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禅宗经典佛经 1、有道禅师当初行脚时,路过一间茶坊,因为口渴,就顺道进去,想喝杯茶小憩一下。 2、禅师对弟子们说:“你们有所不知,人分上中下三等,但并非以身份而论。上等
1、有道禅师当初行脚时,路过一间茶坊,因为口渴,就顺道进去,想喝杯茶小憩一下。
2、禅师对弟子们说:“你们有所不知,人分上中下三等,但并非以身份而论。上等人来时,禅床上应对;中等人来时,下禅床接待;末等人来时,要去山门外迎接。”
3、祖师答道:“若得根本智慧,清净空寂,圆融无碍,才是真正的功德。真正的功德,不是以世间有为法所能求得的。”
4、“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楞伽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书着,从他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偈曰:
5、《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或《首楞严经》)
6、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7、文喜禅师无言以对,作礼告退。再回头时,老翁与寺都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抬头却见文殊菩萨乘金毛狮子在五色云中款款飘游。
8、但是并非要懂这些才能用手机。这个比喻不是很恰当,但也差不多了。所以佛学是非常深奥的,很多学者穷尽毕生的精力也探究不尽。那么反而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天天研究手机的人却不会用手机。
9、菩提达摩是南北朝禅僧,略称达摩或达磨,据《续高僧传》记述,南天竺人,属婆罗门种姓,通彻大乘佛法,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
10、慈镇禅师非常赞许他的志愿,说道:“好!我明白了,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到明日一早,就为你剃度吧!”
11、达摩的佛学理论到了唐初弘忍时,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忍门下有两位弟子,一位叫神秀,一位叫惠能,故事的梗概很多人都知道,弘忍为了考验他俩对佛法的理解,分别让二人作了一首偈(也就是佛学中的诗文)。
12、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13、佛陀住世时,有一位黑氏婆罗门,两手托着两个花瓶,前来供佛。
14、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15、禅宗讲究悟性,人人都可成佛,人觉悟了就是佛。菩提有佛性,人亦有,然而菩提本性清净,人呢?
16、电影于90年代初期上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寻求道法、想要开悟了悟之人。时至今日仍是禅宗题材的经典之作。今天再次和大家推荐和分享这部经典电影,电影里的每句话都值得我们细细参悟体会,相信每次观看都会有不一样的体悟。
17、《六祖坛经》《五灯会元》等是禅宗的佛经。 《百丈清规》是禅宗的律。百丈禅师认为《瑜伽菩萨戒》和《璎珞菩萨戒本》虽属大乘,却是佛陀根据印度情况而制定的戒律,不便生搬硬套。
18、有一次,诗人白居易请问惟宽禅师道:“身口意如何修行?”
19、前生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20、鸠摩罗什(344-413),一译“鸠摩罗什(耆)婆”,略称“罗什”或“什”,意译“童寿”。祖籍天竺,混血,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家世显赫,其祖上世代为相,倜傥不群,驰名遐迩。
21、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22、僧答道:“盐。”并反问道:“你叫作什么?”
23、因时至傍晚,慧薰禅师说:“天色已晚,先住一宿再说吧!”
24、这些是在家教徒应当经常诵读的四种经典。前二种经以广修福德资粮、成就慈悲观为中心,后二种经以断惑证真、成就般若观为中心。我们能够经常诵习这些经典,日久功深,自然悲心增长,善根纯熟,智慧开朗,烦恼淡化,广修善行,得大轻安。这四种经典均属大乘不共法。
25、心起愚(愚蠢)念,智慧就消失了;心起智(智慧)念,智慧就在身边。常常保持警觉、使心不著境,就是般若生。而不这样做,却总是用头脑去分辨是非、善恶、佛魔、凡圣等等相对立的概念,就不是行般若而是愚痴生了。
26、学僧思考片刻后,问道:“可以看得见,想得到吗?”
27、出自《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28、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29、佛学的精髓在于至死不渝的善,高处的空灵和重生的力。
30、此实性,即是人人皆有的智慧德相。佛陀开悟时所说的:「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惠能大师明白的指出,这「大能」,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问题却是,行者却少人肯定自己是此大能。这大能生机活泼,能生智慧,故说「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这大能不在外相上,也透过所有的外相,得知这大能的存在。
31、东坡答道:“姓秤,称天下长老有多重的秤!”
3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3、禅师问道:“居士说要以我的四大之身为座,可是这四大之身本来是空,你往哪里坐呢?”
34、“此灵觉性……不可以智识解,不可以语言取,不可以景物会,不可以功用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众生同大涅槃,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
35、爱因斯坦说“科学的尽头是神学!”,信神有道理吗?
36、其传说部分也许是为了展现佛教的神奇之处;其哲学与修行部分是值得学习与深思的道理;其将一世因果扩至三世因果无论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释一些科学中无法解释的现象,达到导人向善的作用。
37、禅宗的大师们不仅认为文字不必要,就是语言对得道成佛也是无益的。语言并不能使人了解佛法,有问文益禅师:“如何是第一义?”文益回答说:“我向汝道,是第二义。”佛法是不可说的,说出的已非佛法本身。那么用什么方法引导人们觉悟呢?照禅宗看,几乎没有什么方法使人悟道,只能靠自己的觉悟。不过禅宗也常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如棒喝之类。《五灯会元》卷七《德山宣鉴禅师》中载:
38、惠能,中国禅宗的创始人。据《新兴县志》记载,惠能(638—713年),俗姓卢,唐代新州(今新兴县)夏卢村人。祖籍河北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其父行瑫于唐武德三年(620年)被贬官流放至新州为民,寓于新州南14公里夏卢村,后与朗村女子李氏结婚。
39、佛者,心清净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
40、而在传统佛教界,也有“宗通”和“说通”之分的。
41、 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祖师灭后,会入京洛,大弘曹溪顿教,著《显宗记》,盛行于世(是为荷泽禅师)。
42、禅宗认为,佛教中有重自悟的“宗门”和重经典的“教门”之间的分别。
43、愚者问于智者,智者与愚人说法。愚者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44、达摩祖师即菩提达摩,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中国禅宗的初祖。被尊称为“东土第一代祖师”,与宝志禅师、傅大士合称梁代三大士。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主要宣扬二入四行禅法。达摩祖师的思想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禅宗在中国发展兴盛。
45、律宗又称南山律因其初祖道宣在终南山创立律宗,又因其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又称为四分律,律宗以《十诵律》、《四分律》、《摩诃僧祗律》、《五分律》和《毗尼母论》、《摩得勒伽论》,《善见律毗婆沙》、《萨婆多论》、《明了论》等为经典。
46、根本的原因是,北方的佛教僧侣的历史爱书,他自己的,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许多纠纷和变质作用,并阐述了小乘佛教僧侣的历史,通过宗教传播的佛,而不是自己填了什么新的东西。他当然知道那部理论锡兰也是一个佛教派别开会的地方,和教师印度僧人,在注释全大藏经,放弃“环”和“三”这种无用的争论,在实践中,它是真正的佛法的一大幸事流传至今。
47、其实诗歌、舞蹈、书法、唱歌等艺术形式都是殊途同归的,只是表现的形式不一样,最终要表达的那个核心是一样的。要么是真善美,要么是假恶丑。并且,美丑也只是表达形式,核心或许就是类似不可道的那个“道”。而这个“道”,一定程度上讲就是禅宗所的“禅”,“禅”只能悟,而不可强求,而在文学上,凡以形式取胜者皆不足观,好的文学作品无需花里胡哨的修饰而是一下子击中你的心脏,难道这不是禅宗所说的“直指人心”吗?那么,诗与禅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作诗与参禅其实有很大的相通之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曰:“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妙语亦即禅语,在他看来无论是参禅悟道还是诗歌创作,想要达到极致,即必须通过妙语这个途径来实现,而妙语的得来要靠“悟”,但得到“悟”是需要的是灵感。
48、这首诗主要抒发对世事无常、繁华易逝的感慨,首联用比兴的手法,春日杨柳一片生机,转眼秋风里菊花黄遍,“才”“又”形容时间之短暂,仿佛一眨眼春光即逝去了,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尾联用比喻直接发表议论,富贵荣华,都象梦幻和飞霜一样容易失去,美好的事物终究不能停留,人生就是充满了这样的无奈。诗句通俗浅显,格律却很严整,鲜明的对照更增添了震撼人心的力量,使人产生共鸣,为之动容。
49、《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即是《大般若经》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义皆设於此经,故名为《心经》。此经由浅入深地全部概括了《大品般若》的义理精要。
50、“牛儿无处牧童闲,一片孤云碧嶂间”,画中牧童在天地山河间,独现真身,“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与天地山河浑然一体,才可内外无沾,才有唯我,才有独尊。究竟和,即究竟独,法界在辩证中圆融。因此,自行已立,还示于他,方可言究竟之度。只是,若有纤毫自他分别,即不言了了。
51、以《妙法莲华经》为宗旨,《大智度论》作指南,《大般涅槃经》为扶疏,《大般若经》为观法。智顗的天台三大部,是该宗的根本典籍。
52、佛陀说:“我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花瓶,我是让你放下六根、六尘和六识。你将它们统统放下,便可超脱生死,永出轮回。”
53、律是佛教组织为教徒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它的基本原则一般被认为是佛所确定的,而系统化的佛教戒律是后来才逐步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