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孟浩然的代表作 1、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2、这首诗是孟浩然登襄阳岘山见到羊祜堕泪碑而作,全诗结构严谨,情怀伤感,是一首怀古的佳作。
1、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2、这首诗是孟浩然登襄阳岘山见到羊祜堕泪碑而作,全诗结构严谨,情怀伤感,是一首怀古的佳作。(孟浩然的代表作)。
3、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好一幅深秋景象。而我家在曲曲弯弯襄水边,远隔楚天云海迷迷茫茫。
4、 孟浩然青年时曾隐居在鹿门山,一心作诗。年近40岁出山时,已是名满天下,开始游历京师,希望在仕途上谋得发展。当时,王维的诗名也很响,又作着尚书右丞的高官,孟浩然便去拜访他,希望得到他的引荐。孟浩然比王维大4岁,两人交谈,志趣相投,很快成为知己。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浑若天成,将洞庭湖的景象写得气势逼人。
6、而且,彼时的孟浩然,早已没有了少年的锐气。他虽没有考中进士,被贬官至荆州的张九龄却依旧抬举他,张九龄邀孟浩然入幕,与之唱和。
7、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孟浩然和王维合称为“王孟”。
8、△在诗歌创作上,以描绘山光水色、乡村景物为主,表达追求隐逸的思想。
9、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0、孟浩然的作品有著名的《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与诸子登岘山》等等,他的作品在表现山水田园的柔美与壮丽中,同时融入了自己内心的情感。
11、你难道没有看见吗?那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青丝到了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人生得意之时就要尽情的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无酒空对皎洁的明月。
12、陶渊明的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
13、gūfānyuǎnyǐngbìkōngjìn
14、韩愈的代表作有《师说》、《马说》、《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等
15、以上十四首好诗,不知您会选择哪首来代表孟浩然?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1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白话翻译: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17、历史学博士后、重庆交通大学副教授、重庆水文化研究与推广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重庆市水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四川省社科院大禹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18、(译文)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19、“客”是诗人自指。若按旧日作诗的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式,这第二句就将承、转两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这也是少见的一格。
20、中年不相见,蹭蹬游吴越。何处我思君?天台绿萝月。
21、“日暮客愁新”,“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同时“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
22、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23、第三句写日暮时刻,苍苍茫茫,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
24、试问,如果他真就睡得很香甜,如何能听到昨夜的风雨交加之声?
25、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26、为了排遣仕途失意的悲伤,孟浩然漫游吴越,在暮宿江边时,写下此诗。
27、这是一首干谒诗,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希望他能予以引荐。
28、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29、孟浩然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出游湘赣,当时孟浩然担任张九龄幕府从事,有一次因公出差经彭蠡湖(即今江西鄱阳湖)往扬州途中作《彭蠡湖中望庐山》。该诗在历代咏庐山诗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其山水诗经典之作,全诗内容如下:
30、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31、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后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
3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33、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今。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
34、蔡传:孟浩然诗组建安,宗渊明,冲淡中有壮逸之气。
35、这是一首悲秋思乡诗作,起句高致,中间二联非游子无法体会,尾联之迷津实为诗人心中所生,此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其深沉含蓄也不知是否影响了杜甫。
36、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7、总括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出,作为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王、孟二人的诗歌在总体的相似中,还是有些不同的。王维以隐者的心态,以心观物,思维凝练;孟浩然以逸士的性情,随心逐物,思维发散。王维用笔细腻,展示出绘画、音乐方面的艺术天赋,对色彩、声响有着敏锐的感受,遣词造句精工秀丽;孟浩然却用流动的笔触,轻淡地描写,没有彩绘,没有渲染,不加雕琢,不加锻炼,句法、章法并不刻意追求整饬。在意境的营造上,王诗显得幽深静谧,孟诗往往闲放悠远。王诗达意“隐”而不显,含蓄委婉,言外含不尽之意;孟诗“逸”而显豁,真率自然。所以闻一多在谈到孟浩然诗的时候说:“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他冲淡了,平均分散在篇中,甚至淡到令你疑心真正有诗没有,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唐诗杂论》)应该说,这个评价大体上是准确的。
38、例如这首《宿建德江》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也是唐诗中五绝写景名篇。
39、民国学者王文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格局放大:惜落花乎?惜韶光耳。
40、龚自珍的名言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1、孟浩然应朋友之邀去做客,来到乡村,只见村后青山,村边绿树,恰似一幅绝妙的青山绿水画。
42、殷璠《河岳英灵集》:浩然诗,文采丰萁,经纬绵密,半遵雅调,全削凡体。
43、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44、忽然,仿佛不知不觉就到了庞公曾隐居的地方,也到了我现在的栖身之地。如门的山岩、松间的小路幽幽静静,只有隐者独自来去,与这美妙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45、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俱飘零落叶,各散洞庭流。
46、既然,这首诗歌因一场睡梦而作,我们不妨从睡觉开始说起。
47、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48、在《论语》中,记录下一段对话,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批评他道:“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49、《宿建德江》(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白话翻译: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50、孟浩然有十四首诗入选了《唐诗三百首》,排在唐代诗人的第五位,仅次于李杜、王维和李商隐,这固然和唐三百选录以短诗优先有关,但是却也能侧面说明孟诗的影响力。而这十四首诗也确实都是佳作,几乎每首诗都有千古名句常为人吟诵,那么,那首诗才称得上是孟浩然的代表诗作呢?
51、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52、将他从沉睡中唤醒的,是鸟鸣之声,是某种外在的力量。纵观孟浩然一生,张九龄提拔过他;以伯乐之名著称的韩超宗,亦然引荐过他。“鸟”似乎暗指他在官场的朋友。
53、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对孟浩然的评价李白《赠孟浩然》: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54、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55、所以,有这种可能,《春晓》大概创作于斯时。
56、睡眠时间上的差距,直观地体现出某个人的忙与闲,再次暗示出,他和权力之间的距离。
57、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
58、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59、会稽风月好,却绕剡溪回。云山海上出,人物镜中来。
60、这首诗直抒胸臆,明朗率真,诗风与孟浩然的其它诗作有所不同,但如果考虑到孟浩然长安落第时的情绪,写出这样的诗也属正常,此诗如放在李白名下也是可以的。
6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
62、△第四句写诗人在高处俯瞰,三三两两的农人忙完一天的活计,走在回家的山路上,有人走累了就在渡口歇脚,显示出悠闲恬淡的田园生活。
63、孟浩然(689年—740年),他和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并称“王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64、这首诗三两联都是自然成对,毫无斧凿痕迹。第二联两句都是指襄阳的地位,信手拈来,就地成对,极为自然。
65、本期(社科5分钟)平台有请到了重庆交通大学的程得中副教授,为我们讲解“孟浩然的山水诗”。
66、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中夜天中望,忆君思见君。
67、这里展示的是诗人一天的活动:天刚刚露曙,诗人就驾着一叶扁舟,乘兴而来。这时候天色还有些朦胧,岸边的树隐约莫辨,走近才看见沙洲上栖宿的禽鸟。等到了鹿门山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山体明朗,草木青绿,小舟在弯弯曲曲的山涧中环绕着往前走。接着就泊舟上岸,开始攀登崎岖的山路,寻觅高人庞德公隐栖的地方,隐迹虽存,但是昔人已去。诗人正在慨叹,而天色已晚,只好恋恋不舍,在满目夕阳中乘舟返回。由此不难看出,诗中这样一种描述,是时间的推移,是行踪的变换,是景物的更迭,写景在叙事中逐层地展开,其中还穿插着诗人的感受,读来宛如一篇游记。这种写法和王维的写法是颇不相同的。
68、某年春天,孟浩然从沉沉的睡梦中惊醒,耳边是叽喳的鸟鸣,他推开窗户,眼前又是缤纷的落英,诗人不由地诗兴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