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上下联的区分(78句好句精选)

作者:admin 日期:2023-07-12 人气:

描述:对联上下联的区分 1、用平仄的方法来区分上下联:《联律通则》要求: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也就是最后一个字为仄声(声调是上声、去声)的是上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声调

对联上下联的区分

1、用平仄的方法来区分上下联:《联律通则》要求: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也就是最后一个字为仄声(声调是上声、去声)的是上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声调是阴平、阳平)的是下联。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庆”是仄声,“春”是平声。

2、后一部分称为“下联”,又叫“对句”、“对尾”、“对母”。两部分成双成对。只有上联或只有下联,只能算是半副对联。当然,许多对联,特别是书写悬挂的对联,除了上联、下联外,还有横批。

3、如果上下联尾字同平或同仄,或者不懂平仄,怎么办呢?(对联上下联的区分)。

4、 平仄方法区分: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三声和四声(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一声和二声(平声)。

5、如果上下联的尾字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或者不懂平仄,怎么办呢?

6、横批(或称横额,横档、横幅、横披等),是对联的重要组成部分。横批即如文章的标题,它能标示出一副对联的主题思想,是画龙点睛之笔,是锦上添花之笔。一般说来,横批对于联文有着概括、揭示、补充、说明等作用。从使用范围说,对联最常用也是最原始的形式,是贴挂于楹间(因之又泛称为楹联)。上下两条联文,再配以门楣上的横批,便呈“门”之势。对称是对联的最显著表现形式,中国的建筑美又多用对称这一传统的形式。建筑与对联结构相映成趣,这是联文加横批的又一个缘由。但不是说,凡对联都有横批,如有些门额牌匾可代作横批,题赠联、挽联(不宜楹间贴挂的)等可以省去横批。

7、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三声和四声(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一声和二声(平声)。如:

8、     古代写文章,空白的简放在左边,写完的简排列在右边。写的时候左手拿起一根简,右手执笔在上写一行字,写完一根简,就把它排放在右边,依次从右排到左。

9、     小为上,大为下。对联中出现数字对称时,一般是数值小的为上联。如:四海翻腾云水怒;五州震盪风雷激。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永开花。等等。

10、在古代的不同时期,对左、右哪个为尊的定位不同。在夏、商、周、晋(包括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是文官尊左,武将尊右;秦、唐、宋、明是尊左;汉、元、清(包括三国时期)是尊右。

11、所谓左与右,应以面对对联所贴处来确定。面对门口的左右手,右手为上联,左手为下联。

12、含义方法区分:每副对联都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在写对联的时候普遍把含义深刻的作为下联,上联的价值更多是在引导作用上。上下联基本属于因果关系,因是上联,果是下联。

13、时间关系区分法:旧时在前面是上联,新时在后面是下联,这个普遍在过年时候的春联上有所体现,常用的有生肖和辞旧岁/迎新春之类的。

14、横批在这种是对联中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往往是对全联带有总结性、画龙点睛或与对联互相切合的文字,一般是四个字,也有两个字、三个字、五个字或七个字的。

15、张贴方法区分。对联的张贴撰写要求是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因为古代人写字是从右往左写的。这个方法在观看对联的时候很难区分,因为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

16、古代读书和写字习惯,是从右朝左的顺序,从这个理解就是右边为上、左边为下。为此,对应到对联上、下联的区分左右来说,就是上联为右,下联为左。

17、看时间先后。时间在前的是上联,时间在后的为下联。如“旧岁又添几个喜、新年更上一层楼”。

18、看横批的写法:现代人的书写和阅读顺序,大都是从左到右(与古人相反),但是,对联的书写习惯仍然是右起竖写,只是横批常常是从左向右写了。因此,现在贴春联,要根据横批的写法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横批如果是从右向左写的(如:横批是“辞旧迎新”,写成“新迎旧辞”),那就还按照传统习惯,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 二是如果横批是从左向右写的(如:横批写成“辞旧迎新”),那就按照现在的阅读习惯,上联贴在左边,下联贴在右边。

19、看空间大小。空间维度大的是上联,空间维度小的为下联。如“盛世千家乐,新春百家兴”。

20、每副对联都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在写对联的时候普遍把含义深刻的作为下联,上联的价值更多是在引导作用上。上下联基本属于因果关系,因是上联,果是下联。

21、早在秦汉之前,每逢过年,中国民间有在大门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写上传说中的“神荼”和“郁垒”两个神人的名字。

22、春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23、     在时间、空间和具体事物上一般是从大到小,大为上联,小为下联。比如“年年过年年年好,月月赏月月月圆”。可以看出,在时间上,“年”比“月”长,所以作为上联,反之作为下联;再如“一城花雨山河壮,满院春风日月辉。”在空间上,“城”比"院”大,所以作为上联,反之作为下联。

24、“意”为去声,所以第一句为上联;“心”为阴平,所以第二句为下联。

25、“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因为只有“城乡富”这个“因”,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

26、在时间、空间、具体事物上一般是从左到右、从大到小,比如“年年过年年年好,月月赏月月月圆”,“年”比“月”长,所以“年年过年年年好”是上联,“月月赏月月月圆”是下联。

27、按照传统习惯,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面对大门分左右)。因为古人的书写习惯是右起竖写,且以右为上;况且横批也是从右向左写(比如:横批是“辞旧迎新”,写成“新迎旧辞”)。

28、在时间、空间、具体事物上一般是从左到右、从大到小,比如“年年过年年年好,月月赏月月月圆”。

29、比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风吹杨柳千门绿,雨润杏桃万户红”。人们常说“福寿双全”、“风雨同舟”,从来没有“寿福双全”、“雨风同舟”的说法。

30、对联的张贴撰写要求是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因为古代人写字是从右往左写的。这个方法现在在观看对联时候很难区分了,因为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随意贴出来的,所以容易辨别错误。

31、二是按因果关系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因为只有“城乡富”这个“因”,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

32、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书写习惯也发生了改变,1957年“规范书写”明确规定横写从左至右书写。随着从左往右的写法慢慢普及。对联的书写习惯也出现了“从左向右”跟着横批读的习惯:横批如果是从左边开始读的,那么上联就在左边,下联在右边。如横批为:迎春接福。那么左边就是上联,右边就是下联。相反横批从右往左边读的话,如:福接春迎。那么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

33、“城乡富”可视为“因”,为上联;“衣食丰”可视为“果”,所以为下联。

34、此款精品兼毫小提斗,由老技师纯手工倾心打造

35、细光锋羊毫:一般用做纯羊毫主料,精品兼毫铺料,毛质细腻,吸水呈透明装,弹性偏软,吸墨十足,不可多得的好料。

36、时间在前的为上联,时间在后的则为下联。比如“风送莺歌辞旧岁,雪伴梅香迎新春”,“辞旧岁”在前,“迎新春”在后。

37、一般有以下四种区分方法:一是按音调平仄分。春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满人间万民欢”(“欢”是平声)。

38、就是时间在前的为上联,时间在后的则为下联。如“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祥”。

39、按时间先后分。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比如: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朵朵绽新春。——“辞旧岁”在前,“迎新春”在后。

40、贴对联时应将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或壁柱来分。之所以这样张贴,是因为直行书写都是从右到左,所以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

41、时间关系区分:旧时在前面是上联,新时在后面是下联,这个普遍在过年时候的春联上有所体现,常用的有生肖和辞旧岁/迎新春之类的。

42、旧时在前面是上联,新时在后面是下联,这个普遍在过年时候的春联上有所体现,常用的有生肖和辞旧岁/迎新春之类的。

43、那么关于对联,你又知道如何区分上下联吗?这里有五种简单的方法供你参考:

44、无锋羊毫:多数用于制作廉价毛笔、排刷、油漆刷。

45、(尺寸):出锋5cm,口径0cm,杆长21cm,纳入笔管5cm

46、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偿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47、区分对联的上下联的方法就介绍到这里了。恭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48、一般情况下范围小的是上联,范围大的是下联,如常见的“家和国”之类词语。

49、就是时间在前的为上联,时间在后的则为下联;或者说先办的事情为上首,后办的事情就为下首。比如“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祥”;“小院栽花香四季,大门结彩乐全家”。

50、民间有一种神话的传说:春联即为天上的神仙,当春联撕破后,就会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报告家家户户的情况,希望天神能给民间的家庭带来好运等。

51、看语言习惯。遵循常规说话区别上下,如江河奔流、湖海相连,不会说河江奔流、海湖相连。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52、大在后,小在后,先有家后谈国,所以范围小的是上联。

53、简而言之,如何判断上下联,就看对联最后一个字,最后一个字如果是仄声字(拼音的第三声、第四声),那么就是上联;最后一个字如果是平声字(拼音的第一声、第二声),那么就是下联;那么在贴对联的时候,上联贴在您面对大门的右手边,下联贴在您面对大门的左手边。详如下图:

54、按时间先后分。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比如: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朵朵绽新春。——“辞旧岁”在前,“迎新春”在后。

55、春节对联非常注重平仄。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三声和四声(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一声和二声(平声)。

56、在大门贴春联,记的要贴单数,单数象征吉祥。还有,家门口不要单贴「春」字,可以贴福、招财进宝等,因为古代,只有怡红院会在门口贴「春」字。

57、一般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比如“家园似锦添春色,福运齐天赖d恩”,上联最后一个字“色”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恩”是平声。

58、   真正成型始与后蜀孟昶所倡导的贴春联,经历五代、南北宋,由明朝朱元璋颁发政令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

59、每副对联都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在写对联的时候普遍把含义深刻的作为下联,上联的价值更多是在引导作用上。上下联基本属于因果关系,因是上联,果是下联。

60、 张贴方法区分:对联的张贴撰写要求是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因为古代人写字是从右往左写的。这个方法现在在观看对联时候很难区分了,因为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随意贴出来的。所以容易辨别错误。

61、汉语拼音中有四个音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就是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分别分析对联中两联的最后一个字,如果最后一个字是上声或去声(即第三声和第四声),就是上联;如果最后一个字是阴平或阳平(即第一声和第二声),就是下联。举例:

62、粗光锋羊毫:作为毛笔铺料,价格比细光锋羊毫便宜很多,毛质较粗,偏硬 

63、旧时在前面是上联,新时在后面是下联,这个普遍在过年时候的春联上有所体现,常用的有生肖和辞旧岁/迎新春之类的。

64、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三声和四声(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一声和二声(平声)。

65、对联比较讲究平仄,这是对联的特点。具体来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三声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一声二声),否则读起来常常感到别扭。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满人间万民欢”(“欢”是平声)。

66、对联讲究对仗工整,是一对句子,出句就是上联,对句就是下联。区分对联上下联的办法,主要音调平仄、内容因果、时间先后、空间大小和语言习惯等五个。

67、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练习书法选择一款好毛笔至关重要,今天,我们极力为书友们推荐一款对联小提斗。

68、在张贴春联时,往往有的人把上下联贴错位置。要区分上下联关键在最后一个字,根据格律规定,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普通话三声、四声)结尾,下联则是平声字(普通话一声、二声)结尾。

69、人们普遍认为楹联是中国最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其独特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上。楹联可称之为“二元结构”文体。一副标准的对联,总是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所组成,前一部分称为“上联”,又叫“出句”、“对头”、“对公”;

70、范围大小区分法:一般情况下范围小的是上联,范围大的是下联,如常见的“家和国”之类词语。

71、贴春联最好是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把旧春联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运,有除旧布新的意思。

72、手感舒适,笔锋尖锐挺拔,下笔轻盈收锋自如,书写随心所欲。

73、在古代,最初的书为竹简,人们把文字竖向一个个刻在一条条的竹片上,然后从右朝左排列后,用绳子串在一起,就成了书。这样,人们读书和写字的习惯,就是遵循从右朝左、由上到下的顺序。

74、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种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

75、对联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比较讲究平仄,这是对联的特点。如果要区分上下联,我们可以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具体来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否则,读起来就会感到非常别扭。

76、我国古代写对联一直是直行书写,从右到左排列。两联张贴时,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77、对联不会平白无故的乱写,每个字都是经过慎重决定的,每副对联都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在写对联的时候普遍把含义深刻的作为下联,上联的价值更多是在引导作用上。上下联基本属于因果关系,因是上联,果是下联。

相关经典

旺季营销鼓舞士气的句子(13句好句精选)

杏林子写的生命的名言(63句好句精选)

出现不久还不普遍用新鲜造句(57句好句精选)

童言无忌的小句子幼儿园(53句好句精选)

孝道感悟与心得体会(83句好句精选)

友情的句子100字(103句好句精选)

时间名言小学(85句好句精选)

道教名言名句禅语(82句好句精选)

毕业感言一句话简短初中(43句好句精选)

经典又现实(60句好句精选)

千千古诗网 http://www.juzi6549.com  
闽ICP备202300652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