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王尔德自深深处 1、 《自深深处》是王尔德在狱中给波西写下一封文学史上著名的长信,信中不仅仅是痛斥了波西的种种不是,更让我着迷的是他对耶稣、爱恨以及文学的见解和剖析。
1、 《自深深处》是王尔德在狱中给波西写下一封文学史上著名的长信,信中不仅仅是痛斥了波西的种种不是,更让我着迷的是他对耶稣、爱恨以及文学的见解和剖析。
2、我们彼此在伤害对方的生命,你绝对是在毁灭我的生活,而我也明显没有使你感到幸福,我们所能做出的唯一不可避免的、明智合理的选择就是分开,彻底的分开。
3、恶是个迷思,是好人编造出来说别人那惹人心动的魅力。
4、文中没说后续,我特意又去查了下,后来二人果然复合了,但最终因为经济原因(据说是罗比断了两人的经济来源)两人分手。
5、想到的是波德莱尔的《恶之花》,美丑善恶也在他的审美视线里属同等位置,它们是互相陪衬、映照的,又好像生活中高低音的起伏,组成生活的大合奏。尼采说“重估一切价值”,在某种意义上,艺术家也在把旧的道理审美重置于新的视线下重估,常常更新我们的目光。(王尔德自深深处)。
6、现实中乖戾嚣张的道格拉斯是王尔德欲罢不能的“毒药”。世俗的恶言讥语在爱情的支撑下或许均可化解,但所爱对象的薄情粗鄙对多情的王尔德的打击是致命的。他在信中写道:“对于虚荣的你,我确信这封信将会正中你的痛处。因为,我会写你我的生活,你我的过去和将来,其间甜蜜如何变为痛苦,痛苦又如何变为快乐。若我做到了,就请你一遍一遍读这封信,直到它将你的虚荣心全部吞噬。”“但我最为自责的,是允许你将我带入彻底的道德堕落。性格的基础是意志力,而我的意志力完全屈从了你。这听上去怪异,但确实是真的。那些持续不断发生的作乐场景对你几乎成了生理上的需要,身陷其中的你身心扭曲,成为一个令人不忍卒视、不忍卒听的可怕之物。”字里行间看似满腔怨恨,实则却字字呕心沥血,希望能够用自己的真情流露换回迷途中的爱人。
7、你迅捷地从浪漫跑入现实,阴沟和生活于阴沟中的生命开始吸引你。这是你的一切麻烦的开始之时,也正是你开始有求于我之日。(王尔德自深深处)。
8、我的整个翻译过程也是体验文学艺术家王尔德的真情和诚实的过程。王尔德写该信的直接动因是他为之入狱的同性情人道格拉斯在王尔德整个服刑期几乎销声匿迹,从未来狱中探望,也未给王尔德写过片言只语,这使王尔德精神上雪上加霜。带着深深的被遗弃感(尽管王尔德出狱后道格拉斯又向他主动示好),王尔德将被击碎的深情尽注笔端,一字一句回忆这段几乎耗尽自己生命的情感历程。而这一字一句的写作也慰藉了作者自己,他重新站在理性的角度审视了自己在这段感情中的位置,饱含了作者心境的变化与经历绝望之后精神的升华。王尔德曾对该信的委托人,一生都忠于王尔德的另一位同性情人罗比说过:“不论这封信对于心性狭隘和有病的头脑有没有益处,它对我是有益处的。我已经‘把我胸中的许多危险的分子洗净了’,我不必使你想到,对艺术家来说,‘表现’是人生的最高的、也是唯一的样式。我们是为发言而生活的。”
9、“假如因为受到惩罚而羞愧,那惩罚受了就跟从来没受过一样。”“不因为受过惩罚而羞愧,是必须首先达到的境界之为了我自己能臻于完美,也因为我是如此的不完美。”
10、“波西,你带给我奇怪的厄运。我有时感到你自己也仅仅是受一只神秘无形的手操纵的玩偶,这只手带来种种可怕的事件,并将之推演成一个可怕的结局。但玩偶自有其激情。他们会把新的构思带入他们所要呈现的场景中,并会扭转无常人生的既定顺序来适应玩偶本身的怪念和欲望。我们每一时刻能意识的是在人类生活中的一个永恒悖论:人是完全自由的,但同时又完全受制于法则。我常想,这或许是对你本性的唯一解释。”
11、因为我觉得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有关,但最关键的,最难得的,是理解和真正的情深义重。
12、爱,始于自我欺骗,终于欺骗他人,这就是所谓的浪漫,--恋爱总是以自欺开始,以欺人结束。
13、想起张爱玲之遇到胡兰成,也大抵是遇人不淑,之后奔波流离海外,最终落得在公寓死后几天才被发现的落幕收尾,让人唏嘘不已。
14、我们在此看见了波西与王尔德的深层关系,一个游荡的空虚的灵魂向一个高贵的灵魂借取光亮,没想到却摄走了它的所有精魂。“雅士”,一定是精神共振的伙伴。王尔德错了,波西虽有“勋爵”之位,他不是“雅士”,远非他所向往的能与之共舞的舞伴,他美丽的容颜欺骗了他。有时候,蛇一样的情人稍稍勾起一个小指,对另一半即有毁灭性的力量,如果你甘愿在这桩孽缘里俯首低眉的话。
15、“恶大莫过于肤浅。无论什么,领悟了就是。”
16、“神是奇怪的,他们惩罚我们,不但因为我们的恶行和堕落变态,也因为我们的美好与善良。”
17、还原中华传统诗词最美好的的感受,深入最悠远最纯美的民谣诗歌的肌理,感受其中的纯真之美。
18、我太没有自知之明,以至于到现在才自知,我想你入骨。
19、同样的,我也没有刻意去支持或声讨过,与众不同的人生选择。
20、波西离开王尔德后,结婚生子,开始过着正常人的生活,1945年去世。王尔德去世多年后,波西曾写过一首诗:
21、原因:我想告诉他,看,爱情很疼痛,有时候是深渊。我不懂爱情,我也不知道在我参与经营的爱情里,你会不会快乐,但是很多瞬间里,我喜欢你,足够让我可以忽略很多不可忽略的问题,于是我奋不顾身,不问对错。
22、不过爱之深,由爱生恨,可依然无可自拔,自己挖坑把自己掩埋。这份深情,我也无从感知了。但闻者伤心,听者落泪。不过也正是由于这份爱恨痴缠,让他如此不算漂亮地为读者展现了那位一点都不讨喜的爱人。可最后落笔,还是希望能与他相见,互相隐姓埋名,和所有失恋失联的情侣一样,期待能以全新的方式打开对方内心的大门。
23、波西每每的喜怒无常,王尔德都选择一次次原谅,几乎每三个月的一次分手都以波西的告饶而妥协。
24、所以,当我翻开这本《自深深处》的时候,才发觉,原来,这是十几年来,我第一次阅读一整本关于王尔德的书籍。
25、悲伤是人类所有情感的极致,它既是所有伟大艺术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所有伟大艺术的试金石。
26、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我必须守护我心中的爱。如果我因受困囹圄就抛别爱,我该如何安放自己的灵魂?
27、 其实读过的人都把注意力投向了别处,即关于人性和艺术的探讨。
28、一条真理要有不止一个人相信,就不是真理了。
29、《莎乐美》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于1893年创作的戏剧。莎乐美的故事最早记载于《圣经·新约》中的《马太福音》,讲述了莎乐美听从母亲希罗底的指使,在为希律王跳舞后,要求以施洗者约翰的头颅为奖赏。
30、《忠实的朋友》是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童话,收录于童话集《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中,首次出版于1888年。
31、“痛快享乐,是为了美好的肉体;而痛苦伤心,则是为了美好的灵魂。”自深深处读后感5王尔德的自深深处在图书馆不得不说还挺紧俏。借了几次才借到。
32、 《温德密尔夫人的扇子》(1892年又译《温夫人的扇子》、《少奶奶的扇子》)
33、OscarWilde(1854-1900)
34、你如果认识以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 ——张安玲
35、使人感到悲哀的是,几乎没有人能在死亡之前就已"拥有自己的灵魂"。爱默生说:"对任何人来说,最可贵的是他自己的行动。"这话是很对的。大多数人都不是他自己,他们的思想是别人的思想,他们的生活都是一种模仿,他们的激情也都是借用别人的。
36、“......只要有你在身边,我便会灵感枯竭,创意全无。”
37、无疑,王尔德深知波西带给他的是悲剧,是毁灭,他还是宿命般地去迎接,去恭候,巴巴地盼望他能正眼瞧他一眼。我们的受难里也有一份愉悦。德尔斐神庙上有一条仍可见的箴言:“任何事情都不可过分”。度最难把控;邪、恶并非完全的低劣,真善美也并非完全的高尚,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存在,其存在本身就由度来把控,只是我们总是被欲望所束缚它,总是从施虐和受虐中来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却并不知晓这份潜意识的作祟。
38、爱恨之间根本就没有过孰是孰非的斗争,要有也很少:你仇恨之深之大,是如此的面面俱到,张牙舞爪。你并未意识到,一个灵魂是无法同时容纳这两种感情的。在那所精细雕刻出来的华屋中,它们无法共处一室。爱是用想象力滋养的,这使我们比自己知道的更聪慧,比自我感觉更良好,比本来的为人更高尚;这使我们能将生活看作一个整体;只要这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实现也以理想的关系看待理解他人。惟有精美的、精美于思的,才能供养爱。但不管什么都供养得了恨。
39、王尔德彻底原谅波西了,他宽慰他,渴望他的回信,细微的语言流淌着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其实这已经解释了为什么王尔德出狱后还是愿意选择与波西同居……他无法拒绝,即便已是如此放低姿态的爱。张爱玲说:“见了你,我就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开出花来。”期待出狱后与对方见面时该有的样子,时有落花至,自是有情痴。
40、《道林·格雷的画像》是英国戏剧家、小说家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该作于1890年7月美国《利平考特》杂志上开始连载,并于次年出版单行本。
41、为了自己,我必须饶恕你。一个人,不能永远在胸中养着一条毒舌,不能夜夜起身,在灵魂的园子里栽种荆棘。 ——王尔德《自深深处》
42、 ——博尔赫斯《探讨别集》
43、为什么我们还是要接近阴暗人物?看来我们对表面的完美并不满意,那缺陷才让人信服。或者我们执迷于更复杂的情势,看世界在我们面前表演。
44、神是奇怪的。他们不但借助我们的恶来惩罚我们,也利用我们内心的美好、善良、慈悲、关爱,来毁灭我们。
45、有人说,这是“弑父”的投射,波西把对父亲的愤怒与仇恨部份投射给了大他17岁的王尔德。的确,波西有时就像在如父如恩的王尔德怀里撒娇、放纵、耍蛮、玩火,火势燃起,他跑得无影无踪,爱着的王尔德抹着眼泪,倾家荡产为其善后。我想王尔德并不过份责备波西,责备后又周而复始的原谅,原谅,再原谅……与其说他仍然期待一个美丽的人会有一颗善心,不如说王尔德正过份信任艺术教化的效用,或者他心有所知不能完美,但他仍痛苦地闭上眼睛仍要那份完美,他上了唯美主义的当?他中了唯美主义的毒?他自造了一道悬崖去跳,你我无能施救?
46、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理解讽刺...没有自知之明的人说多了也是白费力气...不懂和不存在是同义的。——大老师《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
47、在读这本书时,我脑袋里就一直闪出之前在豆瓣上看到的一个问题:爱要怎样才好看?有个点赞最多的回答如下:
48、 归根究底,王尔德最大的问题就是“求全”。就像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然后“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所以老子是不求全,就是凡事不要做到极致。凡是一件事做到没有余地,没有分寸就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感情亦是如此。无为而治让本性生活,这是最自然的东西,不要把自己的喜好强加于他人,就是最愉快的状态。当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后,就会以理化情,我们就不会被情绪所操控,我们的情也不会再泛滥。
49、作者简介: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出生于爱尔兰,是戏剧家、小说家、童话家和诗人,英国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写下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也因曲折的经历而为人津津乐道。
50、世上有两种比较可怜,一种是有自知之明,一种是没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的会觉得世人如草,感叹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没有自知之明的不认为自己可怜,只不过别人会觉得他可怜,那种人通常一如井底之蛙般的望天大笑,这天地也不过是几尺的方圆,尽在我掌握之中,却不知道天地之大,绝非他能管中窥测。——墨武《纨绔才子》
51、你个渣男,我和你在一起时对你多好,你呢?你看看你干了这个那个这个那个,我的钱、名誉、自尊、地位、艺术都毁在你手里了!
52、王尔德对波西的血泪控诉。看来我错了,一直注重和强调人类的同一性,常常忘了他们的差异性,那些灵性的领悟,对高尚的感知,对伟大带来的的激情颤栗,具体到每个人有天壤之别。因为“伟大的激情是为伟大的心灵而生的,伟大的事件只能被那些与它们站在同一高度的人看到。”比如想象力这类禀赋,王尔德把它拔高为一种素养,它能让你像理解理想那样理解现实中物和人的关系。
53、唉,但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派们,这些纵入灯火的飞蛾们,最后都不免落入虚幻和虚无之境,因为与另一面阴沟般存在的现实割裂……
54、这其中的每一条都能让唯美主义的王尔德对号入座。甚至让我不得不怀疑,王尔德是不是就是为了好看的爱,所以才这样去折磨自己。
55、还有5%的人,他们更多地会去关心周遭,他们竭尽全力去掌握知识,传递观念和价值观,用自身的影响力,去一点一点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留下些什么。
56、重拾阅读习惯后,为了走出舒适区,快速建立一个广博全面的知识体系,选择社科类,跨行业的入门科普,更多。文艺,文学类刻意减少。
57、如果持有这样的价值观,那么他们这一生才算无怨无悔,印证了对彼此的深爱就足够。
58、某年某天,当你气色如春,再次邂逅幸福,你会感谢今天的自己,坦然相爱,坦然分离。把怨恨化为动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再回首,一切都是云烟过往。一位智者说过:你必须宽容三次。你必须原谅你自己,因为你不可能完美无缺;你必须原谅你的敌人,因为你的愤怒之火只会影响自己和家人;在寻找快乐的路途中,最难做到的或许是你必须原谅你的朋友,因为越是亲密的朋友,越能于无意中深深中伤你。”
59、“道德不能助我。因为我天生是个摒弃社会道德规范的人。宗教不能助我。其他人将信仰献给不可视之物,我却将其献给可视可触的东西。我的诸神居住在人手建造的庙宇里,我的信条在真实的经验世界之中得以完善,真实的一切一定可以升华为宗教。但不管是持信仰论还是不可知论,它一定是发自我内心的,一定是我自己创造出象征它的符号体系。唯有精神上的东西方能创造出显形于外的形式。”
60、自深深处,或名深渊书简,狱中书,是王尔德在狱中写给他的同性恋人波西的散文式书信。对于王尔德大多数人并不陌生,他是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他的作品和人生经历都流露出浓浓的唯美主义风格。
61、你必须将这封信从头到尾读完,尽管信中每一个字对你都可能像一束炽焰或一把冰刀,会弄伤你娇弱的肌肤,会令它流血。记住,众神眼中的蠢人和凡人眼中的笨蛋不可同日而语。
62、这世上没有一种欢乐我没有体验过。我将我的灵魂之珠扔进了红酒杯,穿过报春花径去追寻长笛之乐,整日啜饮着蜜汁。
63、噢,不,他需要一些观众和掌声!他是披着大麾的暗夜骑士,他的艺术信条让他成了从身体到灵魂的尽职表演者。因为唯美主义思潮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超然于生活的所谓纯粹的美,颠倒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关系,一味追求艺术技巧和形式。
64、“伟大的艺术家所看到的,从来都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一旦他看透了,他就不再是艺术家。”我相信,艺术家有时要表达的是他也未必明确的东西,但那事物、那现象“给了他机会”去捕捉它的形体,它的光芒闪耀,让他若有所悟,豁然开朗,似乎连通宇宙某个极点,这一主客体的“照见”就是所谓“灵感”。
65、爱,是这个世界上的聪明人一直在寻找的那个失去的秘密,只有通过爱,人才能接近麻风病患者的心和上帝的脚。
66、幸而书信得以出版,我们才能看到,一个被冠以变态恋爱的痴狂作家背后,是博大的学识积累和如此平和与善良的内心。自深深处读后感4《自深深处》二分之一部分以后,是深陷囹圄的王尔德,在经历了破产,失去对最爱孩子的抚养权、最爱的母亲去世这一系列变故后,对生命真谛之一—“受苦”的认知;是本书最为精彩的部分。
67、其他重要作品有童话故事《快乐王子》(1888),长篇哥特式小说《道林·格雷的肖像》(1891),写变态爱情遭禁演的法文独幕剧《莎乐美》(1893)以及散文作品《说谎的堕落》(1889)、《社会主义下的人的灵魂》(1891)、《里丁监狱之歌》(1898)、《从深处》(1925)等。
68、没遇到波西,王尔德事业如日中天,财富可观,地位显赫,妻儿俱在。
69、这是一封寄自炼狱的万言情书。怀情者王尔德对薄情者道格拉斯,即信中的波西时而涕泣软语,时而怨愤怒斥。最终在神启的慰藉和艺术的美好的双重感召下,怀情者超越世情走向了救赎的平静。《自深深处》写于一八九七年一月至三月,是王尔德出狱前四个月所写,也是王尔德的最后一部散文作品。通过这封信的书写,王尔德似乎大彻大悟了。实际上,出狱后仅三年,即一九〇〇年十一月,年仅四十六岁的王尔德便永别人世。一九〇五年该信部分出版,直到一九六二年该信才全文发表。
70、我可以看出别人的算计,但是我不再心甘情愿地当傻子了。
71、本书是一篇堪称千古绝唱的狱中情笺,也是英国唯美主义代表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最为美妙的一部作品。1897年,王尔德在狱中断断续续给恋人写下这封长信,信中他时而哀怨,时而愤怒,时而娓娓叙情,反思了他与恋人的关系,也谈到了诸如艺术、人生、宗教的话题,于痛苦中窥见苦难与艺术密不可分的关系。
72、作者:小冒,读书账号“芸淡风倾爱读书”,影视剧评账号“芸淡风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