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是个什么样的人(97句好句精选)

作者:admin 日期:2023-05-31 人气:

描述:梭罗是个什么样的人 1、梭罗的博物学知识在书里被精准地展示出来,我试图匹配上自己头脑里贫瘠的动植物知识。很挫败。可依然是美不可言啊,我掉进这些陷阱里不愿出来,且甘之

梭罗是个什么样的人

1、梭罗的博物学知识在书里被精准地展示出来,我试图匹配上自己头脑里贫瘠的动植物知识。很挫败。可依然是美不可言啊,我掉进这些陷阱里不愿出来,且甘之如饴。冬去春来,野花晏晏,我在梭罗的瓦尔登湖里,完成了一年的季节转换。

2、然而,我常常发现,在任何自然之物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天真无邪,令人鼓舞的伙伴。对于生活在大自然之中的人们来说,永远没有绝望的时候。我生活中的一些最愉快的时光,莫过于春秋时日阴雨连绵独守空房的时刻。

3、《庄子》005《逍遥游》05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只有工作就不叫生活。

4、这是一本非大众读物的书。至少在我的周围,喜欢读书的一些朋友里,它不那么受欢迎。我曾刻意做过一个小调查,结果发现有四分之三的朋友拒绝亲近它,有的朋友礼貌地表达了对它的高山仰止,有的则干脆说自己不喜欢,不值一读。

5、不相信每一天都有着一个尚未被他玷污的更早、更神圣的破晓时刻的人,是对生活已经绝望的人,踏上的是一条越来越往下、越来越黑暗的路。

6、但是,这是不是太自私了呢?为什么不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为他人谋福利呢?梭罗承认他很少从事慈善事业。他说他有一种对自己的责任感,使他放弃了许多快乐,包括慈善。但他认为慈善像其他任何事业一样,必须有天赋的才能,就像他说“漫步者”也是天生造就的一样。他也讨厌别人对他做善事。在他看来,那个把时间和金钱在穷人身上花得最多的人,说不定正是在用他那种生活方式引发最多贫困与不幸,而现在这个人却在徒然努力于挽救之道。他说他只要求公平,对一切有利于人类的生命与工作应一视同仁。比起关心穷人来——按他自己的生活标准看来,这样的穷人也没有多少——他说他更想要的是人中的花与果,他更希望向上看,希望在与他们相互的交流中得到那传送的芬芳。当然,他也始终告诫自己要慷慨惠施,只是不想将之作为自己的一个事业。他希望用植物的、磁力的或自然的方式来恢复人类:首先有一些人过简单而安宁的生活,也许就能成为一种示范。

7、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主流说法为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梭罗是个什么样的人)。

8、《做自己的营养医生》第五章夏季营养补充方案04苦瓜维生素C丰富,清热解暑降血糖

9、说到这里,如果大家对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满意,不了解自己的人,读一下梭罗的语录,就知道不了解自己的原因!文字如下:

10、读完梭罗的语录,可以说,我们一个人也只有到了真正迷失了自己,才会开始慢慢了解自己。跟我们上面分析的一面,大多数人都还是活在迷茫中,却没有走出来,不敢去面对,不敢去分析自己,只要静下心来,好好分析一下,就发现自己为何活得那么失败,那么不自信,那么不优秀的原因。(梭罗是个什么样的人)。

11、但不限于此,梭罗从不做隐士,他是一个热心的观察家,对社会问题和现象的诸多批评散落于各处。

12、在书中的结束语里,梭罗说他至少从实验中了解到:一个人若能自信地向他梦想的方向行进,努力经营他所渴望的生活,是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的。

13、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约翰写信给艾伦,表达了自己对她的爱意,艾伦简单直接地拒绝了梭罗的哥哥。之后,梭罗用自己的方式去争取艾伦对他的喜欢,终于有一天他写信给艾伦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情,而艾伦用非常冷漠的话回绝了梭罗。在不久之后,艾伦嫁给了当地的一个牧师。随后,约翰也因为划破手指感染破伤风而去世。从此哥哥约翰和艾伦变成了梭罗一生的痛。

14、演讲不成功,听众们碍于乡情,费了不少劲儿才硬卡住离开或昏睡的冲动,但也不愿委屈自己,所以在演讲结束后他们让梭罗有机会讲讲林中生活。

15、亲爱的我们总是过于匆忙,似乎总是要赶到那里去,甚至连休假,游玩的时候也是急急忙忙地跑完地图上标上的所有风景点,到一处"咔嚓、咔嚓",再到一处"咔嚓、咔嚓",然后带回可以炫示于人的照片。我们很少停下来,停下来听听那风,看看那云,认一认草木,注视一个虫子的爬动。

16、身居陋室,以物为伴,独享闲情,尤当清晨无人来访之时。我想这样来比喻,也许能使人对我的生活略知一斑:

17、他的荒野实践成就了他独特的自然观,他的自然观超越了他所在的时代,跳出了超验主义的藩篱。

18、这样,很多人也对自己有点了解,知道自己的一些缺陷和弱点,却又不愿意尝试着去改变。甚至很多人一直就是活在无限纠结和矛盾中,想要这样,又想要那样,最后又选择这样活着。

19、最后,大多数迷茫到不能再迷茫的人,都会从迷茫中惊醒,也知道该用什么样心态去面对生活,该怎么样去活了。其实人活在这个世上,真的很简单,只要自己心态好,不抱怨,不抛弃,不放弃,有目标,敢于坚持,能够愈挫愈勇,也就慢慢找到真实力量的自己,很多人都在最困难的时候,爆发出自己潜在的力量,遇见了涅槃重生后的自己。这就是了解真正自己的开始。

20、疫情无情。玉兰花开了,这是春天,却在孤芳自赏中流逝。

21、1845年7月4日梭罗开始了一项为期两年的试验,他移居到离家乡康科德城(Concord,原意“谐音”)不远,优美的瓦尔登湖(Walden)畔的次生林里,尝试过一种简单的隐居生活。

22、亏损让梭罗欠下近三百美元的债务,那是当时一个美国男性一年的收入。为了还债,梭罗卖铅笔,兜售蔓越莓,盈利稀薄,不得不同时接下外出演讲和测量的活儿。

23、“否则,你会读不下去。”一句大实话。因为这是一本智慧的书,灵气逼人,需要全神贯注,就像梭罗的一生,专注于自己所追求的生活。阅读的书籍,交往的朋友,手头的工作,外出的旅行,以及各种生活细节都围绕一个主题:追求自然之光,发现生活之美。

24、梭罗并不希望别人成为和他一样的人,因为他希望自己也不总是过去所是的人。他不执意要做一名隐士,他想隐居时,他就来了,他觉得够了时,他就去了。  

25、自然的荒野与人身上的野性有一种紧密的联系。梭罗说没有哪首诗能表达他对狂野的向往之情,目前最好的诗歌也未免显得温驯了。而我们的祖先都是有野性的人。罗慕路斯和雷穆斯被一只狼哺养的故事并非只是无谓的传说。所以,他大声呼吁——他很少这样呼吁——“请赐予我野性吧!”有人宣称“趋于善则美!”,而他说,“趋于野性则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野性的、自由的。野性更意味着强大的生命力,最狂野的往往是最富生机的。人进入文明社会就变得过于驯良和顺从了。梭罗认为我们内心深处也许还存有一个野性的自己,我们却太早挣脱了她的怀抱,步入了社会。有些社会则更过于早熟,人都变成了小大人。野性不会压制人,而会使人的精神大振。他期望人不要忘记自己的野性,不要将野性与野蛮等同视之,一起抛弃。他或许并不期望人们全都恢复野性,但至少为了显示人类的多样性,最好能让一些人保留较多的野性。在他看来,在事物低微的用途上,人与人并无差别,但如果是高级的用途,就能显现出个体的优越性来。而他并不像进步知识分子那样,认为野性就是处在低微的一端,它也许还是未来的文明保存之道呢。人在驯化动物,也在驯化自己。梭罗期望人甚至家畜们能重新恢复一些野生的习惯和活力,这样至少能给自己一些尊严。

26、世界上有多少个窗口,就有多少种生活,所以,命题小说虽然难做,以"窗口"命题倒还不失为一个补救办法,就像前不久有人试过的。我们在大街上闲逛,特别是新到一个地方,有时会对某些窗口发生好奇∶那里面在进行着什么呢?他们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呢?想来会和我们有些不同。有的窗口对这种好奇心是敞开和欢迎的,有的窗口则在黑黑的帷幕下摆出一幅莫测高深的面孔。  这是站在窗外,调换一下,站在某个临街的窗口里面,我们有时也会注意底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凝视着某个我们感兴趣的面孔,她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时我们自己的生活过腻味了,我们更想知道和我们自己的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还有另一些人,他们过的是另外一种生活--比方在契诃夫的小说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想法变成了一种渴望、一种非常感人的东西--这正是契诃夫魅力的一个秘密。也许,正是这一种渴望和好奇,提供了我们第一节提出的问题的部分答案。

27、梭罗在书中有一句名言:大多数人都是在平静的绝望中度过一生,所谓听天由命就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绝望。

28、不死的大地,永恒的生长,是梭罗认为的“春天”。在这个认知下,看众生平等,时光流逝,伤春悲秋也会从容。“人类的生命即使绝灭,也绝灭不了根,那根上仍能茁生绿色的草叶,至于永恒。”

29、所以,梭罗就打算思考一下许多人烦恼的是些什么,有多少是必须忧虑的,生活必需品大致是些什么,如何得到。梭罗也承认物欲是人的生存所必需的,但他想考察丰裕富足、精致复杂的生活的另外一端,即一种简单自足的生活,想弄明白生活到底可以简单到什么程度人就能生存,需要一些什么样的用品人就能过得相当不错。

30、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图书城西大街35号3幢一层(中关村创业大街内)

31、一个人能够放得下的东西越多,他就越是富有。

32、世人不断致力于占有更多的东西,梭罗也另有一种奇特的占有;世人纷纷地购进卖出,梭罗也另有一种奇特的购买方式。在他看来,如果你喜欢某处庄园,喜欢某处风景,你不必用金钱买下它,在它里面居住,而是要经常在心里想着它,经常到它那里去兜圈子,你去的次数越多,你就越喜欢它,你就越可以说是它的主人,就像一个诗人,在欣赏了一片田园风景中的最珍贵部分之后就扬长而去,那庄园主还以为他拿走的仅只是几枚野苹果,诗人却把他的田园押上了韵脚,他拿走了精华,而只把撇掉了奶油的奶水留给了庄园的主人。  

33、活动预告 | 永不熄灭的黑色火焰——王家湘新书分享及对谈

34、梭罗并不完全否定那些便利人类的发明与工业的贡献,他认为它们也还是可以接受的。但问题在于,如果恰当调节人与人的关系和生活方式,这些本来可以成为对我们的文明的祝福的材料,却成了一种拖累。而且,是不是还有精神的活动和修养也需要考虑?当文明改善了房屋的时候,它却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同时在精神上改善和提升居住在房屋中的人。他们本应该上升到更高级的生命中去,但他们没有,而是继续追求更多更好的——还是物质。所以,人们欢呼进步的时候,在夸赞各种现代化进步设施的时候,不要对它们发生幻想,因为并不总是有正面的进步,尤其进步并不仅仅是物质的进步。梭罗赞颂文明中的精神成分,尤其是古典的精神文明。他认为,东方的那些宫殿和陵墓的废墟,可能还没有一卷古代经书更可赞叹;一个国家锤击下来的石头大都用在它的坟墓上了——它活埋了它自己。物欲过分强大的问题在于,人不仅为他内心的兽性而工作,还为他身外的牲畜而劳动。只知物欲会让人变得和动物没多少差别。而正是因为摆脱物欲和减少人际交往,梭罗才觉得自己独立而自由。

35、梭罗基本不关心政治,他每天在广阔的山野间漫步,觉得比起大自然,政治是一个太过狭窄的领域。但他并非一个对政治社会完全无动于衷的人。他只是希望尽量少和政治社会打交道。这不代表他没有自己的政治观点。他说他由衷地认可这句箴言:“管得越少的政府,就越是好政府。”他十分希望看到这句话被更迅速、系统地实施,直到达成大约这样一个结果:“什么都不管的政府,便是最好的政府。”他认为是美国人天生自带的性格,创造了美国人现在所有的成就,如果没有政府干扰,他们本会干得更好。政府至多是某种权宜,可带来方便,但大部分时候却带来不便。不过,梭罗说他也不完全赞同无政府主义,比起无政府,他更赞同一个好的小政府。这好政府也并不一定就是民主制政府。在他看来,诸多政府形式中,多数管理的政府在很多时候也是有失公平的,甚至超乎理解的不公。一件事情的正当与否,本不应完全由强势多数的意志来决定,而是应当以道德为标准。他认为,“群体是没有道德的”这话说得贴切,除非群体是由道德高尚的人引领,群体才有道德。甚至美国民主之父杰斐逊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他其实也赞成一种贵族制,不是血统的贵族制,而是德才的贵族制。但梭罗还是承认,从绝对的君主制到受限君主制再到民主制,是对人的尊重的进步。他也认为,从一个较低的视角来看,美国的宪法虽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已经很不错了;法律和法庭也都值得尊敬;只是从较高标准或最高标准来看,这算不了什么。因为梭罗对政府的根本性质的看法就是:政府只是我们一个不得不接受的东西。任何政府其实都不可能太好,它不可能满足我们的全部愿望,尤其是最高愿望。

36、害怕去面对房子、车子、结婚,年龄越大,越是喜欢逃避现实。更不想回家过年,每次回家过年,走亲戚,总是心情不好,总是被家里人安排相亲,相亲次数多了,也都成了一种敷衍。

37、他是一个文明世界的疏离者,但这也正好是一个反省者的恰当位置。当现代文明携工业革命的雷霆万钧之力展开的时候,恰恰在美国这片似乎最适合,也最需要这一革命的地方,他却率先对这一现代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关于人们被文明和技术工具“异化”,关于文明也需要“荒野”、文明人也需要一点“野性”,关于“公民不服从”,都是由他在19世纪早期发出思想的先声。

38、演讲,在梭罗随后几年的生活中频频出现,为此准备的演讲稿也成为《瓦尔登湖》内容的雏形。

39、他在这房子里住了两年,后来写出了这本著名的《瓦尔登湖》。

40、衣服是用来维持体温的,而不是去衡量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的。房子是用来遮风挡雨的,而不是去评判一个人的物质水平的。家是用来包容爱与温暖的,而不是用来攀比的砝码。

41、用最少的时间满足最基本的物质需求,梭罗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却更忙碌。在他四十五年的有限生命里,他留下了两本著作、两百多万字的日记和书信,以及刊载于报刊的数篇文章。对于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观察,陆续被后人整理成书,翻译成各种文字流传。

42、早在100多年前,梭罗做了一件非常疯狂的事情。1845年3月的一天,他放下了一切,独自来到了瓦尔登湖畔,仅凭着一把借来的斧头,开始砍伐树木,建造木屋,就在湖边开垦土地。在独居的过程当中,他学会了钓鱼和狩猎,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除了生活必需品,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断、舍、离。

43、不死的大地,永恒的生长,是梭罗认为的“春天”。在这个认知下,看众生平等,时光流逝,伤春悲秋也会从容。“人类的生命即使绝灭,也绝灭不了根,那根上仍能茁生绿色的草叶,至于永恒。”

44、他曾在美国最好的大学(哈佛)受过教育,他也曾到当时荒凉的瓦尔登湖边隐居,像一个原始人那样简单地生活,他想试试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能够简单到什么程度,想试试用自己的手能做些什么,他用很短的时间就动手造好了一个颇能遮风蔽雨的小木屋,这说明住房困难其实不难解决,即使胼手胝足用最原始的方式。如果我们现在变得这么难,那一定是在什么地方出了点问题。他曾经试制过一种新型铅笔,可是,在这铅笔真的可以为他带来利益时,他却又不想干这营生了。试制成功了对他来说就等于说事情干完了,大量生产而牟利并不是他的事。他生前也出了几本书,当时都并不引人注目,他遗下的日记却有三十九卷之多,里面自然有一些人们不感兴趣的东西。不过,他这个人确实挺有点意思,还有他那个湖。

45、在最近一遍的阅读中,我发现梭罗大段大段的文字是和自己的对话,所以才有那些不连贯的叙述、突兀的诗句,以及陌生的名人名言。书里引用的孔孟语录,也是不常见的,他还用过一段墨子的话。

46、在《阅读》中,作者讨论了他对读书生活的看法,他认为“读得好书,就是说,在实实的精神中读真实的书,是一种崇高的训练”。生活使人加深对现实的看法,但一本优秀的书籍能使人得到进步。

47、在精神世界里存在着大陆和海洋,每一个人只是其中的一个地峡或小湾,尚未被他自己探察过,但是,在政府的大船上,在五百个水手和仆役的协助之下,穿过寒冷、风暴和食人生番之地,航行数千英里,也比独自探察自己内心的海洋,内心的大西洋和太平洋更为容易。

48、问题是,有这样的人吗?有庄子《逍遥游》当中的许由就是这样的人。

49、这是站在窗外,调换一下,站在某个临街的窗口里面,我们有时也会注意底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凝视着某个我们感兴趣的面孔,她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时我们自己的生活过腻味了,我们更想知道和我们自己的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还有另一些人,他们过的是另外一种生活--比方在契诃夫的小说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想法变成了一种渴望、一种非常感人的东西--这正是契诃夫魅力的一个秘密。也许,正是这一种渴望和好奇,提供了我们第一节提出的问题的部分答案。

50、人们常常问我:“你一个人住在那儿一定很孤独,很想见见人吧,特别是在雨雪天里。”

51、“我生来就是为了作他人绝无仅有的知心朋友的。然而知我之心的人还没有到来。现在我已经到了我的心扉已开始关闭,不再向新的友谊打开的年龄了。我梦寐已求的甜蜜的感情,永别了。现在已为时太晚,不可能再过幸福的生活了。”

52、诗人海子说他读到过最好的书,就是《瓦尔登湖》,我们在今今乐道读书会里和大家曾经读过《瓦尔登湖》那本书,后来据说海子卧轨自杀的时候,身边只带了四本书,《瓦尔登湖》就在其中。

53、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就如涓涓清流姐一语道出了真相,梭罗的生活才是最奢侈的生活,对于我们寻常人来说那就是一种奢侈的生活。

54、在《禽兽为邻》中,作者描述了与自己共同生活在瓦尔登湖边的一些动物。它们在雪地上留下了生活的足迹,让作者感觉到它们的存在,作者认为“也许它们爱这一片湖水,理由跟我的是一样的吧”。也就是说这些动物和自己一样,都是为了自己能够自由的生活才来到这个自由的森林。在《冬天的禽兽》中,作者还描述了冬季在瓦尔登湖的动物,它们使空旷的田野充满了活力。

55、梭罗此后终身没有从事一份固定的职业,行走自然,观察、记录成为他主要的工作,随身携带的物品包括一本日记簿、一支铅笔、一个显微镜、一把大折刀、一团麻线,和一本可以采集植物标本的旧乐谱。有时也戴着草帽,但鞋子必须结实,裤子以深色为主,方便随时爬树查看松鼠或云雀的窝,也让他更容易翻过矮橡树。

56、他们的出发点也不同。一个是早期浪漫派,或者说是浪漫派的先驱,一个是美国早期纯朴世界的一部分。梭罗和早期美国融为一体,他与各处的印第安人打成一片,和他们相处极好。他在纯粹自然中的生存能力,远好过卢梭。而卢梭从本质上来说,是巴黎社交场合的一部份,虽然他生在日内瓦,而且终其一生都对他的故乡没有丝毫的抱怨过。但他的成名是在巴黎,而且他的交往圈子,也多在巴黎。但几乎从一开始,他就是个如此矛盾的结合体,他几乎与他周围的一切都格格不入,但又在巴黎拥有盛名,他有一颗太激荡的灵魂了。

57、梭罗还有另外的一面,这一面也许在《瓦尔登湖》中并没有明白的展示,但不了解这一面就不能完整地把握梭罗的性格。这一面即不是避世而是入世的一面,不是作为隐士而是作为斗士的一面,虽然不是约翰·布朗那样进行暴力反抗的斗士,而是作为主张非暴力反抗的斗士,但他的看法似乎比前者更清醒、更深刻,看到了问题的更深症结所在。  梭罗反对美国的奴隶制度,反对美国对墨西哥的侵略,他对人类社会中他认为是恶的东西的憎恨程度不下于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他曾因拒绝交税而坐过监狱,一八四九年他发表的一篇著名论文《公民的不服从》(作为单行本出版只是一本薄薄的小书)被人认为是历史上改变世界的十六本书之他倡导的"公民的不服从"(civildisobedience)的思想对托尔斯泰、罗曼·罗兰、印度圣雄甘地和马丁·路德·金都曾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在他那里,有着某种隐士和斗士的奇妙结合。

58、他聊中产阶级家庭:“谁家都会为钱发愁,可这个事儿吧,好像又是一桩要竭力掩盖的秘密。”

59、用梭罗自己的话说,他在瓦尔登湖边建起来的是一个郊外的小小的避难所。

60、他住的房子没有门栓,他以欢迎的心态迎接每一位路过的人,偶尔会有路人来访,恰好他不在家,房间里的食物也由客人随意自取。路过的渔民、猎人、诗人偶尔会来到他的小屋里休息,也只是谈谈自己各自的生活,然后各自回归到自己的世界,从不会产生利益纠葛。

61、人年轻的时候,总是喜欢广交朋友,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发现,如果自己不优秀,认识再多的人也没用。社交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去维护,如此昂贵的社交成本,不仅会让自己身心俱疲,而且最后往往是一无所获。减少没有意义的社交活动,学会和自己独处,享受孤独,才是成人世界的必修课。

62、正所谓见事莫说,问事不知,闲事莫管,无事早归。好了,书读到这儿,我们的问题也出来了,不妨合上庄子《南华经》这一卷之后,可以思考一下您对物质极简精神至盈的理解吧。

63、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自然,写下了大量歌颂自然、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作品,如《河上一周》﹑《瓦尔登湖》﹑《种子的信仰》等。

64、梭罗是个独特的人,是这个文明社会中稀少的一类。当然,又恰恰因为稀少,他能吸引这个社会中的许多人,哪怕人们很难完全像他那样生活,但至少还是有一种安慰,知道世界上还有人在过这另外的一种生活,自己时有的内心冲动也就不那么孤独了。

65、另一个好消息和我们读者有关。第一本书的失败没有打击梭罗的热情,他继续对《瓦尔登湖》精耕细作,反复修改、润色、增减,改了七八遍,直至1854年8月9日正式出版。此时距离他走出林中木屋已经七年。

66、(智慧人生)停止批评,学会赞美(你的所说,也许真的没有人在意)

67、我的近邻远在一英里开外,举目四望,不见一片房舍,只有距我半英里地的黑暗的山峰。四周的丛林围起一块属于我的天地。远方临近水塘的一条铁路线依稀可辨,只是绝大部分时间,这条铁路像是建在莽原之上,少有车过。这儿更像是在亚洲或非洲,而不是在新英格兰,我独享太阳、月亮和星星,还有我那小小的天地。

68、书里有太多的动植物知识,从名字到形和色,都是浩瀚的未知,在这大海中漂浮的读者难以识别方向。据说这本书里出现了两千多种植物,我没有数过,我连杏花梨花桃花都分不清,没有信心数完遥远的马塞诸塞州的陌生朋友。

69、首先我想说,这是一本很薄的书,以徐迟老师的译本为例,全书不过292页,这还算上译者序和结束语,对于初识梭罗的人来说,一头一尾的介绍不可忽略。

70、所以后来肩吾和连叔才抱怨说,连叔说肩吾见识浅薄,不懂道理,尧帝才是受人敬仰的圣人,他们已经和自然融为一体了,他们才是大道至简的化身。尧帝治理天下,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他就认为自己很厉害了。后来当他见到“四子”之后,才知道原来自己被自己的想法所束缚了,所以不得逍遥。尧帝把天下的事安顿好了之后,去见了这些神人,他增长了自己的见识,也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差距。

71、他谈孩子,谈家庭生活,谈消费主义,谈“不能宣之于口”的欲望,也谈五官对自然的感受能力、人生中“咸鱼般”的静置状态、人的恶意以及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72、真的,他生活得像一棵树--我们可以从树的全部意义上去理解这句话∶它的伞样的形状,它不断迸发的枝条、它的蓬勃向上、它的扎进土壤深处的根须和承受阳光雨露的绿叶,尤其是它的独立支持和独立性,对于梭罗,我们可以像惠特曼一样说∶在路易安那我看见一棵活着的橡树正在生长,它孤独地站立着,有些青苔从树枝上垂下来,那里没有一个同类,它独自生长着,发出许多苍绿黝碧的快乐的叶子。  

73、“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我们身体内的生命像活动的水,新奇的事物正在无穷无尽地注入这个世界来,而我们却忍受着不可思议的愚蠢。”

74、在最近一遍的阅读中,我发现梭罗大段大段的文字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所以才有那些不连贯的叙述,诗句的突兀,以及陌生的名人名言。书里引用的孔孟语录,也是不常见的。他还用过一段墨子的话,此处不赘述,免得更多人自卑。

75、而在今天的中国,有太多的人,为了一日三餐或者三房两厅,过着奔波劳碌、忧心如焚的日子;也许还有同样多的人,他们去澳洲旅游,去西藏朝圣,去欧洲购物,花三千块钱吃一顿饭或者做一次头发,却依然感到空虚和痛苦。但生活其实不必如此。这本《瓦尔登湖》能够让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其实不需要很多钱,也能够好好地活着,而且能够快快乐乐地活着。

76、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哲学和著书立说联系到了一起,似乎非著书不足以立说,非立说不足以成为一个哲学家。可是,人们往往忘记了最早的哲学都不是写出来的,无论在东方、在西方。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哲学都只是门徒与后人对他们生活和谈话的笔录。而还有那些没有流传下来的呢?哲学是一种显示,有时是有意、有时是无意的显示,有时连显示都不是,甚至于是一种有意的隐蔽,那么,去注意人们的生活吧,要并不亚于注视书本。  

77、从百叶窗缝间涌入的光线,在百叶窗被完全去掉以后就不再被人记起来。

78、“村子”一章里记录了他到镇上补鞋的意外。1846年7月,他因为拒绝纳税,在镇上取补的鞋时被抓捕,关了一个晚上随即获释。

79、想为一本寂寞的书打破一点寂寞,此愿巳久,这本书就是梭罗的《瓦尔登湖》。  

80、在邮局中,在客栈里,在黑夜的篝火旁,我们到处相逢。我们挤在一起,互相妨碍,彼此设障,长此以往,怎能做到相敬如宾?

81、因为历代封建统治禁锢得十分厉害,并不要求人们智慧,也不要他们争取自身的权益,而是要愚民,要他们庸庸碌碌,蝇营狗苟,不思进取,平静地活着。于是,很多田园诗人、山水诗人就写一些避世隐居之作,作为一点慰藉。其实,他们大多从官场混不下去了,也带着绝望与决绝离开了世俗,游山玩水或者躬耕田园了。不仅文学受到了影响,就是美术作品也受到了影响,出现了很多山水画,可谓蔚为壮观。

82、我和朋友说,梭罗的文字不须用来理解,不用读懂,感受就好,全神贯注感受,会有激荡,也会云深不知处。

83、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协助爱默生编辑评论季刊《日晷》。写有许多政论,反对美国与墨西哥的战争,一生支持废奴运动,他到处演讲倡导废奴,并抨击逃亡奴隶法。其思想深受爱默生影响,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

84、在那两年的时间里,梭罗在那在亲手搭建的木屋里生活,春种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过着简朴宁静的生活。两年之后,梭罗离开了那里。他不是隐士,只是想用那段经历去证明,生活和生命的本质,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是啊,当我们学会放手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的享受自由。

85、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当中,我们很难停下追逐的脚步,尤其是看到同龄人人家买房了、买车了,穿着名牌儿,戴着名表,很多年轻人更是难免激起心中的渴望。

86、 “不须在山林的一些风景点坐上多久,便可以看见它的全体成员轮流出来展览它们自己。”梭罗展示他的邻里之间,我满足地看他展示的生活。

87、可以说,梭罗的一生就是在雕琢自我,在进行个体教育,其教育手段是,读书,旅行,看风景,在大自然中沉思。

88、“早晨阳光明媚,一片宁静安详,湖面像镜子一样光滑,唯一的涟漪是我们划进湖时荡起的。透过淡蓝色的薄雾,可看见湖边黑黝黝的山,周围还有白得发亮的纸皮桦树干和其他树木和在一起,在一个看不见的西边湖湾里嬉戏的潜鸟似乎受到这美丽早晨的鼓舞而发出的欢乐鸣叫飘过湖,清晰地传入我们耳里。”

89、躲在梭罗的森林里观风赏雪听他讲蚂蚁大战和猎犬逐野猪的故事,并不只是找一处避开疫情巨浪的港湾,而是目睹永恒而鲜明的生命的表达。

90、大多数人,即使是这个比较自由的国土上的人们,也仅仅因为无知和错误,满载着虚构的忧虑,忙不完的粗活,却不能采集生命的美果。操劳过度,使他们的手指粗笨了,颤抖得又太厉害,不适用于采集了。真的,忙碌的人,一天又一天孤独,找不到空闲来使得自己真正地完整无损;他无法保持人与人之间最勇毅的关系。除了做一架机器之外,他没时间来做别的。

91、“只有在这样的地方,大自然才能向我展现它永远清新美妙的景色。染料树的金色和欧石楠的大红色是那样的华丽,简直是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挺拔的树木把他们的影子投在我身上,我周围的灌木和我脚下的花花草草,既赏心悦目,又能引起我的细细研究的乐趣。那些都美好的事物令我目不暇接,看了这个又那个,真是心醉神迷,好像进入了梦幻之乡。我一再禁不住地说,啊,所罗门在极其繁华的时候,也不如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那样美。”

92、教师的生活没有中断梭罗的探寻。和他在同一所学校任教的哥哥约翰,也是梭罗探索自然的伙伴。1839年,22岁的梭罗和24岁的约翰驾着他们自己造的船,在8月的夏季,沿着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做了一次淋漓尽致的航行。

93、可能会与现在社会中大多数人格格不入,细细品味他的文字后,我要说梭罗才是真正会生活的人,他是我们生活的引导者。

94、梭罗在《瓦尔登湖》中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95、做好一件事--这就是他告诉我们的。专心致志于你所做的事--这就是他告诉我们的。为什么要急于成功?如果一个人跟不上他的伙伴,那也许是因为他听到的是生命的另一种鼓点,遵循的是生活的另一种节拍。  

96、当我们来到异国他乡,虽置身于滚滚人流之中,却常常比独处家中更觉孤独。孤独不能以人与人空间距离来度量。一个真正的勤勉的学生,虽置身于拥挤不堪的教室之中,也能像在沙漠中的隐士一样对周围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整天在地里除草或在林中伐木的农夫虽只孤身一人却并不感到孤独,这是因为他的身心均有所属。但一旦回到家里,他不会继续独处一方,而必定与家人邻居聚在一起,以补偿所谓一天的“寂寞”。于是,他对此感到不可思议:学生怎么能整天整夜地单独坐在房子里而不感到厌倦与沮丧。他没能意识到,学生尽管坐在屋里却像他在田野中除草,在森林中伐木一样。

相关经典

扎心文案短句配图(52句好句精选)

论语第二章原文(62句好句精选)

关于诚信的成语有哪些要带故事的(60句好句精选

春夏秋冬40个四字词语(23句好句精选)

愿往后余生(63句好句精选)

为什么穷人不要搞哲学(103句好句精选)

描写太阳的两字词语(44句好句精选)

用疲惫不堪造句子(52句好句精选)

小时代互怼台词发烂发臭(34句好句精选)

qq轻聊版(54句好句精选)

千千古诗网 http://www.juzi6549.com  
闽ICP备202300652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