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开卷有益是什么意思 1、书本备而不阅,犹如木片毫无益处。开卷有益。 2、于是,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忙耽搁了,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
1、书本备而不阅,犹如木片毫无益处。开卷有益。
2、于是,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忙耽搁了,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宋太宗由于每天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学问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十分得心应手。
3、开卷有益,汉语成语,拼音是kāijuànyǒuyì,意思是读书总有好处。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读书总有好处。出自《与子俨等疏》:“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4、”开卷有益“源于《渑水燕谈录》:宋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意思是:虽然政事繁忙,宋太宗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忙耽误了,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
5、我喜欢闲来逛书店,开卷有益,总比去做些无意义的事好。
6、(故事启示)这个故事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子罕巧妙地拒绝“行贿”;二是子罕设身处地地“助民”,完美地证实了子罕既能做到机警清廉,又深怀爱民为民之心。不贪为宝,是立身处世、从政为民的金科玉律。子罕一句“不贪为宝”的朴实言语,深含为人、当官的道理。子罕身为当政者,非但不贪,反而化弊为利,替民众造福,也给自己留下了好声誉,可谓是值得敬佩的高明人士了。
7、 (解释):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8、 (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开卷有益是什么意思)。
9、 (出自):《史记·楚世家》:“昔我文公,狐季姬之了也,有宠于献公,好学不倦 。”
10、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太宗日阅《(太平)御览》第三卷;因事有阙(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11、出自:晋·陶潜《与子俨等疏》:“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12、但无论如何,至少这部《太平预览》的整理、编撰以及最后的问世,弥补了宋之后不少书籍的丢失遗憾,也保证了中华文化在宋王朝得到整理,并使之能够继续延续下去。
13、这部书共有一千卷,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对于这样一部巨著,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上两、三卷,一年之内全部看完。可是有人觉得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要去读这么多书,太辛苦了,就劝他少看些。
14、释义:开卷:打开书本即读书;益:好处、收获。意为读书总会有收益。
15、 宋太宗由于每天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学问十分渊博,处理起国家大事如鱼得水,非常得心应手。当时的大臣们见皇帝如此勤奋读书,也纷纷努力读书,所以当时十分盛行读书的风气,连平常不读书的宰相,也孜孜不倦地阅读《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称。
16、 (出自):《史记·楚世家》:“昔我文公,狐季姬之了也,有宠于献公,好学不倦 。”
17、竹篮子自己本身是湿了的,他的身体里侵入了水分,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竹篮子的颜色越来越好看,越来越光滑,有色泽。
18、不过,在史学界,依然有不少人认为宋太宗编撰四部大书的动机是有问题的:宋太宗消耗文人们的时间来编书,完全是出于安置旧臣、笼络挟持文人的目的。
19、 对于这么一部巨著,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当宋太宗下定决心花精力翻阅这部巨著时,曾有人觉得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要去读这么一部大书,实在是太辛苦了,就去劝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过度劳神,对龙体健康不利。可是,宋太宗却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更何况我并不觉得劳神。”
20、意思: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释:放下;卷:指书籍。
21、 后来,“开卷有益”便成了成语,形容只要打开书本读书,总有益处。
22、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分句;指读书总有好处
23、这些书集中在史馆、昭文馆和集贤院中,时称“三馆”。三馆早在梁代就已经建立,但房屋都很简陋。宋太宗继位后,亲自到三馆观看藏书,感叹说:“三馆如此简陋,又怎么能接待天下贤士呢!”于是下令另修新馆,赐名“崇文院”。
24、有位哲人曾说过,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见书就读的人,而是会读书的人。
25、 可是,宋太宗却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
26、 (出自):宋·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轮勤。”
27、玄武门之变 | 那些女人 | 韩非谈人性周易 | 七人之典故 | 一毛不拔 | 颜值
28、其中,第一任皇帝赵匡胤,史称“宋太祖”,第二任皇帝赵光义,史称“宋太宗”。
29、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命文臣李昉等人编写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类》。这部书收集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归成五十五门,全书共一千卷,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