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54句好句精选)

作者:admin 日期:2023-10-17 人气:

描述: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不过,有一些子女的原生家庭对他们的心理造成过很深的伤害。在面对原生家庭的问题时,他们不知道是应该继续面对那个曾经伤害自己的家庭、留在那个家庭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不过,有一些子女的原生家庭对他们的心理造成过很深的伤害。在面对原生家庭的问题时,他们不知道是应该继续面对那个曾经伤害自己的家庭、留在那个家庭里还是在独立之后离开那个伤害他们的地方。或许我们可以从《论语》所提到的“孝道伦理”得到答案。《论语·里仁》中提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我们或许可以通过跟父母沟通去解决,去跟父母,跟以前的自己和解。

2、一提到《二十四孝》,很多人就会想到“愚孝”。其实《二十四孝》中的故事并不全是愚孝,我们今天可以重新去看它,找到其中表现了真情实感又能真正使人感动的故事。

3、古籍中记载颜回从学于孔子后,少有离开。少正卯与孔子同时期讲学,当时常有弟子离开孔子,转投少正卯,孔子门下于是“三盈三虚”,唯有颜回从未离开,有人就问他说:你何不去向少正卯学呢?颜回对曰:“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且夫子之学,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足吾之为学也,何去之有哉。”(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4、在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里,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在自然观上,儒家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统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是相通的,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些思想与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观念形成鲜明对照。

5、 大学里面讲的很清楚,儒家的修行有“三纲”、“八目”、“六证”,最重要的、也是最具体的就是“八目”,八个细项,大家都很清楚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其次,与西方宗教信仰往往排斥理性不同,儒学作为信仰恰恰需要建立于人文理性的教化之上。如孟子所言“有诸己之谓信”,善德在人生命中的真实显现即所谓信,但是并不是说信是每个人身上都现成的状态。善德虽是人性之中天生本有,但必须要在人文的学习中,在身心的修养和反省中来不断去蔽,逐渐呈现。所以孟子一方面强调“仁义礼智”乃是“天所与我”,“我固有之也”,另一方面又强调“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孟子·告子上》)。

7、第信仰必须以超越性或终极性的价值为最终诉求。超越是对世俗而言,终极是永恒之义。世俗的价值观念,即功利性的价值观念。超越性价值诉求即超越功利的价值诉求。功利性的价值观念都是相待而言的价值诉求,不是永恒的价值根据。而信仰必须要找到终极性的价值依托。这是信仰最为根本的含义。信仰的超越性与终极性自然将一些世俗性的信念和信条排除于信仰概念之外了。

8、 格物首先要做到的是了解人。了解谁?先从了解自己开始,格物的最低层面是了解自己,其次是了解他人,然后才是了解事物。在这个基础上,你对格物进行更深层的修炼的话,是了解人性、了解人类社会。简单的说,前三个层面你了解的是个体的人,你打交道的个体的人、活生生的人,后两个层面你了解的是群体的人、大写的人。

9、儒家历来反对滥用资源。孔子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荀子把对山林川泽的管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作为“圣王之制”的内容,要求砍伐和渔猎必须遵守一定的时节,并规定相应的“时禁”期,以保护生物和资源。儒家认为,对待天地万物,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随意破坏、浪费资源,就会损害人类自身。孔子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孟子主张把人类之爱施于万物。他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朱熹进一步阐发了爱物的思想,他说:“此心爱物,是我之仁;此心要爱物,是我之义。”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给今天的人们带来有益启示,那就是在发展经济、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同时,必须注意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把发展经济、发展科技与生产力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与生态环境运行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当前,我们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可以借鉴儒家所倡导的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的思想。

10、君子为政以孝为基——从闵损看孝与政治的关系

11、综上而言,儒学与宗教信仰、政治信仰不同,其可以称之为一种文化信仰。所谓文化信仰,即以兼括天地人三才之道的人文教化之理为信仰的核心。超越的天道、文化的历史传统以及人现实的心灵体验、世俗生活是内在统一的。当代学者有以儒学为人文宗教的说法。若其人文一词乃是在《易传》“人文化成”意义上使用,则与本文所言文化信仰无别。但是若在西方思想背景的意义上使用人文一词,则恐怕不能成立。

12、陈蔡之厄最艰难的时期,颜子穷困却不改其气节,孔子坚信“吾信回之为仁久矣”,“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 ,“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意思说如果颜子实现了“仁政”的理想,孔子甘愿做弟子颜回的属下。

13、儒家思想离不开孔子和他的弟子们,《颜子》中的颜回,从绝不质疑的尊师崇道,到“闻一知十”的好学善思,从“周游列国”到“箪食瓢饮”,“孔颜之乐”两千多年来成为中华历代知识分子的学习路标。

14、闵子骞真的死板吗?首先,孔子是绝不会赞扬一个不知变通的人的。有一次宰我问孔子:如果一个仁者被告知有人掉在井里,仁者会跟着入井吗?孔子说:“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他认为君子不会因被骗而犯糊涂,君子应该始终有自己的判断。《论语》里颜渊、仲弓、司马牛等人问孔子“仁”,孔子给予了不同的回答,子游、子夏、孟武伯等人问孝,孔子也给予了不同的回答,“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这体现的正是“因材施教”,孔子本人也“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这样的孔子会赞扬一个不知变通的学生吗?《论语》里体现的儒家理论是灵活的,如“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更是直接反对走极端的做法,“孝”作为儒家道德体系最基础的一环,更不会强硬、反智,《论语·为政》中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里提到身为子女需要在父母行事有误时采取合适的方式劝谏,不能一味遵从;孔子不赞扬甚至鄙弃愚孝的行为,《孔子家语》记载,曾参不小心把瓜苗的根铲断后被父亲毒打至昏迷,他苏醒后反问父亲是否累了,孔子对此很不高兴,说“参来,勿内。”他愤怒的是曾参不躲,差点令自己死去,陷其父于不义。孔子不赞同死板的行为,他认为真正的孝除了要发自内心感恩父母、尊敬父母、侍奉父母,还要在父母有过时用合适的方法劝他们改正,使他们免于不义。如果闵子骞行孝道是死板地行,孔子不会给予他这样高的赞誉。

15、给后代说明人之相处,需要仁爱,用仁爱来调节一切社会矛盾,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16、  第主张顺应和合理地满足人的欲望。对人类的本性如何看待和处理,不同的文化也有着巨大的区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类的本性没有采取诅咒式的态度,而是在肯定和承认的基础上,认为应该对人的欲望予以合理的满足。如对“性”的问题,儒家认为“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们的这种“大欲”应该得到合理的满足。对此,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段对话最为精彩。孟子劝齐宣王推行王政,齐宣王担心自己有好色的毛病不能推行王政。孟子认为,如果齐宣王能在满足自己的欲望的同时也让老百姓能够满足自己的欲望,做到“内无怨女,外无旷夫”,那就是王道的表现,“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与王何有?”。因为这一原因,在以往几千历史的大部分时期中,中国人的性观念是相当开放的,直到唐朝时,寡妇改嫁都被看作是正常的。只是到宋代理学兴起后,中国人的性观念才由开放转向封闭,对“性”才有了种种的不合理禁锢。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基本价值倾向上也还是持肯定态度的。相比之下,世界其他多种文化中,都有过对作为人的本性的“性”进行否定和咀咒式的倾向,如有的文化中的“原罪说”就是其表现之一。

17、(欢迎点击批评:2019年冬读《论语》研究成果) 

18、作为教化哲学的儒学,既有一个知识理论的层面,又有一个实践的层面这两个层面同是儒学学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儒学的历史发展总是贯穿着这两个层面的互动。就20世纪儒学的困境来说,正因为儒学已经不能再为历史提出新的理论解释,所以在思想理论界渐渐失去了市场,那么当然也令人丧失了落实儒家思想的热情。同时,正是因为儒学的文化教养被逐出现实生活,知识理论的儒学也最终失去了其源头活水,变成游谈无根的空洞论说。所以,通过复兴儒学恢复文化信仰,同样要求由两个层面的互动来实现。

19、现实社会中我们也要抛弃浮躁,用颜子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精神作为经世之道,在条件成熟时极力发挥所学,条件不成熟时,能主动退让,潜心学习悟道以教化人。

20、孟子说: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这是王道与霸道的分别所在。儒家提倡王道,反对霸道;支持正义的战争,反对不义的战争。  

21、其实,社会可以通过改善社会的保障制度去帮助人们以另一种方式尽孝,建立现代、高效、方便的制度和场所也有助于“孝”在现代社会继续发挥稳定社会的作用。子女外出打拼的同时也会挂念独居的父母,社会可以多建一些合格、平价、舒适的养老院,使老人有处可去、住得开心,令子女放心,这也是帮助人尽孝的做法。多建合格的养老院、完善医疗保障制度,这些措施都有助于使孝在新环境里继续发挥作用。

22、《论语》是上千年前的作品,有些字词及句式演变至今已发生巨大变化,若是在解读过程中不究其本意,便容易理解不当,形成两个大相径庭的说法。

23、中国的“孝”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逐渐体现出以责任、义务为基础,重情感的特征。与此不同的是,西方的孝更多的是把父母等家庭成员当作独立、平等个体的尊敬。从上文提到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例子也可见,许多父母对孝的理解有误,他们用错误的观念约束孩子,导致了一些孩子对孝的排斥。要延续孝文化,在教育里传播正确的孝观念极其重要。在很多家庭的教育中,孝被描述为“孝顺”,家长要孩子顺从自己、听从自己的安排,有些子女也以为尽孝就是要压抑自己的理想顺从父母,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对孝的误解。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注释4)由此可以看出儒家倡导的孝的重点并不是在于“顺”,是在于在符合仁义的前提下去孝敬父母,如果我们想要继续延续儒家孝文化优秀的成分,就必须要教育人们真正的孝道观,从根源上停止对孝的误解。

24、从子游的礼乐思想实践探究春秋礼乐思想的新变

25、综上所述,儒学毫无疑问符合信仰的含义,当然能够支撑社会的信仰。儒学作为“文化”信仰与普通宗教信仰不同,儒学是依人性、人生之基本规律而立教,无有独立于生活之外的文化载体;其实现超越性价值诉求的方式,亦不超出日常生活之外,所以与宗教信仰不同。儒学亦别于政治信仰。历史上的儒学虽然可以依靠官方的体制为依托而得以传播,但是儒学的教化形式并不完全依赖政府,只要政府给予活动空间,儒学的教化依然能在民间立足。

26、封建晚期,儒家思想的墨守成规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中国由此遭受了一百年余的屈辱。直至新中国成立,中国才结束这段屈辱史。

27、第信仰必须给出一套解释生活的理论和安顿日常生活的仪轨。这是从信仰的社会功能来谈信仰的内涵。信仰与迷信不同。所有的信仰都不能是盲目信从。信仰与理性并不矛盾,相反,信仰必须建基于一定的理性思考之上,否则就是迷信。因此,信仰必须提供一套解释生活的道理。道理肯定是建立于理性之上。但是,这套道理的核心价值却又超出了理性思考的范围,而必归于信从。同时,信仰要实现其安顿日常生活的作用,必须有一套历史传承之中的仪轨。通过这套作用于日常生活的仪轨,信仰的价值理念才能与社会生活发生直接的关联和作用。

28、其次,儒学提供给人以精神生活的意义支撑这更是毫无疑问的,并且传统儒家建立了完备的形上学,这是古今学者之共识。哀公问曰“敢问君子何贵乎天道也?”孔子对曰:“贵其不已也,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礼记·哀公问篇》)创生万物而无私,健动不息,这是孔子对天道之内涵的体认。而此体认直接构成了支撑其精神生活的德性——仁道。

29、显然,信仰的这四个层面是内在统一的。具备这四个方面的意涵,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信仰。就个人来说,才可以说找到了最终的安身立命之所。对于一个民族或社会来说,才能作为最后的价值和最稳固可靠的价值秩序的依托。

30、从儒家思想的核心义理来看,儒学完全符合信仰之四个层面的内涵。首先,对超越性或永恒性价值的追求,是儒学最根本的价值取向,这是毫无疑问的。儒家常说天命,道体,即是此意。孔子说“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实际上,视天为最终的生命价值依托。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反复教导学生说:“志于道”,“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可见视道为根本生命追求。从终极意义上说,此“道”当然是人生宇宙的根本道理,以及终极性永恒性的价值依托。从根本上说,此“道”当然是来源于天。董子所谓“道之大原出于天”(《汉书·董仲舒传》),即是此意。

31、中华民族向来是一个以诚信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诚信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品德,对于诚信,儒家也做了比较系统地阐述,比如在《论语》中就有许多阐述诚信的句子。这种优良传统在当今值得大力弘扬,对于当代社会,这种仁爱思想显得更加尤为重要。

32、  经历两千多年的洗礼,儒家提倡的孝道有许多地方被人曲解了。本文将从孔子的弟子闵子骞说起,从他“芦衣顺母”的故事为始看孔子对“孝”的真正定义和对孝行的要求,并简述“孝”意义发生变化、扭曲的过程,最后简单讨论“孝”在新时代的意义和传承。

33、(5)朱熹:《论语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9页 

34、第信仰必须为心灵生活或精神生活提供意义感和价值感,以及解释超越存在的形上学。对超越者和永恒者之意义的理解,对超越或永恒价值的追求,必然提供给信仰者源源不断的价值感,成为信仰者生命的意义来源。对超越者的理解不能仅仅有感性的体验,还要有理性的认识即形上学的理论。

35、三是儒家的培士思想。儒出身于“士”,又以教育和培养“士”(君子)为己任。士者仕也,对士阶层的教育和培养关系到王权统治,更关系到黎民苍生,士阶层的品行和修养关系到政治清明和国家的稳定,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伦理德德对士的约束和培养在封建社会起到了很好效果,至今某些优秀的思想和原则对现代官吏的培养仍有启发和教育意义,因此在现代社会应得到发扬和提倡。在儒家看来作为一名“士”的最基本的条件和责任就是:一“行己有耻”,二“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这两条原则可借鉴性就是对官员的培养要注重自身的修养,要知道礼义廉耻,要遵守社会基本的道德,要对自己的行为加以约束使其符合社会和百姓的需要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清正廉洁,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另外,官吏的培养是为了服务国家和人民,对君的不辱使命可以转化为今天人民当家作主下的对民的不辱使命,也就是说建设服务型政府,培养更多的人民公仆。儒家的培士思想对现代社会有很大借鉴意义,对儒家培士思想的升华和改造可以很好的服务于现代社会。

36、    自从2008年秋天开始,我带领本科二年级的学生读《论语》,迄今已经十三年了。我在学校的三水校区带领学生读《论语》,三水校区位于佛山三水云东海森林公园,环境清幽,远离市区,是一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跟随我读《论语》的每一届学生,表现都很努力,我自己也在反复阅读中收获颇多。

37、孔子之“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孔子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即体现了仁道“全体不息”的精神内涵,孔子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孔子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即体现了仁者“浑然与物同体”的精神内涵。宋儒张子曰:“意、必、固、我有一焉,则与天地不相似”,(5)天道就是一个无私成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6)因此私意、期必、固执、私己即是体道的障碍。

38、当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要和当代社会相适应,还需与当代生态伦理学和环保理念结合起来。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包含着诸多超越时空限制的合理内涵,这些符合客观规律的成分不会随时代和地域的变迁而过时;同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有一些糟粕。我们要根据当代中国、当今世界发展的实际需要,促进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

39、再次,儒学提供给人一套伦理规范和行为原则,这是显然之事。对于超越者的体认并非仅仅是内心体验之事,必要在实践层面见诸行动和社会伦理关系的原则性规范。在儒家即是五伦之道。《易传·序卦》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父子、君臣,这是儒家所言五伦之中最为核心的三伦。儒家认为五伦关系乃是本于终极的天道秩序。

40、但是就今天的中国而言,在儒学经历了百年冲击和侵蚀之后,信仰的危机确实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儒学已经不是支撑国人信仰天空的擎天柱。那么,如何理解作为信仰的儒学呢?并且,如何理解儒学作为信仰的内涵和特质呢?这就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41、据诸多史料记载,在孔子的弟子中,颜回备受推崇。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在文庙(孔子庙)中为四配之首,有时祭祀孔子常常单独以颜子为配享。此后历代帝王加封,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尊为“复圣”,至今,山东曲阜还建有“复圣庙”。复圣颜子被颜氏后裔尊为一世祖。

42、既然弄清楚了“孝”的真正含义和要求,证明了儒家所提倡的“孝”不是对人性的扭曲,那么“孝”作为一个良好的品德要求,在当下社会又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呢?

43、另外,在战国末期出版的《孝经》中,“孝”之善事父母之本义不断被扩大延展至“忠君”“顺时”“立身”等几个方面,政治性的社会功能放大,这些思想的某些方面也利于君主进行国家统治。加之随着朝代的更迭,国土面积扩大、国内人口增多,国家管理困难,从秦代开始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统治者更渴望寻求利于专制统治的思想观念,以达到统一民众思想的目的。例如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中的父为子纲:原本双向输出的父慈子孝,嬗变为父权至尊、父命必从,使父子关系毫无温情可言,变得尊卑分明。愈加鲜明的等级分化,就愈加方便古代帝王治理国家的需求。

44、再如“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中的“道”,《说文解字》解释为“所行道也。从辵从。一達謂之道”,后引申为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也有“旧指好的政治局面或政治措施”的意思,此义可在《左传·成公十二年》:“天下有道”中考证。“无改于父之道”应该是不改变父亲的政治措施或政治主张,而且并非任何寻常百姓都有政治主张,往往是那些公卿大夫才具备。因而这一话并不是曲解为盲目继承父亲或其他长辈先人的一切做法,不足以作为孝道绑架的“把柄”。

45、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区分开来。

46、“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第二十一》)

47、由此,也可见出在儒家视野内对信仰观念的理解。牟宗三先生认为,儒家的信仰,是一种“内信内仰”,与宗教信仰多信从于外在的偶像有别。在儒家文献的视域之中,信仰二字恰好表达了这种精神。信有两义,本义为实,即实有,引申义为约信和信从。两义本相关,唯其实有,所以才能信从。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为为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张横渠曰:“诚善于身之谓信。”所谓信,即是人生命中善德的真实展现。

48、王霸之辨,出自孟子: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49、(陈明、朱汉民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

50、当季康子询问孔子该如何让百姓民众敬忠于上时,孔子首先强调的是一礼之两面:敬重是双向的;其次强调需教导民众“孝其老,慈其幼”(注释2),由此百姓自然会忠于上。有人疑惑孔子为何不从政时,孔子回答他“只要在家施行孝悌正当有条理,那也是从事政治了”(注释3)。

51、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

52、在这里,本组想阐述一个观点,那就是:儒学不是孔子后才有的,孔子只是儒学在春秋晚期的集大成者。为何,这里简单讨论一下。《汉书•艺文志》有云:"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叙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周礼·大宰》亦有云:“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长,以贵得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由此可见,儒学之起源甚久,甚至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尧舜禹三皇统治时代。只是,在最初的那段历史中,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以致到孔子时期,在整理其积极内涵和柔和自己的一些思想上,首次提出儒家学派并将其思想系统化。

53、宋代大儒张载曾评价“颜子一生,志在做圣人”。程颐也说:“颜子所独好者,何学也?学以至圣人之道也”。至此,可以看出颜子以舜为榜样,并且身体力行践行“圣人之道”,从而实至名归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德行第一著称的又一圣人“复圣”颜子。

相关经典

一句关于爱的名言(46句好句精选)

后悔的近义词(17句好句精选)

霸王防脱洗发水广告语(25句好句精选)

给人机会的精辟句子(43句好句精选)

反义词100个(16句好句精选)

干涩的拼音(67句好句精选)

泰坦尼克号画露丝的片段原版(58句好句精选)

彬彬有礼造句三年级(42句好句精选)

孔子的名言要10句带解释(77句好句精选)

有关帮助他人的名言有哪些(66句好句精选)

千千古诗网 http://www.juzi6549.com  
闽ICP备202300652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