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格物致知的意思 1、格物就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本体之证”,通俗一点说,做什么事心是否得正,本身的一切行为就可以证明,也是心和行合为一体,就是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格物
1、格物就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本体之证”,通俗一点说,做什么事心是否得正,本身的一切行为就可以证明,也是心和行合为一体,就是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格物致知的意思)。
2、古人认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礼记•大学》
4、找个舒服的姿势,躺或坐(躺平身体)。闭眼或微睁观一个点。
5、《礼记·大学》是一部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著作,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具体内容、主要措施、主要原则及方法等方面对《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进行简要概述。
6、简单地说,格物致知就是严格“物”的先后本末,直至“知”了隐藏其中的道理。格物致知就是“格物”从而“知道”。
7、致知一般理解为达到完善的理解。南宋朱熹将“致知”理解为:致,推极也。格物一般理解为探究万物的规律或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儒家认识论方法论的重要问题。
8、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9、这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今物质主义盛行的社会中,很多人的内心失去了平静,因而就很难在知识和智慧上有所得。
10、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礼记•大学》
11、译义: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则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意欲使自己意念真诚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
12、也就是说,通过格物而致明德。格物致知是一个方法。
13、《礼记》的体系与孔子的思想一脉相承,孔子谈“好学”也是把对待“物事”的态度放在第一位。最典型的是下面一段论述:
14、格物,即格除心物。致知,即致良知,即复天性,即明明德。其中,格物的“物”字为关窍所在。《阴符经》云: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所以,格物的真正操作就在这句话里。
15、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
16、在我们看来,“格物”是道德范畴,而不是“探究物理”的科学观察分析。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道德是第一重要的,它优先于知识和智慧。对此《礼记•大学》讲得十分明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博大的学习首先在于“明明德”。
17、“格物”是道德范畴,指人对物事的态度,意思为“按照一定的法则取舍物事”。《礼记》中的类似表达为“仁人不过(失)于物”,志士仁人不让自己丧失在物事之中。由此才能获得“静心”,才能思考问题,从而在知识智慧上有所得。
18、“格物致知”出自于儒家的经典《大学》。大学被后世儒者认为是儒家的入门篇。但这个“入门”不是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而是说《大学》是儒家学问的概括。而“格物致知”,就是儒家全部学问的基点。
19、他发明了古本《大学》宗旨并主张“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这就是格物的由来!
20、 王阳明早年受朱熹的理学影响,知道成为圣人的条件是“格物致知”,于是便去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然而竹子之理没格出来,自己却病倒了。显然,“格物”不是随意“格”的,而是要用遁甲的九宫格。
21、 现在的人可能很难理解,“食无求饱”是吃饭问题,“居无求安”是居住条件,怎么能与“好学”挂起钩来了?然而在孔子的思想中,一个人只有限制对物质的欲望,内心世界才能获得安宁,也才能动脑筋学习思考,从而获得进步。这一点很有现实意义,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的内心世界充满着各种物质诱惑,心情始终处于极度烦躁不安的状态,如此就很难静下心来读书学习思考,也就无法获得知识和智慧。
22、按:“格物致知”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成了儒学思想的千古难解之谜。古往今来,对它最流行的解读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然而这实际上是以后人的观念来曲解古人,违背了经典的原意。“格”在古时是作“限制”、“限止”、“法则”讲,“格物”指的是一种道德修养,强调人不能在物事上丧失自己,唯如此方能静心、有所思,从而在知识智慧上有所得。这一崭新解读对于今日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3、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
24、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5、所以格物简单说来,用自己学得的知识来分析和判断周围的人物和事物。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建立完善的三观。致知就是懂得“本心”分辨是非真假,与此同时,在与别的人和事接触时更进一步的了解自己,更好的找到自己的定位。
26、到了明儒王明阳那里,格物致知就不是一个方法了,他经过“格竹子”,认为格外物根本不对,所以直究心源,提出“知行合一”的著名论断。说,格物就是了达自心,性德本具。这是他的证悟。此说一出,立刻被主流儒士目为异端。
27、 其实,颜回的“好学”主要不是表现在他的读书学习上,而首先表现在他对待物事的态度上。这是儒家的传统价值观,只有明白这一点才能弄懂儒家思想。
28、上述例子中的“过”做“失”讲,就是说仁人不让自己丧失在“物事”之中。为什么?《礼记•大学》说得很明白,“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就是说物事有本末之分,本末颠倒则一事无成,所以要“格除”那些“末”的物事。
29、从这个意义来说,毛泽东是中国5000年文化的集大成者。
30、也就是说,通过格物而致明德。格物致知是一个方法。
31、又比如说,格物如撞钟,致知如听钟声。“格物”是事,是要下力气去做的,而“致知”却不是事,自然而来。
32、我们被与我们无关的信息刷屏,每天花五六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茫然而焦虑地盘手机,试图通过信息的扩充来获得无用的安慰。虚拟的体验,不断侵蚀真实的感知,这种情况只会越来越糟。所以,这个时代更需要一个王阳明来提醒我们,人的内心本来是完善的,当我们拨开那些多余的遮蔽和纷扰,大胆地去伪存真,就能获得更有质量的生活乃至生命。
33、朱熹、王阳明都深受程颐的影响,他们继承了知是人所固有的观点。但对于何为格物、何为致知,却有着很大的分歧。
34、按照上述汉代以前“格”的最通行用法,“格物”就是“遵照法则限止物事”,是讲人对待物事的态度。《礼记》中还有同类的用法,如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礼记•缁衣》)“格心”就是心里有做事的道德和礼仪上的标准。
35、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格”在《礼记》中做“法则、标准”讲的这一现象,因为“格物致知”就是首见于这部儒家经典。同一部典籍之间的词语互证最有说服力。
36、格物致知,东汉郑玄说“此致或为至”,而又“格训为至 ”,那不就是“至物至知”了?
37、“格”从上述意义又自然引申出“法则、标准”的用法,如《礼记•缁衣》:言有物而行有格也。《后汉书•传燮传》:由是朝廷重其方格。“法则”就是“限止人们的一些不合标准的言行”。后来“格”甚至可以直接指法律条文,如《旧唐书•刑法志》:武德二年,颁新格五十三条。
38、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礼记•大学》
39、“格”字的意思在上古时候很多,一说是“来、至”的意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这个意思是由“木长”这个本义衍生的。“木长”与“长木”的意思有一点区别,段玉裁说,木长是说木的丰美。这里面有赞的意思。所以这里引申出来的“来、至”,有一种积极的意思在里面。《书·舜典》说“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取的就是这个意思。
40、可是,在汉代以前的所有其他文献中都没有“格物”和“致知”的语言表达,因为缺乏旁证,后世的学者对它的含义陷入了臆测中,莫衷一是。
41、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礼记•大学》
42、不过,从上面《大学》里的这一段话,可以看出古人对格物致知的大概看法。
43、《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可是,宋代人不知道为什么就认为《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于是把它从《礼记》中单独抽了出来。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把《大学》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从此就成为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公务员”考试用书“四书”之一。
44、事实上,二者辩诤是没有什么必要的。就本体论而言,二者所说是一事。不过在逻辑上,二者是迥然的不同。首先王阳明对于“格物”的理解与前人不同。他认为格物是追究具体事物自身的道理,这个观点就是一切物有自性,这是他思维的起点。按照这样的理解,当然“格物”是不能格出心体来的。所以他最终得出的结论,虽然是以批评朱熹的观点为依止,而事实上与程朱理学并没有本质的不同。程朱理学的观点是通过格物而显映心体。
45、王阳明对此有不同意见,旗帜鲜明地反对朱熹。他说,人的心灵都有“知”,这是对的,他还特别提出,知就是良知,就是知行合一。但要说万事万物有“理”,那就是大错特错了。为什么错呢?因为理根本不在于万事万物上,而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头。每个人的心,就是完善的理。也就是他所谓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46、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意寓着格物就是穷究事物的道理,致知就是致使知性通达至极。所以穷究事物的道理是学习的开始,而最后应该止于至善。所谓止,就是到达某个地方不动的意思。至善,就是事理当然的极点。当然还有很多学者的观点也是可取的,比如北宋司马光就认为格物致知是抵御外物诱惑,而后知晓德行至道。我个人的观点是,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该联系《礼记· 大学》中章句来分析看待,并且结合现在的时代背景才能更好的总结出真正的含义。
47、在朱熹、王阳明之前,另一位重要的理学家是北宋的程颐。程颐认为,“知者吾之所固有”,而“致知在格物”。意思是,人本来内心是有“知”的,但要致知,非通过格物不可;格物就是“穷理”,大概是说探索一切事物的“理”直到尽头。穷了理,自然就“致知”了。
48、另外,格也有“纠正”的意思,《论语·为政》说“有耻且格”。这里侧重心性上的修养,王阳明实际取的就是这个意思,他说“格”就是“格除”,“格物”就是“格除”心中之物。
49、 要理解古文的确切意思,必须尊重当时的语言文字使用状况。“格”在汉代及其之前的文献中,常做“阻止、限止、阻碍”等意思讲,如《荀子•议兵》:服者不禽,格者不舍。《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成语“格格不入”中的“格”就是这个意思。它后又引申出“抵挡、抵御”,如晁错《言兵事疏》:劲弩长戈,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
50、在古代,意欲将高尚的德行弘扬于天下的人,则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意欲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则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家庭;意欲调整好自己家庭的人,则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意欲修养好自身品德的人,则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则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51、近日,有90后生问:“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如何才能格物致知?
52、古代主流的观点来源于南宋的朱熹,他曾经在《四书集注》指出(格,至也。
53、一个人能够先修身,后齐家,整个家族都能够做到团结和睦。若还有余力,则可以考虑为社会和国家做点贡献了。每个人都够做到这样,每个家庭都能和谐相处,每个人都在思考怎么为国家做贡献了,天下岂有不太平之理。
54、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公冶长》
55、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56、这段文字,主要阐述了人生进修的八个阶段,被称为“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7、要想知道“格物致知”的出发点,就得先了解《大学》的宗旨是什么。纵观《大学》,它是对儒家的概括,但是,这个概括也是某种角度的概括,《大学》强调的重点,是“仁”的推广,“大学”就是太学,太学就是“极致”之学的意思,极致什么呢,是“天道化度于天下”,这就是大学的极致。而推行天道(明明德于天下),关健要了解天道的体是明德,所以,讲格物致知,它的体是明德,这是《大学》一篇重点。
58、孔子蹴然辟席而对曰:“仁人不过乎物,孝子不过乎物。是故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事天如事亲。是故孝子成身。”——《礼记•哀公问》
59、 其实,颜回的“好学”主要不是表现在他的读书学习上,而首先表现在他对待物事的态度上。这是儒家的传统价值观,只有明白这一点才能弄懂儒家思想。
60、肖战视频专访正面回应227事件,先后两次进行道歉
61、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62、宋朱理学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司马光把“格物致知”解释成“抵御外物诱惑,而后知晓德行至道”,并指出“格,犹扞也、御也。能扞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这与我们以上分析接近,但是也存在着本质差别。我们认为“格”并不是简单抵御物质诱惑,而是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即“按照法则取舍物事”。而且我们还认为“知”也不限于美恶的道德,而是泛指知识和智慧。
63、事实上,二者辩诤是没有什么必要的。就本体论而言,二者所说是一事。不过在逻辑上,二者是迥然的不同。首先王阳明对于“格物”的理解与前人不同。他认为格物是追究具体事物自身的道理,这个观点就是一切物有自性,这是他思维的起点。按照这样的理解,当然“格物”是不能格出心体来的。所以他最终得出的结论,虽然是以批评朱熹的观点为依止,而事实上与程朱理学并没有本质的不同。程朱理学的观点是通过格物而显映心体。
64、王阳明是明朝著名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传习录》是王阳明讲学答问和书信集,对于知行合格物致知论述的非常清楚。
65、格物致知,这个词来自《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概今天的人,知道“修齐治平”的多,而知道“格致诚正“的少。)这八个词,被统称为八目,纲举则目张,它们是《大学》的八个重要的词眼、条目。
66、“致知”的“致”本是“至”,“至”本义是来到、到达,《说文•夊部》“致,送诣也,从夊从至”,则“至”是自动的“来到、达到”,“致”是使动的“送到、使到达”。
67、之所以能格物,因其来源于洛书,内含天地造化,包罗万有。九宫也是一个太极,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通过遁甲的模式,将九宫套在某一事物上,便可得知该物的机理、特性、破缺甚至是发展轨迹。
68、我最近读王阳明的《传习录》,经常遇到的两个词是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我发现,这两个词的本意和我们平时从字面理解的,有着很大的不同。望文生义、先入为主、以讹传讹,阻止着我们接近这两个词的真实内涵。本文只说格物致知。
69、但是,由于大家观点不同,对于如何格物致知看法不所以没有流传下来“格物致知”的解释,至今没有统一的关于“格物致知”的法门。
70、致知,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
71、 “格物致知”原本没那么复杂,“格”的原本含义,就是奇门遁甲的九宫格!其实远古时期的人很实在,他们定下一个目标后,以目标为“物”,再起遁甲局来“格”这个“物”,之后解读遁甲局,得知吉凶祸福,便是所谓的“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即用遁甲对事物进行探究,明了事物的发展,并为实现修齐治平打下基础。奈何自古遁甲之术不外传,《大学》只记载了这一套做事的框架,却没有进一步的论述。
72、“格物致知”的“物”就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物”。
73、放下过去心,未来心,只在当下,改变从接受开始。从心开始。
74、我们期待90后生在谭大施公号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宝贵意见。
75、“格物”与“致知”是对等结构,是两个使动式动宾短语的对列。“致知”是“使知至”,“格物”就是“使物格”。由字形、词义分析可知,“格”即“各”也就是“来、至”,所以“格物”就是“使物至”。
76、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的运行,就是让有余的人帮助不足的人。一心帮助别人的人,自然会实现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德行的提升,境界的升华。
77、所以,格物致知的意思就是研究物事的本末终始,搞清楚事物发展、成长的全过程,就可以知道事物的发展规律,就“知”“道”了。
78、人生任何的建功立业,都必须是去除物欲、发自本心帮助别人,才可以有所成就。正所谓因缘和合、因缘际会,必须有大的善因,才会有大的善果。
79、其实,这就是年轻时候的他有点望文生义、不懂变通了。我们获取知识,绝不是仅仅通过五官去感受,更要用心去体会。不能只局限于事物的表面现象,更应当学会洞察藏在表象后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获取其中的道理,我想就是格物致知吧!
80、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感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大学》中,“格物致知”之后,便是“诚意正心”。遁甲格出事物的不足、内心的破缺,下一步便是修补心中的不足和破缺。之后再用遁甲进行新一轮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不断重复向内求,提升自我。
81、周易有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看到一个关键字了吗?“物”!当然伏羲获得大智慧的时候是观天、察地发现了物与人的关系,物是天地诸物、物是天地运行的规律,我们对社会的认识来自自然,我们对生命的感悟来自自然,当然也是这个“物”。
82、用哲学的话语表述,“格物致知”就是“使物来而使知至”,也就是“使事物的真实影像映射到你的大脑中,从而使正确的知识来到你心里”。
83、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84、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五年,有学者称之为镀金时代。上一轮狂飙突进的全球化、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发展让中国成功实现了“逆袭”,1979年到201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总量增长了6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85、儒家谈教育总是把道德放在第一位。孔子创办的学校有四科,依次顺序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所以,德行科的第一名颜回被后来抬得最高。
86、儒家思想被称为圣学,其宗旨是要通过学习儒家的思想,去提升个人道德水平,进而去拥有治理一个地区的能力,乃至是辅佐君王治理国家。既然儒家怀揣的是“内圣外王”的理想(或者说野心),而《大学》又是儒家思想中如此重要的典籍,显然不会仅着眼于教人去做科学小实验的,而会关照一个人的道德、一个国家的制度等。“成圣”之路,朱熹做“加法”,王阳明做“减法”但“成圣”的道路,不同时代的儒家,或不同的思想大家,他们之间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是朱熹和王阳明之间的分歧所在,并集中体现在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分歧上。朱熹认为,成圣之道要穷尽万事万物之理,而王阳明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是圣人,只要不断祛除蒙蔽内心的东西,重新恢复人心的初始状态,自然就成圣了。
87、那么格物致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通常,我们是这么看的:格物,就是对事物进行研究探索;而致知,就是得到一种知识,甚至一种智慧。如果这么看的话,我们观察一棵小树的生长,然后知道了小树生长规律的知识,就完成一次格物致知了。
88、(南宋朱熹):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89、致知在格物出于《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
90、端正心思,诚心诚意的去研究万事万物,从中获取积极向上的认知,才能能够修养自己的品性。“修身”我们甚至可以理解为“修养身心”,既要锻炼身体,又要修养德行,也就是“内外兼修”。先让自己养成一个好习惯,打造出好的脾气和性格。我从小就是习惯不太好,爱睡懒觉,二十岁后还不吃早餐。一个人连起早都犯愁、连按时饮食都做不到,那还能做成什么大事。连起早的勇气都没有,还有什么胆量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所以,我一直以来胆子很小,还有一颗玻璃心,不是没有原因的。
91、(东汉郑玄):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
92、因此,“格物致知”的“知”就是“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知”。
93、朱熹错了吗?指月之手岂能是月亮。好在,他得罪了宦官刘瑾,被贬到贵州龙场,在那个穷山恶水,荒无人烟的地方,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他才找到了“它”。才有了后来的上马治军,下马治民,文武一身的传奇故事。
94、 (明朝王阳明):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
95、 “格物致知”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之宋代以来把它上升为人生价值的核心中的核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教育,许许多多的大中小学都以它作为校训。
96、出自儒家《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原文选段:
97、鲁迅也是这么理解的,他的《伪自由书·透底》这么写到,“于是要知道地球是圆的,人人都要自己去环游地球一周;要制造汽机的,也要先坐在开水壶前格物。”我猜想,在鲁迅的这个语境中,格物就是研究开水壶的蒸汽,致知就是造汽车。
98、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已失佚。《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99、毛泽东说,“实事求是”就是在实际的事件和客观的事物中寻找规律、寻求真理。
100、知行合一来说,知和行原本就是一个行动,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行动。知就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结果。
101、佛家则是“修持身语意而三密相应,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登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102、“格物”是道德范畴,指人对物事的态度,意思为“按照一定的法则取舍物事”。《礼记》中的类似表达为“仁人不过(失)于物”,志士仁人不让自己丧失在物事之中。由此才能获得“静心”,才能思考问题,从而在知识智慧上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