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1、学校管理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学生发展实际出发,走出一条与现行应试教育不同的“生活教育”道路。社会需要有担当、能创新、负责任的全新的
1、学校管理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学生发展实际出发,走出一条与现行应试教育不同的“生活教育”道路。社会需要有担当、能创新、负责任的全新的人才,学生管理需要讲究先学后用,学以致用,鼓励学生实践调查,探索创新,服务社会。
2、经过不懈的努力,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探索中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逐渐形成。
3、爱情是会沉底的,在平淡的日子里,最重要的是经常轻轻晃一晃盛装爱情的“水杯”。
4、现行教育常规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如一味“管死”学生,以教师为中心,颁布限制性的措施,使学生陷入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危险境地。因学生性格、爱好、习惯、思维能力不同,制度建设、管理方法应根据学生生活实际,管放结合,张弛有度。千篇一律的规章制度是否忽视了“生活决定教育”的核心思想?
5、 20世纪20年代,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学前教育开始受到先进人士的关注,实现突破性进展。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依然严重滞后于国外。当时的幼儿教育几乎被教会办的幼稚园所垄断,缺少本土化的学前教育机构,且数量严重不足,大量适龄幼儿得不到适当的教育,正如陶行知所描绘:“都市之中尚有几个点缀门面,乡村当中简直找不到它们的踪迹。”[1]618为此,陶行知不仅振臂高呼重视幼儿教育,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幼儿教育普及方法,推动幼稚园下乡进厂。他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提出,要想实现幼儿教育的普及,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改变我们的态度。也就是说要改变漠视小孩子、忽视幼儿教育的态度以及幼儿教育是富贵人家专利品的不平等现象。他说:“承认幼年生活教育之重要,是普及幼稚园之出发点;承认幼稚园为全社会幼儿的教育场所,是普及正当幼稚园的出发点。”[2]82只有重视幼儿教育,扩大幼儿教育的对象,才能真正实现幼儿教育的普及。二是改变兴办幼稚园的办法。尽力开办省钱的幼稚园,并把幼稚园推广到女工区和农村。三是改变训练教师的制度。改造正式幼稚师范学校使之能够培养新幼稚园之师资,同时另辟蹊径大力提倡幼稚园的徒弟制(艺友制),他认为:“徒弟制不但能解除生活寂寞,并且能促进普及教育之进行。”[2]
6、陶行知教育思想博大精深,“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针对就中国的帝国主义“洋化教育”和封建主义“传统教育”而提出的。
7、实施生活化的教育,让幼儿亲身感受和体验社会生活
8、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举了很多的例子,比如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事怎样做便傅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陶行知教育理论》读书心得5读了陶行知教育理论后,我深刻认识到陶行知的创造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中吸取丰富的养料,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为学生打开创新思想思维的源泉,传统的教育的致命弱点是只教人读书,陶行知批评旧教育是教死书,过去的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强化了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用灌输的方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书上的知识,使学生远离社会生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是为了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改进,教育就失去意义,这就要求教育从课堂中走出来,去关注生活,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从社会中吸取综合的多方面的知识,从而获得思想和精神力量,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把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使幼儿开阔了眼界,书本上的知识活了起来,而且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9、幼教事业的发展有赖于幼儿教师的发展和进步,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都很高的幼儿教师队伍对幼儿园和幼教事业的发展都是很有必要的。幼儿园应该把教师的培训纳入到基本的工作当中,加强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培训。当前的幼儿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幼儿教师对生活与教育的关系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理解。幼儿园可以让教师自主学习生活教育理论,并定期组织教师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帮助他们相互学习与进步,并且把学习结果渗透到平日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和总结。
10、陶行知强调热爱学生要用真心、真情,因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11、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伴随“生活即教育”而来。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学校要与社会统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大教育体系。这种学校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他说:“整个的生活,整个的教育,都统一在整个社会之中。"“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 ‘社会即学校’。”
12、反思我读了陶行知先生的这一席话,让我对他的教育名言生活既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让人为之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善于开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探索的兴致,教师是一个活的教科书,孩子从活的书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活动,应该透过表面的活动,更有效的帮助孩子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健全他们的性格和个性品质。《陶行知教育理论》读书心得2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20世纪过去了,在新的`世纪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在学习了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后,我深有体会。
13、科学技术发展使得社会环境、人们的价值观和家庭教育观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管理受到严峻挑战。其中,学生管理作为教育管理的“重中之重”,问题尤为突出。学生管理与社会脱节、学生管理体制老化等诸多问题日益凸显。重温《陶行知全集》《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等著作,笔者发现陶行知先生不仅对教学有精辟的论述,对管理问题也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陶行知学校管理思想博大精深,现以主体部分“生活教育”为基础,从学生管理的视角认知反思,以陶行知为模范审视自己,自觉推进学生管理改革,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高管理效能。
14、因材施教,效果显著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需要因材施教”,他曾给因材施教以形象的比喻:“培养创造力要像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他还说过:“松树和牡丹花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我们现代的教育也必须和陶行知所说的一样,要有各级各类不同层次的教育,培养出有各种各样不同、分门别类的人才。
15、 解放儿童的双眼 解放儿童的眼睛,就是要摘掉儿童眼睛上的“有色眼镜,使眼睛能看事实”,要破除封建教育使儿童脱离社会实际生活的做法,应培养儿童对自然和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培养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儿童的性情得到陶冶,意志得到锻炼。
16、郑刚,马乐.浅析陶行知乡村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3:106—1
17、教师和家长都应注重环境的创设,努力为幼儿创造和提供条件,培养其创造力
18、但是,陶行知提出的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都要根据生活需要,与生活一致这一思想在当今看来是不能全部肯定的。生活与教育不是完全同步毫无区别的,忽视了生活与教育的区别。以及在教学内容的传授方面,忽视系统知识的传授是不可取的。而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并不是要去全然否定或肯定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而是应该根据当今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以及学生发展的规律,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予以创新,那才是应该做的事情。
19、其次,尊重事实,了解时间的来龙去脉。对学生犯错误处理,事实是依据。有一个学生在自习课读历史,读完某部分后抬头默读,只张嘴不发声,结果被巡查人员发现,根据口型动作判断学生说话,而记了违纪。这样的违纪是不具有说服力的,不会给学生带来积极影响,起到的是压抑作用。所以这样的处理就是坏的处理方法,达不到教育作用,起不到震慑作用,应该摒弃。
20、需要注意的是,陶行知所说的“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而是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广义教育。生活即教育,不是说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说教育与生活经历同一过程,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
21、 教师要友爱同事,团结合作 “通力合作” “同心协力”是陶行知反复倡导的团结协作的师德规范。在l941年拟定的《育才创造年计划大纲》里,陶行知明确地把“以互助合作精神相待”作为一项重要的师德规范。 陶行知坚决反对教师之间的“知识封锁”,将教师‘‘不能放弃争斗’’而不能‘‘谋充分之合作”视为“最可耻的行为",他真诚希望在教师间创造出“精诚团结” “同心协力”的境界。
22、陶行知认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生活,也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要不断进步。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23、陶行知先生认为,人的价值始终是社会的核心价值、终极价值。生命的尊严才是至高无上的,在神圣的生命面前,没有任何世俗之物称得上高贵。爱满天下,情满人间,情至真,爱至深,是我们做人的典范。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牢记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教导,更要以自己的言行感召学生,培养学生的一颗爱心!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以先生为榜样,始终把了解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做到人格上尊重他们,生活上关怀他们,学习上关注他们,身体上关心他们,使全体学生生活在充满爱的浓浓氛围之中,从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增进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雄心。《陶行知教育学》读后感范文3《陶行知教育文集》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
24、“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用陶行知的话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
25、当下,我们的教育仍然需要大力弘扬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把孩子从压抑的纯学科、纯文本中解放出来,把孩子从封闭的课堂中释放出来,把孩子从家长们安排的各类补习中抢回来,让他们走出课堂去观察校园里的池、树、花、鸟、虫、鱼;让他们走出学校去观察社会的真、善、美、假、恶、丑;让他们走出家庭去体会生活的繁难 艰险、丰富多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需要尊重他们的好奇,发现他们的创造,抓住教育的契机。正如陶行知先生在《新教育》中说的:“怎样做的事,应当怎样教”。“各种知识有可以从书上求的,不妨从书上去得来;有不可以从书上求的,那应该从别处去得他了”。这个别处,那就是除了课堂和学校之外,更多的是家庭、生活和社会了吧。
26、在当前应试教育现实背景下,学生管理依然追求分数、升学率,学生只会从书本上寻找解答方法,而不会从生活之中去探寻方法,严重缺乏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填鸭式管理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高分低能,是否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27、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
28、(3)周洪宇.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20
29、再次,要给学生解释的机会,自我反省的机会。陶老先生处理问题是看到的是学生的优点,首先赢得了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学生也开始深刻地自我反省,那么以后的问题自然就很好的解决了。中国共产d的一大工作法宝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我们应该留给学生自我批评的空间,不要只批评,认为这是管理工作的全部。没有事后的沟通,学生不会深思,也可能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地处理类似事件,达不成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
30、“生活教育”的范围不局限于学校生活,还包括社会生活。首先,社会本身就是学校,整个社会便是一个大学校。其次,社会决定学校,学校服务社会。
31、 首先,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为人师表的地步",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应能做到。比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自己首先要有创造精神;要使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教师就应当有高尚的师德,时时躬身实践,处处严于律己,给学生做出表率。
32、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在这一点上,陶行知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在办学实践中,陶行知十分注意尊重学生意见。比如,晓庄师范停办,教师不能回校任职,学生便自动组织“儿童自治学校”。对此,陶行知异常高兴并写诗恭贺:“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自治学校的学生认为这首诗中的“大"字需要改动,陶行知先生认为言之有理,马上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
33、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所提倡的师德规范。“师爱”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热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无论家庭地位高低、财富多寡、相貌丑俊,都一样看待,不可偏爱,不抱成见,不徇私情。 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在这一点上,陶行知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在办学实践中,陶行知十分注意尊重学生意见。比如,晓庄师范停办,教师不能回校任职,学生便自动组织“儿童自治学校”。对此,陶行知异常高兴并写诗恭贺:“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自治学校的学生认为这首诗中的“大"字需要改动,陶行知先生认为言之有理,马上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 热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他要求教师不仅上课对学生负责,课余时间也要严格要求学生,以免他们在闲暇时间做错事。对已经犯错误的学生,陶行知主张要用爱心去感召他们,让学生勇于改正错误。
34、陶行知曾经这样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化,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首先,“以生活做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其次,“生活决定教育”,人们的社会生活各不相同,因此所受的教育也就各有千秋。
35、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保持一颗健康,公平的心态,关注每个学生,善待每个学生,关心爱护他们,让她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成长。同时自己也要不断学校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充实自己,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陶行知教育理论》读书心得3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我受益匪浅,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教育”、“创造的儿童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以及“创造的教育”的独特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