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老子说的名言名句 1、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2、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学于老
1、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2、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学于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尊为道祖。
3、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4、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7、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8、《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相传为老子所著,其中蕴含的哲理简单而意味深远,其中最经典的十句话更是蕴含了中国式的生存智慧,领悟透了并在实践中践行的话,受益终身。
9、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
10、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2、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13、感悟:人生在世,贵在懂得知足常乐。拥有一颗豁达开朗平淡的心,在缤纷多变、物欲横流的生活中,拒绝各种诱惑,心境变得恬适,生活自然就愉悦了。
1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1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中国人的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这种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16、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说的名言名句)。
17、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18、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0、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21、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22、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2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4、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25、圣人在天下,翕翕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
26、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27、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2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9、无名,天地之始(开始);有名,万物之母(根本)。
30、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3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2、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33、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4、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35、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3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37、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道德经》
38、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39、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1、老子曰:话说多了,就会一再遇到无言与对的尴尬,倒不如信守中道而寻找中的的办法。也因此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并无所谓“仁爱”,而是把万物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其自然。圣人也无所谓“仁爱”,而把百姓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他顺从于道自然发展。认为“希言自然”,少说空话是本应如此的事。重要的是“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能够得当地把握住中正之道,“允执其中”,顺从于道,才能成大事。所以认为以其多说空话而一再穷尽困窘,还不如信守切中于道的原则而能够真正办实事。
42、毛泽东曾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也将曾国藩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处处效法。独树一帜的曾氏之学,是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智慧的凝结。曾国藩一生“用将则胜,自将则败”。曾之用兵,
4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4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45、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46、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知。”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47、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48、“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第十六章)
49、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老子
50、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51、感悟:人们从事事业,经常在即将成功时却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能遵循自然规律,心存轻忽。如果做事情都能有始有终,坚持不懈,那就不会失败了。
5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