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鲁迅先生的个人评价(44句好句精选)

作者:admin 日期:2023-06-30 人气:

描述:对鲁迅先生的个人评价 1、陈望道说此书是给青年人“以为阅读及实习论辩文体之助”而写的。 2、这不但成为他诗歌创作的基本精神,而且也是他学术研究的推动力量。他挖掘、钻研我

对鲁迅先生的个人评价

1、陈望道说此书是给青年人“以为阅读及实习论辩文体之助”而写的。

2、这不但成为他诗歌创作的基本精神,而且也是他学术研究的推动力量。他挖掘、钻研我国古籍,并非迷恋骸骨,而志在救国。闻先生爱书如命,七七事变后十几天,我在南下的火车站上遇到了他,只带着孩子和简单的行囊。我问:“闻先生你那些书呢?”他回答说:“土地一大片一大片地丢,几本书算得了什么?”他的人在祖国危难时离开北平,就是一个爱国运动,丢去书,暂时和家庭分离,又算得了什么?

3、北京的羊肉铺经常有几个人张着嘴剥羊,仿佛颇为愉快,人的牺牲能带给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况且不用过多久,他们什么都会忘了。

4、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长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会转,同他们的父亲一样,或者还不如。

5、陈望道提出语言学研究中国化,是有感于当时的“普通语言学”大都是以西方语言为中心而立论的,而缺乏对汉语特点的认知和概括;而有些人还用这些理论来套汉语,研究汉语却在西方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及其术语系统里乱翻跟头。

6、陈望道把讨论的文章辑集为《中国文法革新论丛》(1943年出版),提供了一部有历史价值的语法文献。

7、这句话大家想必再熟悉不过了,平时用得也多,但其实,哲学家尼采在100多年前就说过差不多的话了,在他1886年写的《善恶的彼岸》一书中,有这样一段:

8、具有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中华民族,自古就形成了尊师重道的优秀传统和伦理认知,逐步养成了崇德尚礼、为人师表的师德道统观念。具体而言,那是《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教育思想的萌芽,也是韩愈所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为师之道的概括,更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奉献精神的讴歌,无论哪个朝代,也无论任何阶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训诫,甘为人梯、仁爱精勤的理念,早已内化为作为教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尺。

9、神话,不是简单的故事,不是具有想象因子就能成立,更不是能随意与历史、社会、人性相对应。作为世界神话体系中最有名、最为突出的希腊神话,究竟如何形成,与希腊的社会和历史发展有何关系?古希腊神话为什么崇拜英雄?英雄谱系与古希腊政治的关系是什么?英雄时代究竟是何时?神话学理论能为讨论希腊历史提供哪些角度?这些问题都能在书中找到精辟答案。这份答案的厚重与夯实,基于王以欣教授是一位严谨的希腊历史专家。

10、难怪有人这样说,如果说英国文学不能没有莎士比亚,那么中国文学则不能没有鲁迅。可见在中国文坛之地位。而提起鲁迅,则必须要提到的是伟人毛泽东对鲁迅的有名的科学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11、仔细看看这段评价,不仅仅是肯定袁世凯,褒奖之意也是非常明显。值得一提的是,鲁迅晚年说出这句话后,很多人都表示非常吃惊。

12、那么,何为有趣?明人袁宏道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对“什么是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

13、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也是作文里的高频用语,但要问起出处,很多人未必说得上来。

14、孟浩然“他是一位失败的求仕者”,而被李白塑造成一个从未动心仕功的绝世高士,特别是极度夸张其“弃”仕的“风流”高节。孟浩然在唐诗中经常以典范隐士的面目出现,宇文所安《盛唐诗》里说:“李白及其他人需要一位傲岸的隐士,一种蔑视仕宦‘轩冕’的‘自由精神’,及一位将时光付于中等酒的‘中圣’的狂士。”而“李白的素描最多不过是集中了狂放隐士的基本特征的肖像;它是李白自己及其时代的价值观的具体化。”孟浩然与李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特别是他们的率性。郭沫若说李白既想要做大官,又想要做神仙,其实孟浩然也如此。

15、他在讨论中撰写了十多篇文章,作出了“文法是语文组织的规律”的新定义;力图突破以形态为中心的西洋语法学理论;于是,第一个提出用功能观点研究汉语语法的主张。

16、所以,陈望道先生说:“学术上闭关自守不求新知是行不通的,而盲目崇洋照抄照搬也是不行的。”

17、李白写给孟浩然的几首诗里,都没有提到孟浩然的诗。孟诗主擅山水田园诗,与王维并称“王孟”,苏轼对其诗有个著名的评价:“韵高才短”。而从诗的“别材”“别趣”说来看,诗以韵胜,以妙悟为高,故而明人许学夷赞曰:“浩然五言律兴象玲珑,风神超迈……乃盛唐最上乘。”

18、他的大无畏气概不但表现在对敌方面,对自己也是如此!他勇于对敌,也勇于自剖。他大喊大叫:过去,我们反对鲁迅,骂他是海派;鲁迅是对的,我们错了!留学美国,使我脱离人民,害了我一辈子!其心胸如海,其吼声如雷,震动人心,宏声永在!闻先生之所以崇高,不在于他一贯正确,而在于他时时不忘检查自己,天天在寻求进步。这种今日而知昨日之非的精神,始终在探索、在前进的意志,永远是知识分子的伟大楷范。

19、4天后,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闻一多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痛斥国民d特务,并握拳宣誓说:“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当日下午,闻一多在返家途中,突遭国民d特务伏击,身中十余弹,不幸遇难。

20、刘海军 张小锋:中国外经贸的“大先生们”——写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建校七十周年之际

21、就是他写的许多杂文,也经常引证史实,以古喻今,看起来似乎是信手拈来,漫不经心,实际上却都是经过他 仔细的研究、比较而来。

22、  我的苦心孤诣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却为董先生和盘托出。知己之感,油然而生。这决定了我一生的活动。

23、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倡行者,陈望道大力提倡白话文,积极推动中文书面语的改革。1918年他发表《标点之革新》(1918年《学艺》第3卷),明确主张引进西式标点来破除“文不加点”的旧传统;接着又发表系列文章,从学理与实践上对新式标点的使用作了充分的研究和说明,有力地促进了中文新式标点的确立和推行。

24、7月15日19:00,让我们瞪大双眼,在央视财经频道届时播出的《魅力中国城》里一探究竟吧!

25、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26、《共产d宣言》中文陈译本于1920年至1938年能在华夏大地广为传播,当是得力于其译出语言的中国化、大众化。这堪称当年白话文运动的一项光辉业绩。

27、郭沫若(诗人、学者):“鲁迅是革命的思想家,是划时代的文艺作家,是实事求是的历史学家,是以身作则的教育家,是渴望人类解放的国际主义者。”

28、张丽锋:孟浩然到底如何“风流”——“解密孟浩然”之二

29、在讨论中,陈望道发表了《关于大众语文学的建设》《大众语论》等系列文章,提出要建设的“大众语”是“大众说得出,听得懂,写得顺手,看得明白的语言”。讨论一展开,“废止白话”的势力就溃不成军,而且从此在华夏大地再也泛不起“文言复兴”的风浪了。

30、闻先生今日而知昨日之非的精神,始终在探索、在前进的意志,永远是知识分子的伟大楷范。

31、《发凡》对语文体式及其风格类型进行了概略而有启迪的探讨。这样,陈望道融合中外、贯通古今、创新理论、缔造体系,完成了中国传统修辞学向现代修辞学的转变,为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开拓了路向。

32、他的心是时常系着劳苦大众的,他所看到的一切促使他接近了真理且为之献身。

33、咸立强:《师说》:我们今天如何做老师——“感念师者”之一

34、孟浩然是个颇有故事的人。王士祯说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其实,李白对孟浩然也是低首折腰的,而对其佩服得五体投地,说是“我爱孟浩然”,说是我怎么也不可能达到他那高度,只能像仰望高山那样仰望他,只能长久地拜揖他。

35、这之后,我很留心去搜集关于哀悼鲁迅先生的文章。在《改造》、《中央公论》、《日本时论》等较大的杂志中,都登载着哀悼的文章;《中国文学月报》并且出过一个特辑。有些画报中,印有先生的遗照和手迹的,我也买得来。如新居格、增田涉等,都出其平时藏先生的遗墨刊布出来。在国人中,有郭沫若先生的一篇哀悼文字,登在《帝大新闻》上。这一些统计来不下二十几篇文字吧!搜集来的杂志画报和剪贴的报纸,现都已经散失了。

36、邵冠华:“鲁迅先生是文坛上的‘斗口’健将。”“不顾事理,来势凶猛,那个便是鲁迅先生的‘战术’。”“然而,他的滑稽是狂暴的,我不得不说他是在狂吠!”〔载1933年9月上海《新时代》〕

37、  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的启蒙对梁实秋的文学成就影响深厚。徐先生教会他的写作技巧令他收益终身,及至梁实秋成名后仍念念不忘:“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这位老师的教诲。”

38、北洋军阀时代,蒋介石反动统治时代,人民大众在苦难中,有耳朵的,随时可以听到悲惨呼号的声音;有眼睛的,到处可以看到惨不忍睹的苦难人民的形象;有良心的,有热血的,谁能不有动于衷,为之不平?抗战期间,闻先生和学生一道徒步从湖南去昆明,千里迢迢的路上,使他身体受到锻炼,重要的是精神上恢复了青春。大自然风光,使他童心复萌,伤兵的惨状,使他睁开了惊异的眼睛,这促使他思考,促使他觉悟,促使他接近了真理而且为之献身。

39、1932年暑假后,他离开青岛大学到清华大学执教。这时候,唐诗研究已经做出了成绩,又把兴趣转向《楚辞》去了。他和我们的老师、《楚辞》专家游国恩先生,函件往返,讨论《楚辞》问题,十年苦功,完成了《楚辞校补》这本名著。以后,他又转向《诗经》《易经》,一步一步深,一步一步远,最后搞到史前史去了。闻先生1934年在信上告诉我,他不是在故纸堆中讨生活,而是想为我们衰弱的民族,开一剂起死回生的药方呵。

40、记得有一天,我买了好几本登有哀悼鲁迅先生文字的杂志。在看过坂东氏的端砚展之后,我坐在上野前松屋食堂里,吃着饭,我翻检着,忽然不禁流下热泪来。侍女向我惊异地望着,以为我有什么伤心的事情。这一天,我是应原田淑人先生的约,去看上野博物馆新陈列的汉封泥和汉碑的珍贵拓片的。天上下着雨,我撑着伞子走着到博物馆。我不知所以然地这样悲哀。在博物馆里,我看了陈介祺氏所藏的几百颗封泥,这是用金钱夺取我们的珍物。另外一颗汉倭奴国王的印,这是日本国内发掘得来的,于此还可见中国同日本古代的关系。我想:死去的鲁迅先生,他是收藏许多墓志汉画的,对于这一定也是欢喜的吧?我们不仅失去一位新文化的导师,而且我们也失去一位整理中国文化遗产的学者,这是永远无方法补偿的。

41、我们希望社会生活逐渐进步,趋向光明,不能不竭力追求正确和适当。”而“在现代中国,有很多语文问题没有解决”。

42、舒翔:一种有关野菜的生活——“舌尖上的中国文化”之一

43、《修辞学发凡》历十余年而成书,《文法简论》也是积累了几十年的思考,就是最好的说明。这正体现出一个学者应有的学术精神——追求真理而不追逐功利。

相关经典

描写太阳的两字词语(44句好句精选)

用疲惫不堪造句子(52句好句精选)

愿往后余生(63句好句精选)

春夏秋冬40个四字词语(23句好句精选)

qq轻聊版(54句好句精选)

论语第二章原文(62句好句精选)

扎心文案短句配图(52句好句精选)

为什么穷人不要搞哲学(103句好句精选)

小时代互怼台词发烂发臭(34句好句精选)

关于诚信的成语有哪些要带故事的(60句好句精选

千千古诗网 http://www.juzi6549.com  
闽ICP备202300652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