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小说在线阅读 1、曾经我是有多么的痛恨这座小城,如今的我就有多爱他。我在解放东路经历了高中三年水深火热的日子。我永远记得凌晨六点的天空,苍白阴郁,
1、曾经我是有多么的痛恨这座小城,如今的我就有多爱他。我在解放东路经历了高中三年水深火热的日子。我永远记得凌晨六点的天空,苍白阴郁,好像被一块多少年没有清洗颜色黯淡的布蒙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小说在线阅读)。
2、我的确是第一次想家了。独自一人身居异地,整个校园就我一个人,整个广州就我一个人,整个世界就我一个人。这一刻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人生的孤独与渺小,卑微与寂寞。人生纵有千般无奈,该面对的还是要自己面对。
3、以前全校统一升旗的时候校长老要搬出优秀毕业生的至理名言来安抚台下我们蠢蠢欲动已经快要暴动的心:“你们无比痛恨的现在,将是你们想回也回不去的曾经。”(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小说在线阅读)。
4、“我就站在布拉格黄昏的广场,在许愿池投下了希望,那群白鸽背对着夕阳,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5、高中三年我过得浑浑噩噩。相信许多人跟我一样,天天重复着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心里隐藏着不低的梦想却羞于告诉别人。考着马马虎虎说得过去的成绩却依然要随时感受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也要为数理化担忧,也会被莫名的情愫困扰缠绕。是有多少人跟我一样,经历了情节相似却又独一无二的那些年。
6、 又是一个细雨绵绵的夜晚,雨丝缠着初夏的风,没有一丝的停歇。在屋里昏黄的灯光下,我终于把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再一次看完,合上书,我轻轻地吁了口气,来到窗前,推开窗,嗅到的是一丝潮湿的温暖。
7、尼采认为它是神秘的代表,歌德说它是欧洲最美的城市,卡夫卡在这里出生、创作,如果把和它有关的名人一一列出,恐怕数量足够写一本书。
8、为了获取文凭,他们得找到论文题目。题目是无限的,因为一切都可以论述。
9、读者通过阅读托马斯与两个不同女人的感情流速,更深刻感受到轻与重的对比,轻在重的映衬下更轻,重在轻的对比下更重,由此轻与重的主题得到更好的阐发,而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空间的是诸多省略的运用。
10、小城的风依稀带着几分寒意,让人冻得直哆嗦,好像提起高中,想到的不是压力与负担,而是凉风的丝丝寒意,直入骨髓。
11、电影则由美国著名导演菲利普·考夫曼指导,美利坚早期男神丹尼尔·戴·刘易斯和法国影后朱丽叶·比诺什饰演男女主角。电影虽然没有完全还原原著,但总体影像完成度还是很高的。
12、 在经过了似乎很漫长的岁月把时光定格在今夏时,一次偶然,在街边的书摊上,这本书忽然就那么触目惊心地扑入我的眼帘,我没有丝毫的犹豫就买下了它。当夏夜的雨丝丝入心时,我躺在床上重新读起了昆德拉的这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次体悟到的再也不是年少时读它的懵懂,有一种不可多得的阅读快感震撼我心。它是如此地吸引我,我仿佛透过了那文字触摸到了作者的灵魂。他的睿智,他的思索,他的诗意,他的被掩藏得很深的那种痛苦的悲伤都通过书中的主人公外科医生托马斯最集中地体现了出来。
13、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
14、建于1490年,由布拉格查尔斯大学的数学和天文学教授JanOndrejuv和皇家钟表匠Mikula联手制作。
15、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只有当迫害者误将它遗忘在某个角落时,我们才能与它不期而遇。——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6、视觉受双重限制:让人什么也看不见的强光和完全彻底的黑暗。
17、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只有当迫害者误将它遗忘在某个角落时,我们才能与它不期而遇。
18、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19、 男主托马斯在没遇到女主特蕾莎(比诺什饰演)之前,一直有一套自己特定爱情理念,他不会对每一个和他产生关系的女性有感情投入,也不会去干涉对方的生活,他给自己自由的空间,以便他可以对他肉体无穷的放纵。这是他存在的最轻之处。
20、你觉得自己无法完全拥有,患得患失,这样的感情既让人焦虑,又让你乐此不疲,止不住的想要得到全部。
21、在国内度过了艰难的7年,同时也沉寂了7年。1975年,昆德拉携妻子流亡法国并定居,后来加入法国国籍。1984年,昆德拉在法国发表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小说的叙述背景,定位在1968年,捷克“布拉格之春”革命失败前后,正是昆德拉在祖国被禁言被迫害的最艰难的时期。
22、人的生活就象作曲。各人为美感所导引,把一件件偶发事件(贝多芬的音乐,火车下的死亡)转换为音乐动机,然后,这个动机在各人生活的乐曲中取得一个永恒的位置。
23、窗外,疾行的车流从一个未知,驶向另一个未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高中2最近,读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作者对人生命运与价值的思考,使我深受启发,像解开了一个困扰在心中多年的迷团,顿开茅塞。我长嘘了一口气,不由地感叹:人生原来如此美好又是如此无奈!
24、昆德拉在国内出版的作品我读了十之八我觉得最出色的除了这本之外,就是《小说的艺术》和《被背叛的遗嘱》。昆德拉对小说历史和小说艺术的分析,精彩至极,一个一流大师对其他大师的评点,不可错过。他还有本短篇小说集《欲望玫瑰》,也非常好,读过的人大概不多。记得其中有一篇是关于坟墓搬迁的,“死了很久的人要给新死的人让位”,充满寓意。
25、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
26、《星星·诗歌理论》2018-1期|宫白云:翟永明的诗语特征论
27、它以罗马天使桥为样板,是典型的哥特式建桥艺术与巴洛克雕塑艺术的完美结合。桥的一端入口处耸立着查理四世的全身雕像,两侧是带有巴洛克式浮雕的哥特式门楼。
28、诗赏读:宫白云/《中国当代短诗鉴赏》35人短诗赏析
29、 原本只是想撩一下的托马斯估计自己也没想到,他愿意照顾特蕾莎的脆弱,与她结婚。
30、遇见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遇见是一个开始,离开却是为了遇见下一个离开。
31、 记得在网上看过,美国《新闻周刊》曾把昆德拉的这部小说评价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说他把哲理小说提高到了梦幻和情感浓烈的一个新水平,昆德拉也借此坚定地奠定了他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在世作家的地位。
32、文化就在大批的制造,言语的泛滥,数量的失控中逐渐消亡。
33、而世界上有那么多“忘不了”的人们,意识不不到生活的荒谬性,“反认他乡是故乡”,
34、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平凡”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
35、爱与做爱,灵魂与肉体,拯救与放逐,忠诚与背叛,昆德拉把一个个的矛盾摆在面前,“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重与轻不再是物理上的简单对立,而是如昆德拉所说:“重与轻的对立是所有对立中最神秘、最模糊的。
36、当时我对前半句深以为然对后半句不以为意,如今看来不是学长学姐们的矫情而是他们作为过来人的感慨与喟叹。
37、而在特蕾莎因为托马斯对她不忠,不辞而别离开苏黎士后却用五页篇幅描写托马斯两天里的思想活动,在轻与重之间反复游移,并由此引出了贝多芬音乐和同情症等主题,揭示了特蕾莎在他生命中的不可或缺,是扩述。
38、 在电影学院观片室的幽暗里带着耳机看《布拉格之恋》的感觉,刻在心底很深的地方。除了影像,专注的感觉与坐在电影院里的质量别无二致。没有把电影与小说作太多的比较,实际上电影无法承载那么沉重的抽象的哲学意义。就像爱森斯坦无法把《资本论》搬上银幕。
39、高中少不了遇到各种奇奇葩葩的老师。当时三年里对老师大大小小的吐槽经典得都能跟《金星脱口秀》相媲美了。这些老师碎嘴叨叨的有,风度翩翩帅到无敌的有,故作高深附庸风雅的有,城府极深爱玩阴的有,苦口婆心字字良言的有,还有歪理一堆还老认为自己全是对的头头是道的有……各种全都见识过,当时恨得恨,爱得爱。
40、一旦有旁人见证我们的行为。不管我们乐意不乐意,都得适应旁观我们的目光,我们所做的一切便无一是真了。
41、我想起了《红楼梦》中跛足道人唱的《好了歌》:
42、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幅画的草稿,而我们生命的草图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43、宫白云,女,写诗、评论、小说等。作品散见于各种报刊与选本,曾获2013《诗选刊》中国年度先锋诗歌奖、第四届中国当代诗歌奖(2015—2016)批评奖等。著有诗集《黑白纪》,评论集《宫白云诗歌评论选》、《归仓三卷》。现居辽宁丹东。
44、爱开始于一个女人某句话印在我们诗化记忆中的那一刻。
45、 昆德拉给予书中人物的最终命运是死亡,托马斯和特蕾莎死于卡车车祸,萨比娜在美国准备遗嘱,弗兰茨暴死异乡土地,他的墓志铭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言下之意,因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他们死了。
46、米兰·昆德拉,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一九七五年起,在法国定居。
47、 这让特蕾莎在这段关系中猜忌又不安。二人的僵局在苏联侵入捷克的时代背景下有了一次弥合。二人离开故土,去异乡生活。可是托马斯依旧不改风流本性,这让特蕾莎在面对陌生的生活环境和丈夫不忠的双重压力下,还是选择回到祖国。
48、一切谎言的根源来自私人生活领域与社会生活的分界。——米兰 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49、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是几乎对立的感情。
50、 这次读昆德拉的这部小说,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诗意温暖的情感。这是以前读它时所不曾感觉到的。而这诗意的温暖的情感是被昆德拉赋予的一个叫做托马斯的男人完美地表现出来的。昆德拉通过托马斯发明了一种两性关系中的一种形式——性友谊。他认为性友谊为迄今为止两性关系中最美好的一种形式,没有占有,只有给予和享乐,当然也有朋友式的关怀和挂念。相互平等,相互欣赏,没有强迫和压制,没有侵略和占有。在性上可以获得应有的甚至更大的愉悦,因为没有了责任和占有的焦虑,性爱从而变得更加纯粹和更富有乐趣。再者,没有道德,法律,家庭等规范去约束对方,不对对方的生活和自由有什么要求。因为没有了“爱”的侵略,这种关系也更为长久,托马斯的生活也变得快乐和轻松。托马斯的好友画家萨宾娜就对他说:我喜欢你的原因,是你毫不媚俗,在媚俗的王国里,你是个魔鬼。
51、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原作以捷克文写成。
52、回忆了那么多心情突然变得无比舒畅,刚才的难过一扫而光。但我却更抑制不住地想起家来,想起小城料峭的凉风,想念解放东路此时一定悄然无声路灯闪烁着橘红黯淡的光影。
53、换言之,正是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标志着人类可能性的局限,划出我们存在的疆界。
54、高中大食堂的手抓饼油多而不腻,咬下去酥脆诱人;小食堂的米线更是极品,多加几勺辣椒麻辣爽口。排队的给插队的翻个白眼,插队的嬉皮笑脸假装无事发生过;强化班的那群学霸学神照旧低头背着手里的四级词汇或是跟身边人说自己没考好呵呵实际考了个年级第二。
55、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72OkVE_wUNEqc6Vi5b5Bw提取码:ipuf 书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56、一个人面对接连不断难以推卸的任务与挑战,一个人迎接突如其来狂风暴雨的悲伤泛滥。但是如斯寂寞,如斯伤感,世上的所有人都在经受,这是上天对凡灵的考验,是每个人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轻。
57、在没有永劫回归的沉重的世界里,生命的存在如此轻盈。
58、这首《好了歌》,寓意是“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它暗含了西方悲观哲学家们持久的坚持:存在即痛苦,若要不痛苦,须是不存在。
59、再也不会因为某种情感就全然不顾奋不顾身了。
60、要活在真实中,不欺骗自己也不欺骗别人,除非与世隔绝。
61、 许多事物,并不因目的而变得崇高,也许,只有过程才精彩。
62、本书以其独特的生命视角、冷俊且蕴涵某种智慧的思虑,审视了人类灵魂的空虚与充盈、灵肉与轻重,诠释了生命之中某种不曾泯灭的真理。在米兰·昆德拉看来,人生是痛苦的,这种痛苦源于我们对生活目的的错误把握。虽然世界上有许多人,每个人都在按着各自的生活目标而努力,但每个目的却都有着其本身的空虚,求名者无非镜花水月,求财者无非身外之物。
63、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
64、昆德拉,经典的现代作家,精彩的小说史家,现在却好像过时了,因为我们后后后现代了......昆德拉肯定比博尔赫斯、村上春树重要。他令人不快的是有种强硬风格,和卡夫卡的弱相反。但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里,他的人物挣脱了他的掌控,因此这是他最好的小说。他将哲学和小说交织,并运用了音乐结构来构造小说结构,一举成为经典。
65、看一看当一个人抛弃了所有他一直都以为是使命的东西。
66、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表演(校企合作)专业于5月6日下午在G332教室举办了d员素质提升系列活动。张文超老师和第一d支部的所有预备d员以及入d积极分子参与活动。
67、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
68、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69、生命之轻,同样不可承受——在生活中,当我们负重前行,被压力和困难压的喘不过气来时,就想想这本书想告诉我们的哲理吧,生命因为能够背负起许多重量而显得有意义,如果一个人变得轻而又轻,就会觉得人生毫无意义,这才是生命所不能够承受的。索性扛起重负吧,让我们去创造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70、以“音阅会”为主题,旨在通过推荐一本好书,向同学们传递满满的正能量。
71、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便会以为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72、 有人说这是中国人自作自受,喜欢攀比,死要面子等民族文劣根性造成的,其实并不完全如此,多数人活得累,主要还是对未来缺少安全感。而在一个大致相同的政体下生活的另一群人——曾经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捷克,有些人却产生另一种困惑,他们觉得自己的生命恰恰是不能承受之轻,轻得不能承受,听上却好似形式逻辑中的二律背反:TheUnbearableLightnessofBeing——《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作者米兰·昆德拉,年轻时是一个共产主义者,1968年,米兰·昆德拉参加了著名的布拉格之春运动。——该运动最早由草根(GRASSROOTS)知识分子发起,旨在争取人权和自由。后来该运动得到当时捷共中央第一书记杜布切克等人的公开支持,希望捷克成为“带有人性面孔的社会主义”ThepromiseofSocialismwithahumanface,但这种思潮遭到了老大哥的强烈反对,勃日宁列夫同志下令武力解决。
73、这位学姐曾和我一起去看孟京辉的话剧《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也曾在未名湖畔的长椅上闭眼听我朗诵顾城的诗。我在去看话剧的公交车上对她说,如果我有三次生命,一次愿过诗人的一生,一次愿过社会学家的一生,一次愿过流浪者的一生。想不到一语成谶,在我的半生中,我把这三次生命都过了。然而我和学姐并没有进一步的故事,因为当时我胆子太小。
74、 “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75、本书描述一九六八年苏俄入侵捷克时期,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之风潮,本书剖示隐密的无情,探讨爱的真谛,涵盖了男女之爱、朋友之爱、祖国之爱。在任何欲望之下,每个人对于各类型的爱皆有自由抉择的权利,自应负起诚恳执着的义务。
76、人要是天生就具备了“轻”的一切条件,又会怎样呢?弗兰茨就是这样一位年轻人。他出身良好,才华出众,有稳定的事业与家庭,颇有名望。该有的都有,而且来得很容易。但是,他觉得生活太“轻”,他同样不能忍受,他强烈地向往反抗,向往在苦难中挣扎奋斗呐喊的那份激情。于是,他糊里胡涂地参与游行、示威、呼喊,令人难堪的是,一切努力像堂吉阿德愚蠢地与风车搏斗一样,结局徒劳无益,令人啼笑皆非。
77、萨宾娜是一个画家,曾经是托马斯的情妇之也是特丽莎妒忌的对象。萨宾娜一生不断选择背叛,选择让自己的人生没有责任而轻盈的生活。她讨厌忠诚与任何讨好大众的媚俗行为,但是这样的背叛让她感到自己人生存在于虚无当中。弗兰兹是被萨宾娜背叛的情夫之他因为她而放弃自己坚持的婚姻与忠诚,但是由于萨宾娜的背弃,让弗兰兹发现自己过去对于婚姻的执着是可笑的,纯属多余的假想,他的妻子只是自己对于母亲理想的投射。