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老子道德经经典语录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2、老子名言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2、老子名言: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老子道德经经典语录)。
3、(翻译讲解):当人民不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大乱的威胁将要到来。
4、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冯梦龙《警世通言》
5、 译:愈是让人喜爱的东西,想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很多;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也会让人感到愈难过。因此人要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如此方可长久。
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道德经》)
7、1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迂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诗经》
8、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道德经》
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老子
10、(翻译讲解):最方正的东西却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11、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道德经》
1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13、9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1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道德经》)
16、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7、廉:东西的棱边。为人处世应当方正,而不应生硬勉强,一直有太过有棱角,将人割伤。
18、(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经》)
19、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然后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然后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20、选自《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大意)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
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人治社会一切随人的喜怒哀乐变化无常,祸福不测。
22、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译文)上德之人,没有故意洛守德,所以自有道德。下德之人,害怕失去德,所以反而没有德。
23、“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理大国的道理,与炸一条小鱼的道理一样贵静,不可折腾。“文革”中有人却说,天下大乱,越乱越好,怪哉。
24、(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楚辞》)
25、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道德经 第十六章》
26、 译: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27、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2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9、10不妄取,不妄求,不妄想,不妄求。——《易经》
30、(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诗经》)
31、译文为: 天下的人都认清美好的事物,那是因为丑的存在;都能认清善良的事物,那是因为存在不善良。
32、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
33、1有以无难以失守,有以多难而兴邦。——《国语》
34、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诗经》
35、老子名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6、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7、译文:正由于得“道”的人不自居为大,所以它才是真正的至大。
3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9、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老子《道德经》
40、语文能力增强——熟读或背熟《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易经》、《论语》、《大学》、《孝经》、《老子》、《中庸》、《孟子》、《文学启蒙》等经典后,孩子的识字量将达到5000字(这是中文系教授的识字量)左右。此后,孩子作文、发言时就会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很有深度。记忆力大大提升——经常背诵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明显提高,50%的孩子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并一生保持这种超越常人的记忆力。
4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诗经》
4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道德经》)
43、春花秋月足风流,不分红颜易白头。试把人心比松柏,几人能为岁寒留?——冯梦龙《警世通言》
44、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楚辞》
4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老子《道德经》
46、(翻译讲解):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47、(春花秋月足风流,不分红颜易白头。试把人心比松柏,几人能为岁寒留?冯梦龙《警世通言》)
48、(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楚辞》)
49、“为无为,则无不治”(按无为的原则办事,没有不成功的)——君无为,臣民有为,所以“无不治”。老子真是高明、诡秘的人啊!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古典文学网的相关文章。
5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5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52、“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中国人有点小聪明,于是统治者竭尽心智折腾老百姓,何知摒弃个人智能,发挥法治、市场的作用?
53、品德高尚的人所遵循的处世原则,是干实事而不与人争高下。
5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55、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老子《道德经》
56、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57、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
5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59、“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人治社会一切无保障,为了保护自己,不为天下先,可以理解;但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国人就应当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60、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楚辞》
61、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屈原《楚辞》
62、(翻译讲解):善于为将帅的人从不夸逞勇武;善于作战者不轻易冲动发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与敌人正面交锋,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谦下。
63、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译文)虚无之道生太极一气,太极一气生阴阳两仪,阴阳交合生三才,三才化生万物。
64、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道德经》
65、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66、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67、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68、(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
69、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70、老子名言: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71、至于要认识宇宙变化的总规律或是认识宇宙的最后的根源,就不能靠积累知识,而要靠‘玄览’、‘静观’。
72、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老子·六十七章》
73、老子名言: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74、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75、译文: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
76、事,也都是由小事纠缠在一起,所以做大事,要从小事做起。因此圣人始终不直接去做大事,所以能够成就大的功业。
77、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老子《道德经》
78、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译文)欲图难事,先从易处着手。欲为大事,先于细处起步。天下的难事,必然从容易开始。天下的大事,必然从小处做起。
79、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道德经》
80、(国学经典励志名句,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81、(感悟)这是老子具有辩证思想的名言。要正确对待祸福,从不利中看到有利,有利中发现不利。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引用了这句话,说明了“好的东西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82、译文:能说出来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能表述出来的概念,不是永恒的概念。
83、(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
84、“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此话意即:知道雄大的一面,但自己谨守雌弱的一面;知道光彩的一面,但自己安于暗昧的一面;知道荣耀的一面,但自己宁守卑辱的一面。中国人以柔克刚,太富有计谋了。
85、老子名言: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86、(翻译讲解):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就能为道无忧)。
87、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译文)丧失了大道,才强调道德、丧失了道德,才强调仁爱。丧失了仁爱,才强调正义。丧失了正义,才强调礼法。
88、(感悟)老子提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观点。事物在量变之中,但还未形成质变之前,有的尚处于萌芽状态,就要及早动手解决。
89、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90、真正成熟的人一定懂得辩证,懂得度。真正的成熟就是老子说的,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这的确是一种难得的境界。
91、功成身退,天之道。(出处)《道德经·第九章》(译文)成功之后激流勇退,符合天的道理。
92、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93、(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国语》)
94、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95、《易经·乾卦》上说:亢龙有悔。亢就是飞得太高,至进不知退。
9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9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中国人的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这种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98、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道德经》
99、无为则无心,无心则无欲,无欲则无求。——老子《道德经》
100、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冯梦龙《警世通言》
101、老子名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02、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03、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楚辞》
104、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05、上善若水。这四个字是书法作品中最多见的,也是很多人追求的一个境界。这四个字包含了老子的“柔弱胜刚强”、“包容”及“不争”的思想。水,是柔弱的,没有石头的坚硬,却可以水滴石穿;
106、小鲜是指小鱼。治理庞大的国家,就像是烹调小鱼一样。
107、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译文)追求学问,就要求天天都学有所得。而追求大道呢,只是要求每天尽量减少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对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减之再减,最后就可以达到无为的境界了。
108、老子名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109、(翻译讲解):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11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11、 译:普天之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但是它无坚不摧,没有什么能够胜过它,替代它。
112、(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后汉书王符传》译文: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113、老子名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14、所以,人要向水学习,包容一切,因为不争而化育一切。懂得了这四个字,做人就不会那么多棱角,做事就会懂得迂回,人生就会懂得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顺势而为。
115、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
11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17、译文为: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上善若水,是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118、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
119、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20、(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诗经》)
12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22、(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楚辞》)
12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