确,在当时,这种“艺友制的师范教育”培养了一批乡村幼儿教师。

44、生活即教育包含三方面的涵义:一是我们所过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须的一切东西,便是我们的教育内容。二是生活与教育必须一致,否则就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三是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甚至与生活打成一片。(8)他强调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指出:我们主张生活即教育,要是儿童的生活才是儿童的教育,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救出来,(9)并强调人的生活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  

45、幼儿是一群需要引导的孩子,如果教师能够实施正确的德育,就能够引导幼儿、帮助幼儿改掉坏习惯。

46、一个理论即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称。

47、“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深刻反映了陶行知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48、  陶行知反对教、学、做分家,他说:&lDquo;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救,在做上学&rDquo;。他的&lDquo;教学做合一&rDquo;的实质就是要根据生活的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去教学,从而使儿童获得生活实践所需要的真正的生活力、创造力,成为真人。

49、“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所提倡的师德规范。“师爱”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热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无论家庭地位高低、财富多寡、相貌丑俊,都一样看待,不可偏爱,不抱成见,不徇私情。

50、陶行知创办的乡村幼稚园做到了“中国化”,他摒弃了崇洋媚外的思想,力求打造出一个属于中国自己的幼稚园,并培养乡村本地教师。

51、(3)教育具有终身性。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教育与个人生活共始终,也就是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52、五大主张是:行是知之始、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六大解放。行是知之始,是陶行知的哲学思想,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都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在劳力上劳心,即主张手脑并用;以教人者教己,即主张教学相长;即知即传,则是主张随学随教。

53、(摘要)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它的社会生活性非常突出,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语文的实际教学中既要“为生活而教育”,也要“用生活来教育”,且“为了生活向上而实施教育”。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才能彰显出教育的力量。本文通过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在《寓言四则》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进一步反思如何更好地在寓言教学中渗透生活化元素,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学习寓言故事中有所悟、有所感,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回归本真。

54、(2)两种思想的侧重点不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是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发展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改良方法,他的侧重点放在国家教育体系的改良上。(11)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是在教育程度低下、人民生活贫困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站在人民大众尤其是劳苦大众的立场上思考和解决他们的教育问题,这是他思想和实践的一大特点。他希望每个人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侧重于广大劳苦大众接受教育,以教育来唤醒民众的爱国意识并通过教育改造社会生活,实现富民强国。可以说,杜威所讲的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实际上只是在学校范围之内扩大儿童的生活经验,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是“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12)“生活即教育”在内涵上要比“教育即生活”丰富很多,但“教育即生活”更具实践操作性。

55、“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强调了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助于培养年青一代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陶行知过于强调生活教育的价值,把生活教育看成改造中国教育、中国社会的唯一出路。他把“生活”和“教育”混为一体,从而降低学校教育的特殊作用。

56、综上所述,陶行知创办乡村幼稚园为的是达到3个目标:

57、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能够起到榜样的作用,才能引导学生去学习和效仿。

58、陶行知对杜威思想做出了深刻的阐释,并结合当时中国的实情分析利弊,在理论本土化之后,他将理论运用到了实践中,先后成功地创办了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多种不同类型的实验学校,这些学校既有别于传统教育又具有浓厚中国特色。

59、教学做合一(10福师大 11杭师大 12鲁东大学 13/14江苏师大 15沈师大 16安徽师大 18湖南师大)

6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为:学生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如果不是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

6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始终把教育教学同人类的社会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认为“生活即教育”,“是为了生活向上而实施教育”,从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实施教育,“主张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教学内容应该是与人类社会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要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做到生活化,应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寓言四则》中的《塞翁失马》则是一篇精神食粮,对于现在稍受挫折就精神崩溃的学生来讲,是一副良方。几乎所有初一学生都知道一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然而在面对现实时,却依然是患得患失。针对这样的现状,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文言基础知识,也不仅仅将寓言故事局限于“祸福相依”的解析中,则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定位在“心态”上。所以在课堂导入时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是否丢失过贵重东西,当时心情怎样?”学生自由的发言自然而然带入文本主题。教师继而再引导学生思考:《塞翁失马》是丢失马却找到了,那么有没有哪篇寓言故事是讲述的东西丢失却没有找到的故事?从而引出《歧路亡羊》。用课内学习《塞翁失马》的方法去分析课外的《歧路亡羊》,学生合作探讨后能分析出“事物具有复杂性,好的心态可以帮助自己分析形势的变化”“遇事需要冷静”“要用坦然的态度面对得失”的观点。面对复杂多变的事物,面对未知的祸福时,我们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创造合理条件,以淡定泰然的气度面对结果。

62、育人者,应先育己,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具备师德,师德师风是基础。

63、(2)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陶行知认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生活便受社会革命的教育”,“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

64、陶行知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给我们以下两方面的启示:

65、其次,教师要有民主作风,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身作则,必须发扬民主作风,在师生之间形成民主平等关系,共同合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体现在教师要与学生“共学、共事、共修养”。用这种方法就能渐渐地培养。心心相印的师生关系。

66、在中国的上海,在上海的某个清晨,气温骤降,像极了我们在教育里偶然遇到的偶然现象,唯有在现场的你我才知道梧桐叶一夜变黄的萧条感,秋风绕面的低迷感,以及云层不断压低的忧郁感。

67、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只有在生活中获得的教育才是有用的、真的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教育,想要受什么教育,便须过什么生活。1927年起,陶行知在晓庄师范学校中先后做了性活工具主义之教育》、《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等演讲,形成了系统的生活教育理论(4)他在《生活教育》一文中写道:“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5)因而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68、解放儿童的嘴,是要让儿童言论自由,要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他们对事情有疑问。疑问是人类发明创造的起点。儿童只有有了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力。1924年,陶行知在《每事问》一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工胜天工,只有每事问。”

69、基础教育对于我国青少年尤为重要,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起着引导性作用,他“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真人观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70、一般的学校把儿童的时间排得满满的。各种考试使得儿童没有时间去接触自然和社会,结果就使得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形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问,也不知道怎样去发挥其创造力。因此,“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时间的解放,可以使儿童有时间从容地消化、思考所学知识,去接受自然和社会的宝贵知识,积极去创造”。

71、百年前陶行知先生结合当时中国实情论述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思想。先生曾作诗“宇宙为学校,自然是吾师。众生皆同学,书生不在兹”。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就是一种生命自觉。陶行知教育思想本身即是陶行知“文化自觉”的产物,陶行知在文化自觉观念的影响下,面对着诸多教育困境的旧中国,本着一个教育理论与实践者的良知和担当,切实地选择了“教育理论自觉”的路径,为当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与革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教育资源和有价值的思考与启示。

72、(6)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二卷)—生活即教育〔M J.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4

73、在原来我们提到老师的时候,首先认为老师必定是严肃的,古板的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是非常的远的。学生很多的问题不敢去和老师沟通,甚至惧怕老师在外面看到老师的时候甚至要绕开走,但是现在很多的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好,认为老师非常的亲近,除了在学习之中在生活之中也有着很多的联通,所以说现在教师形象的转变其实是有利于促进这种师生关系的。

74、③在教学方面:陈鹤琴认为“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强调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同样要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应该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乐趣,引发思考,提升能力。教师要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有效指导,注重从各个方面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75、(333加油站独创速记口诀):活主(猪),给学生!(3个)

76、温馨提示:这是一个很好的督促大家背诵的机会,不要浪费了哦!

相关经典

关于诚信的故事真实的(62句好句精选)

佛经名言分别是什么意思(42句好句精选)

表示怀念的句子(88句好句精选)

好的个性签名霸气(75句好句精选)

夏茗悠最新小说(36句好句精选)

董卿朗诵致橡树(25句好句精选)

曾国藩语录读后感(36句好句精选)

三足鼎立的意思(43句好句精选)

好句1015字最简单(83句好句精选)

坚持自己的梦想的名言(47句好句精选)

千千古诗网 http://www.juzi6549.com  
闽ICP备202300652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