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崇拜希特勒正常吗 1、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希特勒上了前线,1918年战争结束,他又回到了慕尼黑。30岁的希特勒不再梦想做一名建筑师,他想成为整个德意志民族和国家的
1、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希特勒上了前线,1918年战争结束,他又回到了慕尼黑。30岁的希特勒不再梦想做一名建筑师,他想成为整个德意志民族和国家的“建筑师”,他暗自立下誓言“1918年11月9日,我已下决心做个政治家”。如果说1918年以前,希特勒所追求的建筑师的梦想是一个正常人的理想和愿望的话,那么,1918年11月9日他所追求的“国家与民族”的建筑师,绝对是一个邪恶的梦魇。(崇拜希特勒正常吗)。
2、1933年8月1日,星期一个极为普通的日子。
3、德威也酷爱自然和动物,她完全拒绝肉食、狩猎、马戏、用动物作为科学实验对象和穿戴动物皮毛制品。她在印度的家中养了几十只猫和很多鸟。但是,她对动物的这种热爱,是建立在对人文主义的拒绝基础上的。她有一本《对人的控诉》,就是对人文主义的彻底否定,其中说这个世界上多数人本来就是不应该出生的。在二战后,针对西方国家在前第三帝国推行的非纳粹化政策,德威轻蔑地说,你或许可以在政治上推行非纳粹化,“但你不可能把自然‘非纳粹化’”,表达的就是由宇宙秩序规定的自然等级不可动摇的信念。
4、那么,在希特勒头脑里纳粹化的德国建筑风格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概括而言就是:“汉森的维也纳‘国会大厦’+ 特罗斯特的新古典主义+早期巴洛克和19世纪德国浪漫派建筑风格 = 纳粹德国的建筑风格。”(赵鑫珊:《瓦格纳•尼采•希特勒》 文汇出版社 2007年8月出版第316页)
5、在希特勒所营造的宏大建筑和巨大砖石的背后,所反映出的是对人的轻蔑、侮辱和冷酷,在借用建筑宣称日耳曼人种优越的同时,通过这些石头诱骗和驱役成千上万无辜和善良的人民沦为炮灰,去实现一个超现实的强国之梦。在这里,无论是总理府还是“褐色大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办公地点和接待来访者的场所,而成为了希特勒手中的一个工具,建筑物再度以其强悍的姿势,扮演了浓重的政治角色。
6、“不是尼采?”里芬斯塔尔继续追问。“不是,我实在不晓得该拿尼采怎么办”,希特勒说,尼采更像是一个艺术家,而不是哲学家,他不具备叔本华那种水晶般清澈的理解力。
7、最有名的是是德国“火箭之父”d卫军少校冯.布劳恩。战后被美国花大价钱请走,不但没受到审判,还主持了土星五号等大工程,成了美国航天之父和阿波罗登月设计师,被看做美利坚的“民族英雄”,最后从美国航天局(NASA)副局长的职位上退休。
8、二战之前希特勒曾预想过与中国一起二分世界……
9、当时国军最精锐的部队都是“德械师”,这些部队除了训练还有些不足外基本装备等于德国陆军的二等简编步兵师,装备水平并不比日本甲级师团低。
10、然而当希特勒遇见电视台,一切都不一样了,他以独到的视野,透析当今德国社会真实的问题,犀利的言辞迅速获得了广大民众的心,成为了一个大嘴式的名人
11、客观地说,在这一时期,希特勒相当勤奋和刻苦,无论是读书还是绘画他都是废寝忘食。在维也纳的日子里,他一共画了700多张图片,素描、水彩炭画、钢笔淡彩和油画大约在2000件至7000件之间。这种习惯他一直坚持,不论在一战前线的战壕中,还是后来在监狱里,总之他都没有撂下他的画笔。
12、希特勒读过不少世界文学名著,譬如《汤姆叔叔的小屋》、《格利佛游记》、《唐·吉诃德》、《鲁滨逊漂流记》。在《鲁滨逊漂流记》中,希特勒感知到“整个人类史的发展进程”;他认为《唐·吉诃德》“巧妙”地捕捉到了一个旧时代结束时的精髓。希特勒拥有这两本书的插图精装本,他还对法国画家古斯塔夫·多雷绘制的唐·吉诃德有格外深刻的印象。
13、(希特勒6岁,由于他父亲被调往林茨任职,全家又搬回奥地利。)
14、但直到今天,被迫害的在德华人们始终没有得到赔偿,因为德国当局始终不承认,其对华人的迫害是出于种族原因,而狡辩为只是“正常”的警察执法行动。
15、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德威频繁旅行,和纳粹的残余势力建立了密切联系。他们当中有d卫军军官斯科尔兹内,此人是第三帝国的传奇人物,1943年意大利反法西斯政变后,墨索里尼被秘密囚禁在一处难以登临的高山之巅,斯科尔兹内率领突击队,乘滑翔机从天而降,把墨索里尼解救到柏林。纳粹垮台前后,他授命组织“敖德萨行动”,把一些纳粹精英转移出德国,散布在世界各地,他本人受西班牙独裁者佛朗哥的庇护。德威曾前往西班牙看望他。
16、其实,如果真有化身,德威倒称得上是希特勒的女阿凡达。
17、以我的个人理解,一个家庭幸福,爱情甜蜜,儿女争气的男人,他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他做事不可能极端偏执,冷血无情,没有底线。他也许最想做的事,是想把他的幸福分摊给别人,让这个世界上的苦难能减少一分是一分。
18、在德国甚至是佛教徒或者是某邪教组织都要事先声明,他们的标志是和希特勒的标志方向相反的。
19、这一点,也使得我们不得不注意长期以来在中文语境下被忽视的纳粹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纳粹对自然环境和动物权利的保护,在形式甚至法规上,确实是今日绿色政治和生物多样性运动的先驱,因此似乎给历史叙述出了难题。其实,第三帝国的生态政治,不过是纳粹主义反人类的一个极端表现罢了。
20、在怀揣“美国梦”的各国移民中,相对于热爱种土豆的爱尔兰人、情绪易激动,善于拉帮结派的意大利人、性格阴郁,不合群的波兰人,德意志移民显然更受欢迎。
21、阿栋这样的症状,曾被一些精神科医生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和强迫症,但经过精神科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22、到了19世纪中期,尤其是1848年欧洲革命(欧洲史上最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后,德国国内局势持续动荡;此时,美国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西进运动,在血腥清洗了原住的印第安人后,中西部大片的处女地等着人们开发。
23、德威自幼对法国就缺乏归属感,对其政治文化也格格不入。还在少女时期,她就公开表现出对启蒙运动思想家、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以及大革命和共和国这些法兰西民族引以为豪的政治文化标志的不屑,为此甚至受到所在中学的惩戒。这种政治早熟或许和她移民的身份有关。她从法国人转为希腊人,既是国籍认同的变化,一定意义上也是对欧洲价值观的拒绝。
24、于是,治疗师Lucy为他做了2次深度催眠下的创伤修复,处理了阿栋曾遭受同学欺凌的心理创伤。之后,我再次为阿栋进行深度度催眠下的条件反射重建。果然,这一次,非常顺利。
25、紧接着,二战期间,美国还有个“回形针计划”,旨在不惜一切的争取纳粹德国科学家。(下图,“回形针计划”中,数百名赴美的德国科学家)德国战败后,又出现了大批德国科学家赴美定居、入籍的高潮。
26、法西斯主义本来就是一个成分复杂的思想体系,而且深受实用主义政治原则支配。而德威又是这样一个思想体系中的异数,要做到对她的深入了解,对于专业的思想史学者来说,也非易事——某种意义上也无此必要。但择要而言,有两条比较清楚而相互缠绕的线索。第一是她的身份认同从西方中心地带向边缘的转移,第二是泛雅利安乌托邦理念的形成。
27、这种假设没有满分回答,但瓦尔特·本雅明曾说过,你能从一个人的藏书里知道许多信息,譬如他的阅读口味,阅读的习惯。如果你看看希特勒平时都读些什么书,你就知道,他为什么变得这么残暴了。
28、二战爆发后,德威想去德国用自己擅长的语言才能为纳粹宣传机构服务,为此她和穆克赫基(AsitKrishnaMukherji1898-1977)结婚,取得英国臣民身份,放弃了希腊国籍,想通过意大利进入德国。穆克赫基是身世高贵的婆罗门,激进的“印度使命”领导人,这个组织代表了印度高等种姓中的准法西斯主义者,他们在政治上敬佩纳粹对英国的挑战,在文化上感激德国东方学界对印度古典文化和语言的推崇。德威和他早已结识、志同道合。但婚后德威还没有来得及成行,1940年6月意大利对英国宣战,她只得留在印度。
29、从一开始的穿越,满身污垢的希特勒躺在一片翠绿的草地上,醒来,晕头转向,被小孩儿嘲笑···嚷嚷着帝国千秋大业的希特勒于现代社会显得近乎笨拙,又格格不入
30、随后,我又了解了阿栋的原生家庭。阿栋是家里独苗,从小备受宠爱,尤其是妈妈和姑姑的溺爱,把他保护得非常好。再加上阿栋的父亲忙于工作,很少与孩子交流,阿栋便逐渐养成了胆小、怕事、过于单纯的性格。这也是导致阿栋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源之一。
31、纳粹的举手示意礼有以下几层意思: 偏激爱国主义的信仰与军国主义严格等级制度的体现与绝对服从; 纳粹dd员和民众对希特勒的无限崇拜和绝对服从; 决心沿着希特勒指引的争取雅利安人胜利斗争的方向前进.
32、书中特别鄙视那些模仿外国风格的建筑,大力称赞维护条顿色彩的建筑师,把拥有巨大圆顶的德国国会大厦简直夸上了天,称之为“德意志帝国多元有机体的艺术映像”。和本书的作者奥斯伯恩一样,希特勒终生迷恋德国的首都和普鲁士军国沙文主义,他们不一样的是,希特勒做出的事情不仅仅局限在赞美和感叹,而是“我们要把柏林市内丑陋的地方完全清除掉,此后凡是柏林得到的东西必须成为模范”。
33、经过这4年的临床积累、技术迭代,我再回头看阿栋这个个案的时候,发现那时我们对精神心理障碍本质的理解其实比较肤浅,对阿栋的治疗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
34、德国向中国转让当时陆军装备的现役武器和制造设备,并派军事专家来华训练中国军队并培养部队高级参谋人员。
35、特朗普家族的经历,几乎就是美国白人移民成功的典型。美国人名字里面有“斯坦”(比如,爱因斯坦),伯格、盖茨(比如,比尔·盖茨)大都有德意志背景。
3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随身带着这部叔本华的核心著作。拍摄《意志的胜利》的女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曾经访问希特勒最喜欢阅读谁的作品,他的答案是:叔本华。
37、我在上文提及了,当时我对阿栋下的“反社会型人格改变”诊断其实有误。更准确一些,应该是偏执型人格改变。
38、希特勒并不喜欢日本人,反倒是认为中国人是和日耳曼人一样优秀的民族;
39、说几个典型,比如,犹太人爱因斯坦,在30年代末看到欧洲排犹的阵势,赴美访学后,干脆就不走了,美国高高兴兴的捡了个大便宜;
40、只是可惜数量较少,基本都在淞沪会战和徐州会战中损失了。
41、像这样普通人的来信,帝国总理办公厅每天都要收到成千上万。来信以及邮寄的包裹来自德国各地,有些还来自欧洲其他国家。写信的有工人、农民、国防军士兵、知识分子、政府公务员、还有中小学生。男女老少,形形色色;而来信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参伍错综。
42、“当时我才十一岁就不得不违抗(我父亲的意愿)......我不想当公务员。
43、中国什么都不行,只有一本书还不错,而且在他心中还很神圣,那就是《孙子兵法》。”
44、希特勒是个完美主义者,不光要自己幸福,更要全国人民幸福。之所以有他的精于求精,才有了德国雄厚工业基础,说白了德国现在还在吃希特勒时代留下的老本。
45、这些场景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不可思议的集体疯狂的印象。一向以科学、严谨著称的德意志民族为何会出现群体性的疯狂状态?为什么希特勒会获得万众拥戴,把个人崇拜搞到登峰造极?
46、他预见柏林有朝一日会成为世界的首都,不管是谁走进了国家总理府,“都应该感觉自己正站在世界的主人面前,甚至在穿越凯旋门之前,走过军魂堂到人民广场一路上的景色,也都应该让人屏息凝神。”
47、特朗普在大多数国人心中的印象都不佳,至于这种印象是如何造成的,我在这里不想去深入挖掘其中原因。我只想说,尽管有许多人讨厌特朗普,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特朗普是命运的宠儿,他不仅有权有钱,还拥有一个令世人羡慕的幸福家庭。
48、之后,我简单地重塑了一下他的学习状态,让他在学习情境中比较愉悦,提高学习效率。
49、我们不妨举个例子。纳粹上台之初,德国的收音机普及率不高,一时间也没法让家家户户都很快拥有一台收音机,于是当局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下达了集体收听广播的命令,大伙在一起收听元首的极富煽动性的演讲。而等到二战开打的时候,德国收音机的普及率已经到了家家户户,即使走在大街上,街头的扬声器照样会把希特勒的声音传送到你的耳朵里,这就使得希特勒的各种演讲能够无缝地插入民间的各个角落,进而获得万众拥戴。
50、每个社会都有一些阴暗角落,都少不了一些政治极端主义者和反社会的心理疾患者,都能听到和看到一些对于正常人来说是匪夷所思的言论和行动,尤其是形形色色独裁者的“粉丝”,他们坚信自己心中的偶像是死后遭人泼了脏水,被歪曲和污蔑得不成人形。德威的行为属于这个人群,但在思想上又绝不仅是走火入魔。
51、特朗普或许不能流芳百世,但希特勒注定只会遗臭万年。
52、(1933-1938年的六年里,纳粹d每年都在这座“可以容纳34万人”的广场举行纳粹d及其支持者的集会。图为1937年,纳粹集会。)
53、希特勒上台的第二年,就迫不及待地委托特罗斯特进行建筑设计,例如“元首官邸”、“德国艺术馆”、“褐色大厦”、“暴动阵亡战士纪念大厅”,以及一些行政办公楼。其中“褐色大厦”就是他所设计的一栋典型的纳粹化建筑。“褐色”二字得名于希特勒早期的武装组织“褐衫冲锋队”。“褐色大厦”正门装饰着一个巨型的纳粹十字架,给人以先声夺人的视觉冲击,大门后的大厅则是一个长长的走廊,要想进入希特勒的办公室,必须首先穿过这道走廊。当一个人走在这空无一人的大厅,置身于两侧巨大的雕塑空间中,四周悄无声息,耳边只能听到自己橐橐的靴声在空旷的大厅中回响,此时此刻心中一定会涌现出一种莫名的无助感。据说,凡是走进过“褐色大厦”的人,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压抑感,无一不被它那种可怖的气氛所震慑不已。
54、从1946年春天开始到1949年夏天结束,“去纳粹化”的清洗活动足足忙活了三年。在参与被调查的1341万德国人当中,有650万人曾是纳粹d员,这其中有将近50万名教师,65%以上的公务员,80%以上的法官和律师,都曾经是纳粹dd徒。
55、19世纪末的德国移民潮中,就有特朗普的祖父Friedrich Trump的身影,他1885年来到纽约时,还是一位几乎不会说英文的16岁少年。32岁那年,Friedrich回了趟德国,迎娶了Elisabeth·Christ。之后,两口子一起回到美国,通过开妓院和炒房地产成了当地的富裕阶层,繁衍了整整齐齐的一大家子人,几代人的功夫,从寻求温饱的落魄移民变身成了土豪家族。
56、假如你看过希特勒的《我的奋斗》就会发现,以上全是无稽之谈。《我的奋斗》“国家与社会主义运动”第二章节选:
57、谈到家庭幸福,人们头脑里就会一个共同认可的基本模式,夫妻恩爱,经济宽松,儿女学习成绩优秀,且各自都事业有成,所以说幸福的家庭都大致相似。谈到家庭的不幸,就没有一种固定模式了。都是各有各的难,各家有各家的苦,就单说家庭的破裂,各种破例的原因也会是千差万别。
58、事实上,任何一个建筑都包含着外在的物质价值和内涵的精神价值。通过遗留下来的那些举世无双的历史建筑和文明遗址,后人不仅可以追溯到文明的起源,了解到文化的传承;而且可以找到自身的投影和镜像。
59、希特勒对军事装备的“年鉴”特别着迷,尤其是海军舰艇、飞机和装甲车辆的“年鉴”,他每一年都买,还拥有英文版以便比较,接着又有了法国版和俄国版。1935年的《海格尔坦克手册》,对装甲车辆的“起源”以及“识别指南”做出了说明,还有1935年的手册《世界各国海军及其战斗力》,以及1940年的《维尔战舰手册》都是被希特勒频繁翻阅的书。
60、我们发现,创伤事件、尤其是叠加性创伤导致的偏执型人格改变非常常见,具体表现为敏感、多疑、总觉得有人盯着自己,把别人好意当成坏意等。而反社会型人格改变往往是由偏执型人格改变发展而来的。
61、中国人还喜欢大事,在网络上宣传大众汽车是希特勒的杰作,但是德国人根本都不知道这件事情,只有年龄非常大的人懂得大众汽车和希特勒的渊源,但是也不敢在公开场合说。
62、令人悲哀的是,此时此刻,他们自己却浑然不觉,一直沉浸在一种崇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之中,真的以为只要跟随伟大领袖投身到无比壮丽的革命洪流中,就能够创造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神圣事业。
63、尽管父亲不再反对,但是希特勒的艺术梦想也充满着坎坷。他中学没能够毕业,原因是数学和自然史不及格,而其他科目像德语、化学、物理、几何、也仅仅勉强及格,地理和历史是“良”,唯独绘画是“优”。
64、法国-希腊-印度:身份认同和泛雅利安乌托邦
65、这是年轻的希特勒参军时买的书,一本厚达三百页的柏林建筑史书籍。在香烟、烈酒与美女唾手可得的时候,这位前线士兵却买了一本关于柏林文化珍宝的书籍来打发时间,事实上,希特勒1914年参军填表格,上面要写自己的职业,他写的就是“艺术家”。
66、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认知错误:认为黑人或者中国人可以变成德国人,因为他学会了德语,并愿意在将来讲德语,甚至为德国政d投赞成票。我们的布尔乔亚主义者永远不能清楚地看到:这种‘德意志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去德意志化’。……这种过程不是‘德意志化’,而是在摧毁德国的元气。
67、二次大战和冷战的结局一度给人带来意识形态终结的错觉。但自1990年代以来,形形色色极端主义的观念和运动不断复活和强化,参与者既有上个世纪政治斗争中幸存的遗老,也有全球化时代崛起的新秀。他们挑战人们对20世纪极端主义政治运动的历史记忆和道德评价,重构被20世纪的政治实践瓦解的种族、宗教和阶级乌托邦,用各种意识形态话语觊觎政治权力,否认人人平等的民主原则。人类社会和它们的斗争也仍然围绕着那个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老问题:人之为人的一些基本权利和保护这些基本权利的基本制度。对莎维翠·德威的一定了解,不但有助于增强对极端主义意识形态的抵抗力,也有助于深化对现当代历史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
68、山区的夜晚万籁俱寂,气候凉爽宜人,令人极易身心舒服地进入梦乡。我每天都睡到八点多钟才起床吃早餐,饭后坐在树荫里喝茶,和亲人们聊天,看小朋友们在野地里玩沙子,看孩子们在菜地里兴高采烈地亲手采摘瓜果蔬菜,悠闲而舒适的日子真有一种《桃花源记》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感觉。
69、1932年,已经成为纳粹d首领的希特勒曾踌躇满志地宣称,“国家社会主义塑造了一个包括儿童和老人的群体,没有人能够使这部德国生活的庞大交响曲沉默”。他的目的其实已经达到了,在那个疯狂的时代,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就是一座建筑在纳粹主义的精神上,构建在每一个德国人的灵魂中的罪恶之国。
70、当二战临近结束时,德威不能忍受广播里和街头巷尾对德国将要失败的报道和议论,离开加尔各答跑到了乡下。战争一结束,她立即决定去欧洲,从那里进入德国。她没有能和第三帝国共同斗争,但要为第四帝国的崛起奋斗,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故事。1952年,她出版了《熔炉中的真金:战后德国的经历》,把德国战后的物质匮乏和文化危机都归于西方盟国,渲染德国和奥地利人对民主的失望和对希特勒时代的怀念,坚信雅利安人会再度崛起,告诉世人他们之所以恨希特勒是受了西方的欺骗,对他根本不了解。
71、一战后,大学生德威来到希腊寻根,倾倒于那里浓厚的古典文化氛围和人文风情,增强了她希腊人的认同。恰在此时,她热爱的希腊遭受了一场重大的民族危机。奥斯曼帝国由于在一战中加入德奥集团,战败后瓦解,只剩下小亚细亚的本土,而希腊则企图借机在小亚细亚西部扩张,和新建立的土耳其共和国发生冲突。结果希腊在军事上失败,被迫接受《洛桑和约》,从小亚细亚撤回几乎全部的希腊人,人口超过本土人口的四分之造成了一场巨大的人道灾难。在此以前,土耳其帝国已经对境内的希腊人进行迫害甚至种族屠杀,数十万希腊人丧生。
72、按照启蒙主义线性历史观,一神教取代原始宗教是进步。但否定一神教、回归原始异教,正是纳粹反启蒙主义精神文化的核心:纳粹崇拜的就是一个神秘的前基督教世界的日耳曼异教(occult)。纳粹的所有标志,例如卍、骷髅、双闪电、黑太阳光轮等都和这个神秘宗教有关,d卫军还有自己秘密的神庙和祭祀仪式。与此相联系,德威和纳粹都批判理性主义和科学思维,认为它们是对原始性和自然性的僭越。
73、除了雅利安种族主义,德威和纳粹之间还有很多共同点,最根本的是对宗教人文主义和启蒙人文主义这两个西方近代文明的基本观念的否定。人们一般认为,启蒙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确立了工具理性,否定了中世纪的以神为中心、以信仰为生活原则。但德威认为,西方宗教把神与人的关系看成是宇宙间唯一的关系,独尊人类,认为自然和动物是神为了人而创造、由人来支配。西方宗教也建立了神的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这和人文主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是相通的。
74、德国人对于二战的反思,实际上就是把所有在二战中犯下的错误都归结到希特勒的头上。这点有点类似于日本人,把所有对于二战的错误都归结到军阀头子头上。他们认为他们在二战是无辜的,犯错的是希特勒。
75、我们在深度催眠下的创伤修复对此进行处理,然后再给他们建立高效学习的条件发射,这样速度会更快,效果更好。
76、且在此同时被逮捕并送入集中营的,还有相当数量的德国妇女,他们都是被逮捕华人的妻子、女友,或者仅仅是朋友。而逮捕他们的罪名为:种族亵渎罪。
77、即使是新纳粹d人也不敢这么做,因为所谓的新纳粹d,他们虽然和纳粹有类似的思想,但是从来不敢把希特勒或者是希特勒的标志当做自己的代表。
78、由此,德国全国范围内对华人的歧视、排斥、打压逐渐升温,华人学生在学校受到种族主义者的羞辱欺凌,华人劳动者在工厂、公司受到排挤打压。即使是在正常生活中,也会时常受到警察和纳粹d徒的恶意攻击和刁难。
79、希特勒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很多世界人民心中的法西斯、大恶魔,但是在德国人民心中希特勒却是一位大英雄。
80、不但如此,德威对这些人类赖以平等生存的原则的厌恶,是和她拒绝以人为本这个人类社会不言而喻的共同立场、把自然和动物在价值观上置于和人同等的地位有关联的。
81、1940年纳粹攻陷法国,希特勒特意留下与埃菲尔铁塔的合影
82、赵刚:“独立作家”专栏作家。自由撰稿人,作品散见《随笔》《书屋》《经济学家茶座》《历史学家茶座》《读者.原创》《杂文月刊》《南风窗》《散文》等报刊,并且在《中国经济时报》开设专栏。
83、希特勒还收集了一系列可以为反犹主义宣传册和伪科学书籍,为他的理论添油加醋,比如张伯伦的《十九世纪之基础》、汉斯·君特的《德意志民族的人种学》,以及亨利·福特的那篇臭名昭著的《国际犹太势力》。
84、一战后,德国战败,受到了相当严苛的制裁,国运跌到了谷底,国家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外部威胁。面对外部压力的步步倒逼,德国要翻身,必须进一步拓展生存空间,但战后的德国经济遭到重创,国家资源又极端窘迫,怎么办?只能大量依赖外债和经济援助来促进工业发展。
85、其次,一战后德国的衰退和战后惨状,很大程度上皆因外部压迫导致。为了抵抗外部压力,德国在政治体制方面就要极端中央集权,个人独裁和崇拜由此而成。
86、德威还在战后的新纳粹和形形色色的极右翼势力中建立了声望。她是“国家社会主义世界大同盟”(一个新纳粹的全球组织)的发起者。在参加这些组织的野营(仿效第三帝国青少年的集体活动)时,她甚至像年轻人一样,清晨起来在河里洗冷水澡,因为“只有意志薄弱的民主主义者才睡懒觉”。欧洲各国警方对她的名字非常熟悉,她多次遭遇拘留、传讯、驱逐出境和拒绝入境。
87、除诺因加默集中营外,在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布赫瓦尔德集中营、毛特豪森集中营都有关押华人的记录!
88、1937年,希特勒突然萌生要建造第三帝国新总理府的念头。于是他任命斯佩尔为总建筑师,工程期限一年。“花费多少钱,我不在乎;但要赶时间,而且要造的牢固”。希特勒给斯佩尔下了死命令。斯佩尔不负重托,调用了7000名建筑工人,日夜加班,终于只用了9个月就完成了全部工程。为什么希特勒要别出心裁地建造一个新的总理府?在一次晚餐会上,希特勒一不留神泄露了天机:今后不管是“谁踏进总理府,他就会有朝拜世界主人的感觉。”
89、二是因为,我们对精神心理疾病的理解在不断深入,治疗技术在不断迭代;如今我们再回头去看阿栋的治疗过程,发现了很多不足,还因此总结了新的治疗心得。这样的回顾是非常有意义的。
90、德意志第三帝国总理办公厅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封从德国农村寄给总理希特勒的来信。写信的是一位普通的果农,名叫布鲁诺.科赫(BrunoKoch)。他在信中写到:“我终于如愿以偿,成功地研制出一个全新的珍贵草莓品种。为了展现对帝国总理的敬仰和爱戴,我恳求将这个新品种命名为‘希特勒草莓’。”信写得十分诚恳,情感也很真挚。看得出,这位农民非常实在,真心实意地希望帝国元首能够接受这个请求,以希特勒的名字命名草莓。
91、我的朋友们一直敦促我为了全人类写信给您。但我回绝了他们的请求,因为我感觉自己无论写什么信都很鲁莽。然而事实告诉我,我不该多虑,必须不计后果地提出我的呼吁。
92、相传甘地和希特勒都是吃素的,实际上,据《纽约时报》的记者调查发现,希特勒“酷爱乳鸽”,而且喜欢吃巴伐利亚香肠及鱼子酱。就算是最宽松的素食定义,希特勒也算不上素食者,但甘地、达·芬奇、托尔斯泰、萧伯纳却都是地道的素食者。
93、此时的德国人纷纷涌向中西部,有的地方整村整村的向美国移民。德国移民因此从早期的东部地区,遍及美国各地。一段时间,甚至在美国的中西部某些地区,德语险些取代了英语成了官方用语。
94、所以,千万别相信一个家庭不幸福不健全的人,能给人类带来幸福,给世界带来和平。以希特勒为代表的一大批独裁者,就像是一个个罪犯的记录案例,给了世人清醒的警示。这些独裁者们大多性格暴戾乖张,喜怒无常,长期一人独居,连妻儿都容忍不下,在他们的眼里,没有任何人能比他们的权力更为重要,更吸引人。他们无一不是权力的病夫,嗜血的魔王,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绵绵无尽的苦难。
95、德威在她孕育多年的主要着作《闪电和太阳》(1958年出版)中说希特勒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毗湿奴的阿凡达(梵语,意为“化身”),这本书成为当代新纳粹运动和西方新种族主义者的最爱,还有缩写本问世。
96、唱诗班|当邓丽君遇到辛弃疾,在歌中复活的诗
97、加之,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燃起了淘金热,在欧洲引发了赴美垦荒、淘金的高潮,此番移民潮,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初。
98、接着,我又询问阿栋对学习的看法。阿栋对此也表现得很激动:“我要好好学习,以后考上一所好大学,一定要有出息。”
99、希特勒看有关心灵学和神秘学的书籍不少,这些书很多是1920年左右买的,还有一些怪力乱神的书,比如1922年的出版的《死者还活着!》,该书列出了不同欧洲国家关于“神秘学、梦游和唯灵论”的案例,并附上16张照片作为超自然事件“无可辩驳的证据”。其中一张颗粒很粗的黑白照片,呈现出1909年在热那亚举行降神会时,四个人让一张桌子悬浮起来的照片;另外还有一张道貌岸然的绅士的照片下面写着:这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的鬼魂。
100、1949年2月,在二次大战后盟军占领下的德国科隆,英国军事警察逮捕了一个中年女子。这个女人在一些城市秘密散发了一万多份呼吁复兴纳粹运动的传单。这些传单以“德国人,民主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开篇,回顾战争年代德国的“光辉岁月”,说今天在西方强加的民主下只有“饥饿、羞辱和压迫”,最后以“我们的元首还活着,他将带着前所未有的力量重返人民。奋起反抗吧!希特勒万岁!”的口号结束。
101、在希特勒眼里,建筑艺术之所以高出于其他艺术,是因为它是纳粹精神的最好载体,一幢宏伟的充满法西斯风格的建筑不仅可以展现整个日耳曼民族新的精神面貌和它的奋斗决心、意志、以及信仰,而且能够流芳百世供后人瞻仰。
102、现在,阿栋已经完成了专升本,考到了一个本科院校,还准备继续考研,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比较清晰的规划,抗压、抗挫折能力也有很大提升。
103、首先,一战后,德国的极端破坏以及由此造成的巨大心理落差,使得人们的救世主情结抬头,而希特勒的出现,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要。
104、假设希特勒在1937年突然暴毙,那么他绝对是个伟人。而如果他在二战中胜利,那么他将是英雄。
105、里芬斯塔尔是个很会送书的人,摸到了希特勒的喜好之后,她贡献给希特勒图书馆的最宝贵礼物,是第一版的德国哲学家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的全集。她还在第一册的封面扉页写上了对“我亲爱的元首”之“最深厚的崇敬”,题词日期为1933年6月20日。她的好朋友方克评价这套书送得好,“《费希特全集》既填饱了希特勒的藏书家野心,又奉承了他在哲学上的自负。”
106、这证实了我的猜想:那几个同学经常用咳嗽来干扰他,他对此非常焦虑、愤怒,长期多次之后,他便形成了条件反射;还进一步泛化,听到任何人的咳嗽声都愤怒,感觉被针对,有屈辱感。
107、但现在,我们发现,患者的学习障碍经历其实也是一种创伤,包括学习的情景,患者的负性情绪,错误的认知,还有他们当时的躯体感受等,创伤给患者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08、最后的一段,希特勒拍了属于自己的电影。有一句台词:为什么你们杀不死希特勒?因为所有德国人心中都有一个希特勒
109、因为在他担任德国领导人期间,确实为德国带来了很大的利益,他让德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几乎每个人都过上来不愁吃不愁穿,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
110、这时,我不禁想起了曾看到过的两幅照片,一幅是特朗普的全家福照,一幅是希特勒独坐中间被众多美女簇拥在一起的照片。
111、这个夏天,我和家里亲人们在南岳山上避暑,这里位于大山深处,空气清新,水质优良,农家饭菜非常可口。我们家兄弟姐妹及小孩子十多个亲人,每年都会来南岳山上长住一段时间,在这里享受全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幸福生活。
112、 很显然,您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能阻止一场毁灭人性的战争的人。无论您眼中的目标有多么宝贵,您都非要为了那个目标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吗?您可否听取一个刻意避免战争,但依旧成绩斐然的人的建议?总之,如果写信给您有所冒犯,希望得到您的原谅。
113、欧洲现在那么多国家,多像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啊!如果希特勒成功了,那他绝对也是个秦始皇一样的存在。好了,话不多说进入正题!人无完人嘛,有点小毛病小怪癖也实属正常,那么希特勒的怪癖是什么呢?
114、哈耶克有一句名言:“一个富人得势的世界,也比一个得势才能成富人的世界要好些。”从穷人得势的希特勒身上我们已经看到了哈耶克这句名言的不凡醒脑之魅力。那个说特朗普不能和希特勒比拟的年轻人错了,倒不是我崇拜特朗普,不,我从不崇拜权力。而是说任何独裁者都不值得我们崇拜,世人应该做的是对任何人格不正常的独裁者抱以警惕。
115、相信世界上发生的两次战争大家都不陌生,分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由希特勒发起的,他制造了这一次世纪毁灭性的战争。
116、其他有关武器、军事战略和著名将领的书籍,希特勒也很爱看,比如恩斯特·荣格尔《火与血》,斯文·赫定《洲际战争中的美国》,汤玛斯·卡莱尔《腓特烈大帝的历史》等。
117、传统时代,由于信息传播方式落后,领袖的个人影响力不能深入基层。其权威塑造,通常只是依附于其所取得的权力,最多也就是再添加一点血统出身、宗教身份等诸如此类的外在认定的作料加持。但这种权威背后,人们尊崇的更多的是权力、血统、宗教认定等外在因素,而非个人本身,所以不具备个人崇拜的基础。因此,在古代社会,世俗领袖除了确实建立过实实在在的大功业(比如拿破仑、成吉思汗等),很难让人对其个人本身产生崇拜。
118、德国统一后,迅速赶上了工业化的第二个高潮,经济发展迅猛。到一战前,德国经济位居欧洲第世界第国内工业结合高技术的发展,已经控制了大部分欧洲的工业力量。可以说,一战前德国的国运算得上是顺风顺水。
119、恰恰就在此时,希特勒的出现,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要,而他本人也需要利用民众对政治强人的个人崇拜,增加民众的心理同一性和对国家的认同感,进而得到他们的支持,这更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实现。
120、那些眼里只有利益二字,一切只是为了利益的人是理解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