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中国爱国名言诗句 1、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3、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
1、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3、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4、野臣潜随击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鲍防《元日早朝行》
5、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6、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7、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8、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国殇》
9、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0、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渡易水歌》
11、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郑思肖《二砺》
12、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话,我就有义务把它献给祖国。——林耐
13、奈何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 蔡锷
14、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15、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王维《少年行四首》
16、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屈原《国殇》
17、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8、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19、我赞美目前的祖国,更要三倍地赞美它的将来。——马雅可夫斯基
20、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只落得雪满头颅。——张养浩《一枝花·咏喜雨》
21、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22、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2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2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5、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26、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巴甫洛夫
2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28、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查慎行《三闾祠》
2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30、袁枚:《随园诗话》卷一(67)——卷二(1-9)
3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32、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33、一个没有祖国的人,像一个没有家的孩子,永远都是孤独的。
34、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5、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36、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37、於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李白《登高丘而望远》
38、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39、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潘大临《江间作四首·其三》
40、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41、雄⽓堂堂贯⽃⽜,誓将直节报君仇。——岳飞《题青泥市寺壁》
42、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
4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44、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司空曙《金陵怀古》
45、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46、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47、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48、野塘之中,荷花相对。夜露滴滴,洒落在花瓣之上,仿佛是有人因国亡而暗自伤心落泪。写荷花含露酷似清泪,曲折地表达了他的爱国之心,寓意颇深。
49、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表现在华丽的语言上,而是应该表现在为祖国和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上。
50、天厌虏,臣离德。——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51、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5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53、中国人搞出的理论,首先要为中国人服务。——吴仲华
54、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55、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