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评价(92句好句精选)

作者:admin 日期:2024-01-17 人气:

描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评价 1、热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他要求教师不仅上课对学生负责,课余时间也要严格要求学生,以免他们在闲暇时间做错事。对已经犯错误的学生,陶行知主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评价

1、热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他要求教师不仅上课对学生负责,课余时间也要严格要求学生,以免他们在闲暇时间做错事。对已经犯错误的学生,陶行知主张要用爱心去感召他们,让学生勇于改正错误。

2、时的教育状况,对新教育、新学校、新教师、新学生做过比较深入的讨论。

3、  陶行知说:新教师不重在教,重在引导学生怎样去学。对于教育,要有信仰心、责任心、同理心、要有开辟精神和试验精神。

4、所谓之“生活”,未必是生活,就未必是教育。

5、 理想的新学校是:以生活为中心,不只是在书本上做功夫;师生共同生活,彼此感化;以健康为生活和教育的出发点;不仅学校的教育要学而不厌,职员也应该学而不厌;学校必须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全校师生要以美术的精神共同改造学校环境;人人都应具有高尚的生活精神;。

6、 每天的一举一动,都在着力将自己引向最高尚、最完备、最有精神地位的学生,就是陶行知眼中的新学生。无论是在学校的课堂里,还是课外参与的各种活动,或者回到家里的生活,都是在学习。

7、再次,中国从前有一个很不好的观念,就是看不起小孩子。把小孩子看成小大人,以为大人能做的事小孩也能做,所以五六岁的小孩,就要他读《大学》《中庸》。换句话说,就是小孩子没有地位。我们主张生活即教育,要是儿童的生活才是儿童的教育,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

8、陶行知说,一流的教育家,“一是敢探索未发明的新理;另一个是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敢探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勇于实践和探索。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拓精神。将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经验辐射给他人或其他地区,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9、IEGS动态||周洪宇寄语《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开设“生活·实践”教育研究栏目

10、与“生活即教育”有连带关系的就是“社会即学校”。“学校即社会”也就是跟着“教育即生活”而来的,现在我也把它翻了半个筋斗,变成“社会即学校”。整个的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不消谈什么联络,而他的血脉是自然流通的。不要说“学校社会化”。譬如说现在要某人革命化,就是某人本来不革命的;假使某人本来是革命的,还要他“化”什么呢?讲“学校社会化”,也是犯同样的毛病。“学校即社会”,我们的学校就是社会,还要什么社会化呢?现在我还有一个比方: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上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社会即学校则不然,它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要先能做到“社会即学校”,然后才能讲“学校即社会”;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然后才能讲到“教育即生活”。要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

11、 社会运动,非以社会即学校,则不能彻底实行。而社会即学校,是有实现的可能的。

12、(3)公推刘君世厚为监察员,负执行处分之责。

13、   首先,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为人师表的地步",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应能做到。比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自己首先要有创造精神;要使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教师就应当有高尚的师德,时时躬身实践,处处严于律己,给学生做出表率。   

14、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张。

15、    教育具有终身性。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教育与个人生活共始终,也就是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16、1927年,他在南京创办实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来改名为晓庄学校。在这所学校中,陶行知确立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希望从乡村教育入手,寻找改造中国教育和社会的出路。

17、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18、不要以为老太婆、小孩不可训练,只要有法子,只要能从他们迫切的问题着手。

19、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是指,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这一理论很有针对性,他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主要教师的教,还要注意学生的学。

20、    生活教育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21、改革,推行生活教育、大众教育,为我国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教育实践中,他创立了生

22、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是建立在“实、活”基础上的一种伟大举措,他自己的名字也改了三次:陶文濬——陶知行——陶行知——陶(行知行)。他崇尚理论结合实践,倡导了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人民大众所需要的生活教育理论和实践。

23、首先,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为人师表的地步",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应能做到。比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自己首先要有创造精神;要使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教师就应当有高尚的师德,时时躬身实践,处处严于律己,给学生做出表率。

24、(2)  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

25、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伴随“生活即教育”而来。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学校要与社会统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大教育体系。这种学校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他说:“整个的生活,整个的教育,都统一在整个社会之中。”“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26、(1)生活教育(A).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19

27、杜威先生是没有到过晓庄来的,克伯屈先生是到过晓庄来的。克伯屈先生离了俄国而来中国,他说:“离莫斯科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人名叫夏弗斯基的,他在那里办了一所学校,主张有许多与晓庄相同的地方。”我见了杜威先生的书,他说现在俄国的教育,很受这个地方的影响,很注重这个地方。他们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克伯屈先生问我们在文字上通过消息没有?我说没有。我又问他:"夏弗斯基这个人是不是共产d?”他说不是。我又问他:“他不是共产d,又怎么能在共产d政府之下办教育呢?”他说:“因为他是要实现一种教育的理想,要想用教育的力量

28、 手脑并用,注重实践 “教学做合一”的核心是“做”字,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不是从前的人告诉他的,而是玩把戏偶然发现的,所以他提倡“行动的教育”,“手脑并用”。他说:“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注重实践是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真谛,我们要从培养目标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学生动手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接受思想教育的根本途径。为了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同时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我在讲完课堂知识后,就趁热打铁,在全班开展小制作活动,利用实践课时间,让学生从设计、准备材料、加工,一直到自己运用所学知识去完成。结果,学生忙得热火朝天,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展现讲台上时,激动得手舞足蹈,我也为他们的进步感到无比自豪。要使学生学到真本领,教学内容必须尽可能体现“实用性”,一定要坚持手脑并用,把学知识与动手操作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如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电子信息技术已普遍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站在时代前沿,不断接受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在知识爆炸,高度信息化的今天,社会需要的已不再是那些“高分低能儿”,而是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我们专业课教师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一方面教师本人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不断了解当今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鼓励多样性,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敢于标新立异,展示自己的个性。

29、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是师幼双方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和补充。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教学不是机械灌输式的而是互动的过程。现代心理学表明:幼儿的学习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新课程强调幼儿探索知识的经历和获得知识的经历。陶行知还主张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主张对儿童因材施教等,这与新课程的要求是一致的。拓展资料: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30、是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是不科学的生活,就是不科学的教育;

31、生活即教育的意思是说生活其实就是教育。一个人他拥有什么样的的生活,他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生活和教育其实是分不开的。当你想拥有一个好的生活,你就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就要受到好的教育。同时,生活中也蕴含这各种各样的教育,教育和生活是贯穿的。个人认为,这些教育可以是学校老师的教育、家里人的教育或者是某个人、某件事的教育。除此之外,教育是离不开生活的,教育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把教育带到生活中去,让教育影响生活。

32、 爱满天下,乐育英才。师爱是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的圣洁之爱。陶先生说:“在我的世界里有两个最好的朋友,一个是老百姓,一个是小朋友”。教育是国家万年大计,不普及人民大众教育谈振兴中华乃是一句空话”。陶先生曾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我们要坚持自爱——施爱——达爱——传爱的准则,让爱代代相传。

33、需要注意的是,陶行知所说的“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而是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广义教育。生活即教育,不是说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说教育与生活经历同一过程,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

34、教学做合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主张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35、(4)公推雷老先生。为开井委员长,筹款加开一井,茶馆、豆腐店应多出款,富户劝其多出,于最短期内,由村民团结的力量,将井开成。

36、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提倡乡村教育、兴办乡村学校的先行者。

37、书中不虚美,求真务实地评价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例如关于陶行知学生活教育学说的评价:“作为一种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教育学说,生活教育在许多方面都反映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蕴含着不少合理因素,它的现代大教育观、主体教育论、生活课程论、实践教学法和终生教育论等,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养分。”又如关于陶行知学局限性的评价:“任何一个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都有他的历史局限性,陶行知当然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对待陶行知的教育学说,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而不能停留在简单模仿陶行知的想法和做法的水准上。”

38、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39、“通力合作”“同心协力”是陶行知反复倡导的团结协作的师德规范。在l941年拟定的《育才创造年计划大纲》里,陶行知明确地把“以互助合作精神相待”作为一项重要的师德规范。

40、是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是不艺术的生活,就是不艺术的教育;

41、 解放儿童的双眼  解放儿童的眼睛,就是要摘掉儿童眼睛上的“有色眼镜,使眼睛能看事实”,要破除封建教育使儿童脱离社会实际生活的做法,应培养儿童对自然和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培养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儿童的性情得到陶冶,意志得到锻炼。   

42、培育思想: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创新,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他针对旧教育把培养“人上人”作为目标的现象,指出新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

43、因材施教,效果显著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需要因材施教”,他曾给因材施教以形象的比喻:“培养创造力要像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他还说过:“松树和牡丹花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我们现代的教育也必须和陶行知所说的一样,要有各级各类不同层次的教育,培养出有各种各样不同、分门别类的人才。

44、来解决民生问题,所以俄政府许可他试验,他在俄政府之下也能生存。”我又对他说:“这一点倒又和我相合,我在国民d政府之下办教育,而我也不是一个国民dd员。”这是克伯屈先生参观晓庄后与我所谈的话。

45、一般的学校把儿童的时间排得满满的。各种考试使得儿童没有时间去接触自然和社会,结果就使得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形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问,也不知道怎样去发挥其创造力。因此,“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时间的解放,可以使儿童有时间从容地消化、思考所学知识,去接受自然和社会的宝贵知识,积极去创造”。

46、陶行知(1818--1925),汉族,安徽歙县人,毕业于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文学系,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47、   解放儿童的空间   解放儿童的空间,就是给儿童提供广阔的创造舞台,为他们进行创造活动打下基础。为此,必须反对鸟笼式的学校,反对导致儿童营养缺乏的教科书,要让小孩子“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古今中外三百六十行学习”,只有“解放了儿童的空闻,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  

48、五大主张是:行是知之始、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六大解放。行是知之始,是陶行知的哲学思想,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都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在劳力上劳心,即主张手脑并用;以教人者教己,即主张教学相长;即知即传,则是主张随学随教。

49、第二个时期,是教育即生活,两者沟通了,而学校社会化的议论也产生了。

50、作者简介:赵婧,(1983-),女,汉族,安徽萧县人,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文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论、炎黄学等。

51、民众没有指导是不行的,和平门饮水问题,倘无相当指导,可以再过四五十年也不会解决。

52、生活教育理论还在教育观念的改变方面颇有建树的理论。无论是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是要求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都是对学校与社会割裂、书本与生活脱节、劳心与劳力分离的传统教育的反动,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气息,至今都富于启示。

53、“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所提倡的师德规范。“师爱”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热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无论家庭地位高低、财富多寡、相貌丑俊,都一样看待,不可偏爱,不抱成见,不徇私情。

54、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

55、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伴随“生活即教育”而来。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学校要与社会统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大教育体系。这种学校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他说:“整个的生活,整个的教育,都统一在整个社会之中。"“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56、这几个议案是由村民大会通过的。这就是社会即学校的办法。由此,我有几个感触:

57、解放儿童的空间,就是给儿童提供广阔的创造舞台,为他们进行创造活动打下基础。为此,必须反对鸟笼式的学校,反对导致儿童营养缺乏的教科书,要让小孩子“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古今中外三百六十行学习”,只有“解放了儿童的空闻,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

58、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幼儿的发展。这实质上是一个确立正确儿童观的问题。儿童观直白地说就是我们教师如何看待儿童和对待儿童,即如何认识儿童、发现儿童和如何教育儿童的观点。在对待师幼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幼儿,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幼儿,赞赏每一位幼儿的独特性、兴趣和爱好,赞赏每一位幼儿所取的成绩。

59、在这里,陶行知把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翻了半个筋斗,提出“社会即学校”,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生学习的东西太少,而且与社会生活是脱离的,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抓来关在笼子一样,把社会生活搬进学校,学校的空间并没有扩大。“社会即学校”就大大地增加了教育的素材、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和场所,学生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因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的场所,跨出校门,走向社会,把工厂、农村、店铺、庙宇、监牢都视为学校,成为课堂。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目的是扩大教育的范围和内容,使广大劳动群众的子女能够接受适合他们生活的教育。

60、是康健的生活,就是康健的教育,是不康健的生活,就是不康健的教育;

61、今天我要讲的是“生活即教育”。中国从前有一个很流行的名词,我们也用得很多而且很熟的,就是“教育即生活”(EducationofLife),教育即生活这句话,是从杜威先生那里来的,我们过去是常常用它,但是,从来没有问过这里边有什么用意。现在,我把它翻了半个筋斗,改为“生活即教育”。在这里,我们就要问:“什么是生活?”有生命的东西,在~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譬如一粒种子一样,它能在不见不闻的地方发芽、开花。从动的方面看起来,好像晓庄剧社在舞台演戏一样。“生活即教育”这个演讲,从前我已经讲了两套,现在重提我们的老套。

62、还有一点要补充进去的,就是书本教育。从前的书本教育,就是以书本为教育,学生只是读书,教师只是教书。在生活即教育的原则之下,书是有地位的,过什么生活就用什么书。书不过是一种工具罢了。书是不可以死读的,但是不能不用。从前有许多像这样的东西,非推翻不可的,否则不能实现生活即教育。

63、这种现象,假使是学校即社会,就可以用学校的权力来解决,由学校出个命令,叫大家照着执行。社会即学校的办法就不然,他觉得这是与全村人的生活有关系的,要全村的人来设法解决,于是就开了一个村民大会,一共到了六七十个人,共同来做一个吃水问题的教学做。到会的人,有老太婆,也有十二三岁的小孩子,公推了一位十几岁的小学生做主席。我和许多师范生,就组织了一个诸葛亮团,插在群众当中,保护这位阿斗皇帝。老太婆说的话顶多,但同时有许多人说话,大家听不清楚,而阿斗皇帝又对付不过来。这回,诸葛亮用得着了,他就起来指导。结果,共同议决了几件事:

6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65、陶行知遵循“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对课程资源认识的视野极为广阔。他说“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全部的课程包括了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家庭、店铺、茶馆、轮船码头,都是课堂。”“您必须以大自然为您的生物园”。陶行知课程视野中的课程资源观是丰富的,是多元的,是在生活中生成的。陶行知在教学观上有许多真知灼见,是他课程观和教育思想中的宝贵资源。

66、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必然结论。陶行知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至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学习,使学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

67、     需要注意的是,陶行知所说的“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而是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广义教育。生活即教育,不是说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说教育与生活经历同一过程,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 

68、    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陶行知认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生活便受社会革命的教育”,“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 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

69、活教育理论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在幼儿教育方面,他主要的贡献和观点如下: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陶行知先生猛烈地批判旧中国幼儿教育的弊端,坚决主张改革外国化的、费钱的、富贵的幼儿园,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省钱的、平民的幼儿园。他积极宣传中国幼儿教育的新的发展方向,认为工厂、农村是幼儿园的新大陆。特别难能可贵的是,身为留美归来的大学教授,他身体力行地积极推行平民的、乡村的教育,在南京郊区首创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儿园,还创建了乡村幼师范教育,农村幼教研究会等等。重视幼儿教育陶行知先生高度评价幼儿教育的社会价值,向社会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是“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当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并提出普及的具体三大步骤,即唤起国人明白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改革幼儿园,面向乡村工厂;改变训练教师的制度等。生活是教育的中心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提出以幼儿园周围的社会生活、自然现象、家乡风土人情为内容编成教材,以幼儿足力所能及的地方为教室,以儿童所能接触到的事物为主要内容,参加种植、饲养等劳动,让儿童从中学习,自己解决问题,自己组织游戏,培养出“生龙活虎的体魄、活活泼泼的心灵的儿童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陶行知先生坚决反对教、学、做分家,他“看见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学的情形,就认定有改革之必要”。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比如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做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启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为他们提供手脑并用的条件和机会。具体包括五个方面:①解放儿童的头脑,把他们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和幻想中解放出来;②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儿童动手的机会;③解放儿童的嘴,给儿童说话的自由,尤其是要允许他们发问;④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接触大自然、大社会;⑤解放儿童的时间,给他们自己学习、活动的时间,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知识,学一点他们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做一点他们自己高兴要做的事。

70、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肺腑之言反映出他将自己的一生无私奉献于中国教育的精神,感化和教育中国一代又一代人。他提出:要使人人都受到教育,必须到民间去,到乡间去。这也和当前希望工程扶助困难学生的目的相一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要使全国人民在接受教育中受益。 

71、小先生教会别人学会知识,也同时教会别人成为另一个小先生。

72、(2)每天取水,先到先取,后到后取。违者罚小洋六角,充修井之用。

73、如果说通过《陶行知教育名篇教师简读》一书,可以感性地走近陶行知先生、初步了解他的教育主张的话,那么通过《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师简读》一书,则可以理性地解读与评价陶行知教育思想,概括与提炼陶行知精神。《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师简读》的编写体例,体现出逻辑谨严、系统科学的特点。该书分为相互关联的七个部分。包括第一章:家世乡风与求学经历;第二章:政治活动教育改革及办学实践;第三章: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第四章: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与具体教育主张;第五章: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第六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第七章:学习陶行知,培育中国四有好老师,造就一流教育家。书中努力做到历史与逻辑,抽象与具体,理论与实践,本土与域外,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既注重专业伦理、伟大人格,又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教育理论和实践及其当代启示,对新时代教师培养培训大有裨益。

74、南京晓庄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是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第一个实验基地,他的“生活教育”学说在这里萌生,通过实践,得到丰富和发展。“教学做合一”更作为晓庄学校的校训。晓庄学校办学的成功,受到全国的瞩目。1929年10月,美国教育家克伯屈参观晓庄,对该校的生活教育高度评价,认为该校“实验的方针和办法,以及发动的理想,进步的过程,都合乎我的标准”,能做到“不读死书本,以生活来引导,可负引导农民的使命”,并说:“今后不论我走到世界上哪个国家,我都要说,中国南京有个晓庄学校,它是代表世界教育的一道曙光。”

75、原来很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对于老师都非常的厌恶,甚至有一些学生想要报复老师,但是现在在毕业的时候学生都非常舍不得老师,在毕业之后也会回来探望老师,由此便可说明对于陶行知的这种爱的教育的理念,其实他真的彻底实现下来对于现在的这个教育环境来讲,还是有着很多的帮助的。

76、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节前夕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作了题为“做d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重要讲话,从教育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四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几乎在每个方面,他都引用了陶行知的名言。如在教育理念上,“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在道德情操上,“好老师要有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在扎实学识上,“陶行知先生说:‘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就要求老师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在仁爱之心上,“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和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爱满天下”的精神是相通的。

77、    解放儿童的时间  一般的学校把儿童的时间排得满满的。各种考试使得儿童没有时间去接触自然和社会,结果就使得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形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问,也不知道怎样去发挥其创造力。因此,“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时间的解放,可以使儿童有时间从容地消化、思考所学知识,去接受自然和社会的 宝贵知识,积极去创造”。 

78、  其次,教师要有民主作风,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身作则,必须发扬民主作风,在师生之间形成民主平等关系,共同合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体现在教师要与学生“共学、共事、共修养”。用这种方法就能渐渐地培养。心心相印的师生关系。

79、陶行知把特殊人才教育视为密不可分的建国教育和抗战教育的结合。抗战是首要任务,而建国是不远的目标,在育才学校中通过培育苦难儿童中的特殊能力的人,根据生活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培养难童中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教育他们,使他们能为抗战出力,为之后的国家建立建设出力。在对抗侵略的战争中,要想解决根本问题,通过扶助一个战争中的孩子是没有效果的,只有大力兴办培训人才型的学校,才能使更多的中华子孙成为利于人民,国家的人才。

80、公众的力量比学校发生的大,假使由学校发命令解决,则社会上了解的人少,而且感情将由此分离。

81、陶行知先生知识渊博,他用他的才华和毕生精力为中华民族教育事业而奋斗终身。他虽然同我们生活的年代不同,但他创造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有如下三方面

82、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

83、现在先说中国遗留下来的旧文化与我们的生活即教育是有冲突的。中国从前的旧文化,是上了脚镣手铐的。分析起来,就是天理与人欲,以天理压迫人欲,做的事无论怎样,总要以天理为第一要件。

84、周洪宇已经深耕于陶行知学四十余载。长期浸润于陶行知精神之中,其人格修为、学术涵养、精神境界自然受到深远影响。陶行知是“人民的教育家”,而周洪宇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不断推动各项重要教育政策与法律制度出台,提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义务教育教科书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实行国家教育公务员制”等一系列教育政策建议,在国内教育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荣获“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纪念改革开放30年基础教育影响力人物30人”“当代教育名家”等称号,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周洪宇继承并发展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经过十余年的实践,将其发展为“生活·实践”理论,这无疑是对陶行知理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85、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中希望通过乡村教育助民富,启民智,享民权,保民族。他提出教育与政治相配合,将生活用教育的方式加以改造,不是仅仅强调教育的中心地位,而是教育融入生活,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并想以教育来唤醒民众,使中华民族团结起来,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第陶行知在乡村大力推广教育,促进其发展,他的乡村教育思想的光彩至今仍然历久弥新。劳苦大众的子孙可以有机会接受教育,体力劳作与学习知识想结合,这在中国教育历史上也是首例。第陶行知还认为品德对学生和教师都至关重要,他认为教师只有把品德高尚才能真正称其为老师,并且要以行为为学生做好的示范,还要积极的改造中国农村的现状,肩负重燃民族希望的责任。教师不单纯的是知识的教授者,更是学生的引导者,更要成为自我修养的.锻造者。教师应把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作为首要任务。第陶行知提出使乡村教育更加科学,强调科学、实际在乡村的推广和实践。陶行知改变了中国传统的以四书五经为基础的私塾教育模式,开创科学走下农村的新局面,并以教学实验的方法,帮助农民进行生产劳动,用科学武装农民的头脑,为他们解决难题,开拓视野。

86、第一个时期,是生活是生活,教育是教育,两者是分离而没有关系的。

87、“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88、陶行知作为近代中国教育的先驱,终身致力于教

89、IEGS观点||从异化走向自由:劳动教育中人的主体性遮蔽与复归

90、一个理论即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称。

91、   丛书汇集整理了国内外学者有关陶行知研究的主要成果,融资料性、工具性和前沿性为一体。在设计编排上按照研究者及其成果所属的国度、地区分为八卷,每卷既包括陶行知的思想理论研究,又包括实践改革探讨;既有宏观的论述,也有中观、微观的分析。视角多元,内容充实,史料丰赡。本套丛书的出版,堪称我国陶行知研究界的盛事,必将有力推动陶行知研究的发展与深化。

相关经典

努力拼搏奋斗的名言警句(33句好句精选)

有关生命可贵的名人名言(89句好句精选)

佛教的为人处世格言(68句好句精选)

最牛签名(40句好句精选)

中国八大千古奇文(39句好句精选)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精神(45句好句精选)

与月有关的古诗20首(55句好句精选)

描写秋天的作文100字(70句好句精选)

二年级名人名言(33句好句精选)

打比方的句子四年级(45句好句精选)

千千古诗网 http://www.juzi6549.com  
闽ICP备202300652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