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哲学动态 1、作者单位:美国纽约城市大学;译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校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2、泰勒论从“可渗透自我”到“缓冲自我”的转型 3、“价值与文化:中国
1、作者单位:美国纽约城市大学;译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校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2、泰勒论从“可渗透自我”到“缓冲自我”的转型
3、“价值与文化:中国改革开放40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4、“中华美学的传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2017年中华美学学会年会综述
5、理想类型的美德伦理学家:亚里士多德还是朱熹?
6、[摘要]为探明公民道德品质结构,推动开展科学的道德品质测评,本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d的十九大报告为规范,结合“知-情-意-行”四要素,构建了“价值优先”和“要素优先”两种理论模型,并以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别进行检验,证明公民道德品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应秉承“价值优先”的方式。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阶段中国公民道德品质的现状。
7、论“存在一个不欺骗的上帝”在笛卡尔哲学中的核心地位
8、摘要:“美德”是美德伦理学中的基石性概念。从其古希腊源头来看,美德概念是哲人们创造性地应对当时伦理生活的理论产物。本文从发生学的视角出发,考察美德概念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的形塑过程,并揭示出下定义作为语言图式和功能论证作为实践图式在其中的运作方式和理论后果。与上述过程相对应,古典美德伦理学也呈现出一种继承发展的嬗变过程。对美德概念塑造过程的揭示,有助于我们把握古典美德伦理学最重要的方法论特点,即伦理问题和逻辑问题相辅相成的动态统一性,从而为中国学界的相关研究提供启发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