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阳明心学的核心 1、这即是“心即理”,你有怎样的心,就有怎样的理。 2、学习先要端正态度,王阳明所强调的态度就是“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不以聪明机警为高
1、这即是“心即理”,你有怎样的心,就有怎样的理。
2、学习先要端正态度,王阳明所强调的态度就是“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不以聪明机警为高尚,却是以勤奋谦逊为上上。
3、循理为善,从欲为恶。通过我们自己是否动心、动气,就知道我们的判断之中是否掺杂了个人私意。当我们内心达到纯乎天理而无一私人欲之杂的时候,则是圣贤的境界了。
4、● 王阳明:开挂的人生,由此开始,做到,自然一片光明!
5、老虎只能在一个山头占山为王,见不到五湖四海的风光;而大雁却能领略不同地方的春华秋实。
6、我个人理解“心即理”是一个基础性的理论预设,如果要把这一预设转变为现实的生活事实,必须通过个体自我的生活实践活动来呈现的,所以王阳明要讲“知行合一”。
7、王阳明说:只有具备这种态度,才有资格追随于他,才有资格接受心学的启发和洗礼。
8、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9、王阳明说,立志成为君子之后,就要勤于学习,因为就像诸葛亮《诫子书》中所说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如果你立了志却做不到勤学,王阳明认为那只说明一个问题——你的志向根本就不坚定。要立志,还要志向坚定,这才是王阳明所强调的立志的完整内涵。(阳明心学的核心)。
10、五感六识接触外界信息传入内心,有知觉产生意(我理解就是佛教所说的六触),意动而外放产生行动。心为身之主宰、统帅,身为心之传感器、接收器,执行器。当行动与内心本意统心主宰身,内心充实快乐不累!当行动与内心本意不统心失去身主宰权,内心空虚痛苦疲惫!知行合一本意应为:行为服从内心良知本意,内外统属于诚意正心,不自欺后表现出来的良好状态。贯通懂得和做到,不能是只懂得就没有下文了。知行合一是幸福的源泉,解决内心矛盾的良药!
11、他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12、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
13、有德才兼备、志存高远的能人之心,则呈现能人之道,就妙用深厚的仁爱、圆融的智慧、豁达的胸怀和强大的能量等等能人之德,则成就能人之事。
14、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学生处和校团委特面向全校师生举办阳明文化系列学术讲座,名为阳明讲坛。
15、在每一个当下听良知的,良知就是道。反之,听人欲的就不是听良知的,就分离,显化不出你想要的。
16、王阳明在从公元1499年参加礼部会试后,可以说平步青云,到公元1504年升为兵部武选司主事。通俗点说,就是王阳明从政仅用5年的时间,就已经官至正厅了。那年,他才33岁,可以说未来仕途一片光明,成为正部或者是副国级只是时间问题。
17、(行若导言)今天,王阳明的心学被重新推崇,作为策划人也需要学习各种思维,汲取传统的给养。心学充满智慧和哲学,值得了解。
18、可是7年后的公元1527年,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领卢苏、王受造反,总督姚镆不能平定,于是,当时的皇帝下旨请王阳明出山。当时的很多大臣觉得王阳明不会出来,但是,此时的王阳明的“心学”已经大成,他的心已经像大海一样宽广,国家有难,义不容辞,不会看国家的笑话。正所谓,“你心光明,这个世界就不黑暗。”
19、王阳明心学,有几个核心的概念。心就是理,致良知,知行合心外无物。如果不细心体会,很容易造成误解,不仅得不到有益的启发,反而会产生相反的作用。
20、致良知是说,人心向善,人心求真,要去虚伪浮躁。人心的真善美,会影响你对事物的判断。
21、这警示人们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22、王阳明剿灭各山寨匪乱也好,平定朱宸濠之乱也好,他在江西的整个生活过程,就是不断地在进行“知行合一”的切实实践,促进他对于“知和行”两者之间内涵的不断提炼。
23、圣贤之心,如明镜一般,毫无偏狭,因而能够清清楚楚照见外界事物的善恶,直达事物本质,可以做出清晰公正的判断!
24、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扩展资料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25、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将早年的心得整理后得出了更通俗、更圆满的表述: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正因如此,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可谓功大无比。
26、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王阳明创立阳明心学,参透世事人心,终成一代圣哲。
27、王阳明提出了很多理论,有“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到最后还概括出了心学四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但说到底,还是以致良知为核心,不管是知行合一还是格物致知都是致良知的方法,而心外无物则是良知的一种体现。
28、心即理也。即“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是万事万物的最高主宰,也是最普遍的伦理道德原则。“心外无物”是从人的视角强调,心有多大,天地有多大。如果心里只有眼前的苟且,那诗和远方就是绝对的“无”。
29、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30、但是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这时就要反求诸己。
31、这警示人们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32、公元1506到公元150是王阳明最快乐的日子。虽然在最艰苦的地方,但是“心”解放了,处处就充满了快乐。他还在贵州四处讲课传授“心学”,同时在实践中也在不断完善心学理论。
33、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34、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35、接下来,刘长焕先生用最简单的语言揭示阳明心学的核心一是明心,明白每个人心中都有无穷无尽的宝藏,只是因为被不明和贪欲蒙蔽了;二是世间万事万物都遵循“行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一规律,就像压弹簧的原理,你给弹簧多少力量,弹簧也会给你多少反弹力。所以我们要守住自己的每一个念头,从念头上就发心利益家人、单位,这样才会不断粉碎自私、小我,最后发出利益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大心。只有如此,生命的价值才会辉煌灿烂,才会“此心光明”。
36、王阳明曾经也追求这个天理追求格物致知,但是他后来产生了不同意见,觉得这个天理不妥,真正的天理就在人的心中,所看到的外在都是内心的投射反应,也就是心外无物,而这个心也代表着人的良知,而致良知就是要把这个良知反映在实践中。
37、阳明心学有三大重要观点: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
38、这是为什么?其实,这是富贵病,是我们的“心”迷失了,是我们的“心”出了问题……
39、“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它认为,真理就在你心中,应该向内去求。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创造的,这个世界的意义是由你的心赋予的。你的心认为世界有意义,它就会丰富多彩,反之则会暗淡无光。你的心,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人的立志。
40、俗话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也是在讲“心即理”。由于每个人的“心”不一样,所以各人有各人的“理”。
41、何为圣人?阳明先生有言:“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惟以其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
42、阳明先生回答:“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43、1519年,王阳明平定了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活捉了朱宸濠,这是立下了奇功一件,可是,却又再次遭遇灭顶之灾。原来,当时的皇帝武宗提出了一个想法,就是让王守仁把朱宸濠释放,然后御驾亲征来一个亲自“擒获”朱宸濠,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可是,被王守仁抗旨拒绝。这一下捅了马蜂窝,皇帝身边的人编造了王阳明平定了宁王朱宸濠叛乱是假,其实二人是同伙,王阳明是见势不好才丢车保帅。
44、在龙场悟道之前,王阳明实际上是照着朱熹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去指导生活实践的。但在其生活实践的过程当中,王阳明发现了一个问题,即便是把朱熹所说的一草一木当中所包含着的天理都格出来了,拿该如何诚得自家的意?也就是外物所谓的理和我们人本身内在的诚意究竟又有什么关系?
45、尽管“心即理”的概念最早是由南宋哲学家陆九渊提出,但是却是到了明朝中叶,由阳明先生将这个概念发扬光大。
46、正心,在于诚意(真实面对自己的内在一切情绪,我悲伤就面对悲伤,我恐惧就面对恐惧,而不是自欺,自欺就是不愿意面对自己真实的情绪,抗拒和逃避。现在很多西方灵性课程教我们不关注负面,不说,不想,不惦记,不讨论问题。这是错误的引导,断人慧命,因为情绪需要你去面对,去疗愈和流经。
47、毛泽东把这表述为“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觉悟到内心的良知。良知体认后,又反过来指导监督意识活动,最终落实到行为实践,也是一个周而复始,不断向上的过程。
48、王阳明弟子:据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列名记载,就有六十七人之多。这些“王门弟子”,继承王阳明的讲学传统,亦到处办书院,传播王学。
49、后来老虎又和大雁做了朋友。到了冬天,大雁说:我要到南方过夏天了。老虎同样难以理解:为什么要去南方?冬天的冰天雪地不也很好吗?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山头,我也可以享受我占山为王的一生。
50、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的直接源头是陈献章与湛若水的“陈湛心学”,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阳明集大成。
51、重点有善有恶意之动。有不好的念头和情绪与镜子本身无关,换一句话说:镜子照出来的影子和镜子本身无关,镜子里出现的任何剧情和境遇是意所产生,这个“意”就是头脑,思考,评判,我们有情绪一定是动气来,有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